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地方高校的应用转型改革发展与学校十三五谋划

时间:2015-11-13 浏览:319字体大小:

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地方高校的应用转型改革发展与学校十三五谋划

 潘剑锋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更是筹谋十三五规划之年。规划是学校最大的预算,那么,我校十三五应该怎么谋划呢?本人认为,核心的主要的工作是应用转型发展和学校综合改革,而综合改革必须与应用转型发展相适应。改革是以完善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转型为核心,应用转型事实上我校不存在转型,应该说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上如何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目前学校对创建地方应用型大学的认识与理解不完全到位、与地方应用型大学相匹配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总体创新能力不足,立德树人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全适应地方应用型大学发展需要,学科整体建设水平特别是特色学科建设尚未实现根本突破。那么建设内涵式的应用型大学呢?

    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 此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5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也提出,地方高校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可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这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契合国家战略,实现转型发展。但在新常态下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必须建立一个体系 , 这个体系不仅包括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结构,而且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多种合作办学、应用科技研究和办学经费投入。

  一、我校内涵发展、应用转型的必要性

    1、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第一,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十八大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奋斗目标——“两个百年”的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的两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关键期,核心是在人均收入突破 6000 美元之后,如何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卢梭陷阱和修昔基德陷阱”,实现产业升级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必然的选择。为了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政府专门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明确了“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更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调整发展战略。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和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并且主题是“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我国曾为“制造大国”,然而,随着我国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的上升,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低端制造业市场正加快向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期。事实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劳动力结构调整的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我们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从根本上决定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是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当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难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内技术结构的不断变化使社会职业岗位的能级和层次结构处于上升趋势,对本科层次以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呈增长态势。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 2020 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 1.42 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我国将面临 2400 万的人才供应缺口。但是,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的地方本科高校却面临着发展瓶颈和严峻挑战。有资料显示,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出现“三低”现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经济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以知识创新为表征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从事技术应用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在欧洲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2:8,然而,现实中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却与这一需求严重脱节,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甚至无视高校分类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已从大众教育向普及化迈进的现实却还沿用精英教育阶段的办学老套路,一味向综合型、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盲目发展,程度不同地存在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跟风升格、求大尚名、模式单一等问题,在专业设置、课程标准、师资结构、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多有背离。

    2、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已经在全世界得到验证,在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发展中,人们普遍期待高校在现实和未来可以发挥新功能、承担新责任,为经济做出新贡献。当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不满意,正充分说明大学功能没有充分彰显出来。毕竟大学的功能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不能仅仅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它还具有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甚至经济拉动等功能。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打通“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适当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通道,高职院校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对口进入本科高校相关专业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加明确地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尤其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作为制度创新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贯通的“多层次立交桥”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个不完整、不完全、不完善的教育体系。从纵向上的办学层次看,高职上面“断头”,从横向上的办学关系看,职教普教“断绝”。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国典型的人才“二八”结构(20%的学术人才,80%的技术技能和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要求,已经把其中80%的技术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交给了地方本科高校。地方本科高校为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一方面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内部上升渠道,另一方面也是在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建立了普教和职教沟通的立交桥。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推进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与培养层次结构分离的结果,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地方新建高校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壮大的,走过了数量扩张的黄金发展期,出现过“盲目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学生规模多而杂”的生存发展期的重重困惑。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快速发展,最大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从教育部官网获悉,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新建本科 650 所,高职高专 1280 所,2013 年有 200万名本科毕业生不能就业,主要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蓝皮书》指出,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6月对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为71.9%。从学历层次比较来看,初次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其中专科生为79.7%,本科生为67.4%,硕士生与博士生均为86.2%;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为44.3%;从性别来看,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3%)高出女性(65.9%)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个百分点。因此,“就业难”和“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克服同质化办学倾向,摆脱盲目模仿学术高校的路径,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放下身子,实现“转身定位、转型发展”两个转化,切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

     “毕业即失业”不仅仅是新建本科高校独有的现象,在各层类各性质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不过新建本科高校更为明显而已。同时,“毕业即失业”仅仅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并不是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而是他们因为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而不去就业,从而造成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矛盾是人才培养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后造成的,是一种相对的可以解决的矛盾。转型发展正是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 当新一届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告别 GDP 英雄主义思想的时候,高等教育同样必须选择注重结构优化、特色为本的内涵式发展,为此,教育主管部门明确了要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的总体要求和“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扩开放、强保障”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当然,转型也是地方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彰显大学功能的必要手段。地方新升本科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主要体现为在学校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发展方式、服务功能等主要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转型。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内涵式发展、一种轻规模重质量的发展、避粗放求精细的发展、避同质向特色的发展。

    3、地方性院校客观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地方高校却“高不成、低不就”,尤以新建地方本科为典型。从外部来看,多数省份的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建本科院校在获得资源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内部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办本科时间较短、基础薄弱,本科办学经验不足,特色正在凝练形成过程中,仍然处于从专科向本科办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结构不够科学、教师队伍实力不强、人才培养同质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贡献力不高等问题,还有一些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文化建设等仍然停留在专科院校原有的水平,从本科办学的要求来看,形似神不似。部分新建地方本科为了达到普通本科办学要求,采取带有补偿性质的“追赶式”扩张发展,逐渐丢掉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生存发展、特色办学的内在诉求。这次“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不是我们过去常说的“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型,从师范教育到综合院校的转型,也不是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的转型,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向注重结构、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转型”,实质是从追随学术型向应用型,更准确的说是向技术技能型的转型。所以说,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升级之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之需”,是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市场之需”;是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正名之需”,也是地方高校自我发展的战略抉择。

