湖南教育新闻网:【学生眼里的张京华-2】中文情愫——致我的筑梦导师

时间:2014-09-05 浏览:210字体大小:

湖南教育新闻网:http://news.hnjy.com.cn/other/108937.jhtml

【学生眼里的张京华-2】中文情愫——致我的筑梦导师

作者:潘 盼

 2009年的夏天,走到图书馆四楼的学报办公室的路上,中文系的刘瑞学姐说要带我去见她们系的一个大人物,我既十分欣喜,又心生忐忑,欣喜是因为得以拜会贤师,忐忑也藉由自己学力尚浅,生怕技穷露怯而贻笑大方,幸而刘瑞学姐一直鼓励我别担心,说张老师很平易近人,研究的也正是从小仰慕的中国古典文学,要我放下顾忌,说着我便踏进张老师的办公室……

  回到三年前的那个夏天,烈日炙烤的高考最终尘埃落定,我被湘科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录取。还未到学校,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考研并且读自己喜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期间,我一边攻读英文专业,一边自学中文系课程,心里还是默默地为自己的中文梦努力着。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刘瑞学姐,但她那时候即将毕业离校,而我已经在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古典文献专业做考研准备了。当时她听完我的一些想法后决定带我引荐她特别尊敬的这位恩师。

  第一次跟张老师的半小时见面聊天消除了我之前的很多顾虑,张老师精神饱满,观之可亲,地道的北京腔听起来特别的舒服自然,畅聊片刻已无任何距离感。我清楚的记得张老师那天有问我为什么会这么倾心中文,对什么方向感兴趣,是否受家人的影响。我便提起我的老家是老子故里,祖父也主要研究老子文化,从小也接受了些琴棋书画的熏陶,古典文化的耳濡目染使我沉醉其中,但偏偏阴差阳错地一直与中文无缘,心里觉得甚是可惜。使我惊讶的是,张老师问到了祖父做老子文化研究的情况以及祖父花了十多年篆刻的《道德经》后十分感兴趣并提出想观阅一下,这本书我其实一直带在身边,但是本专业的老师同学也只是好奇翻阅几页就放下了。当我把这本书给张老师之后,他极为珍惜,并且也提出了他对老子文化和《道德经》的很多观法和想法,一向在外语系找不到文化认同的我瞬间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离毕业已不足一年光阴,而跟随张老师读书的时间这时才刚刚开始。

  跟中文专业的同学比,我算是半路出家,一直自己按兴趣看书摸索,未接受过专业老师的指导,也没有真正脚踏实地的做过研究。当张老师给我一个机会,去参加湖南省屈原学会与湖湘文化学术讨论会,我则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对于湖湘文化虽然身在其中,但并未真正去钻研过,对自己的学术水平去做学术研讨总有不自信,但想到仅数面之缘,张老师对我真切的关心,我觉得没有什么理由退缩。学会结束之后我继续紧锣密鼓的准备考研,但是很不幸,由于文学理论科目发挥不好,最后还是落榜。

  考研失利让我耿耿于怀,感觉十分愧对张老师。在去上海忙碌了工作一年后,我又坚定了继续深造的决心,但此时目标转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的中国研究专业。港中文的教育模式偏西式,教学语言也是英、中、粤三种语言,我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虽然对中文一腔热血,但是还是缺少扎实的研究功夫。我想努力一搏,于是11年3月回学校,回到那个熟悉的校园见到了张老师,希望他能为我写推荐信。未曾想张老师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并且亲笔写下一栏栏的推荐语,最后盖上了他的印鉴。我看到那页推荐信的时候特别感动,因为真正亲自动笔为学生写推荐信又加上私人印章的教授能有几人。此外张老师还特意邀来朱雪芳教授,帮我介绍了中大学校和香港读书的一些生活情况。现在回想,学生犹是心怀感激。但同时我也怕再次失败,又辜负老师们的一番信任。最终中国文化研究专业以“名额已满”将我拒之门外,而我被调剂到本校历史系中,最后也算勉强进入了文史研究之行列吧。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课程将国内的2-3年压至1年半,功课安排非常紧密,每周提交导修、报告、论文,而且教学体制与内地差别很大,我明显感受到自己基本功缺失带来的压力。文史资料、田野考察,每周定期导修报告,期限固定的论文……虽然我读这些英文资料并无太大问题,但是我选修的卜永坚教授的中国清代法制史科目里面有大量的手抄版古籍资料,看起来确实很费功夫。好在这位导师和张老师是相似的风格,学识渊博平易近人,说话也很幽默,不过普通话没有张老师的“标准”,最终这门课也是顺利通过。当时心里也在暗喜还好没有辜负张老师当初的推荐……

                                 (本文作者潘盼为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06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