    二、如何转型: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我校十三五改革发展与应用转型策略

    (一)学校层面要构建转型发展新常态(转型发展战略)

    从当前的发展环境来看,制约学校加快发展、实现转型的有有形的与无形的两大瓶颈:有形瓶颈主要表现为办学层次不高,办学资源不足,生均行政用房、教学用房、占地面积和宿舍严重不足。无形瓶颈主要表现为:一是办学理念不够明晰。为什么要办这所大学,把这所大学办成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这所大学,在全国和全省高等教育格局中,我们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地明晰。二是大学文化不成熟。学校只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又历经多次屈折发展,大学文化积淀不深。这两个发展瓶颈也相应地决定了学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实现办学层次的超越困难很大,从一所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跃升到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难度很大。但我们可以在本层次中做得更好。我们要正确认识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找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瓶颈,制定科学的政策制度和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解放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产力”。 

    (二)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转型发展的前提,为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与十三五规划锁定目标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我们看到,新常态下紧迫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而转型发展面临着思想观念、 培养模式、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等方面的难题。 实际上,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 最困难的就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为此, 学校要转型发展, 思想观念要先行。 当前新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呢?那首先就要了解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也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 “新常态”是中央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了系统阐释。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概括地说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李克强总理特别指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缺乏根基。刘延东副总理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的大逻辑。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要求,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力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基础,我们既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又要分析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常态。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就是指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再是此前那样规模扩张式的外延式的发展,而是质量提升式的内涵式的发展,可以说,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的本质就是提质增效。怎么认识和判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最重要的有几个特征:

     一是从发展环境看,政府宏观管学与社会参与办学成为新常态。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政府、学校、社会关系的新型格局正在形成。大学作为自主办学的主体,一方面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在用好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自律机制;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在获取社会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接受社会选择和监督。而且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树立起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

    二是从发展定位看,大学深度开放与文化教育科技引领成为新常态。开放是时代潮流,国际化是必由之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正在加快构建,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开放办学与国际化理念,全方位推进开放与国际化进程,把开放和国际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新的科技革命引发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式方法的创新变革,引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破。慕课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也是一个新常态。众所财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全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等教育正在走向社会的中心,角色定位从过去的支持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通过拓展服务能力和提升贡献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三是从发展方式看,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已经完成了“规模扩张、学科布局、校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已成为发展主题。质量优先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更具特色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稳定规模、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在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上下功夫,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上下功夫,全面建立保障“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机制。随着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四是从发展动力看,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来越涉及复杂的内部关系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就要求高校不能再依靠零敲碎打、缝缝补补过日子,必须下决心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理顺内部关系、释放发展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四是从发展动力看,在改革创新中释放办学活力成为新常态。处在转型发展中的中国大学,未来5到10年将进行一场重大结构性调整。今后的大学,不管是省属还是部属,不管是“985”还是“211”,最终将由市场选择、由社会评价。因为未来理性的教育购买者,不会在乎大学的出身与名分、而在乎它的内涵与品质。在这个高度竞争、机遇无限、跨越发展的时代,每所大学都有出彩的机会,关键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大学组织蕴藏的无限活力。改革不只是单项改革,而应是综合改革;不仅是增量改革,更是存量改革;不只是学校主导的改革,更是组织成员自觉参与的改革。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来越涉及复杂的内部关系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就要求高校不能再依靠零敲碎打、缝缝补补过日子,必须下决心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理顺内部关系、释放发展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高校领域任何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率先进行思想观念改革才能确保改革目标不发生偏差。当前思想观念改革要从质量观、教育观、高教观、教学观、人才观综合入手,全面更新思维观念。质量观方面,要变单一质量观为多元质量观,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依据是“两促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三个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度、对人力资源强省的贡献度以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教育观方面,应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教观方面,要坚持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内在统一;教学观方面,要坚持“以学生学习为本”和“以教师教学为本”;人才观方面,要由“学术人才”、“专业人才”、“职业人才”共同组成,尤其强调“人人成才”理念。

    五是从发展治理上看,以法治思维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成为新常态。在西方学术界的语阈中,柏林洪堡大学所推崇的“教学与科研统一”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源头,美国高校所崇尚的“3A原则”(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黄金标准,据此标准而建立的西方大学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唯一范本”。但是,这一源自西方文化背景的大学制度,由于较少考虑中国文化传统和具体需求,在中国实践中不时遭遇“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尴尬。现代大学制度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在中国特色制度环境中,现代大学制度应该是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且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框架的办学规程,是有利于达成政府、学校、社会间协调关系的行动准则。在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迫切需要我们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我理解,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有两条,一是依法治理,二是共同治理。依法治理的关键,是建立以大学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并保障其有效实施;共同治理的关键,是合理确立大学内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利,协同发挥不同治理机制的作用,共同分担大学的事务与责任。

    地方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应侧重在如下方面的建设。一是,“法治”。应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多层次、全方位,使学校全部工作有章可循;应健全完善院系各项制度,有序推进二级管理,使学校规章制度能够在基层落实。二是,“共治”。目前高校中除了党委、行政外,还有各类学术机构、教职工代表大会,但总体上来看,广大教职工参与共治的制度供应不足。三是,“学治”。这个比较好理解,也就是如何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四是,“廉治”。“廉治”是指,高校内部所有公权不论大小、不论由谁行使,所有学校资源不论形态、不论由谁掌管,其运行使用、合作转让,都应受到有预设、有组织的有效制约、监管和监督,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这就需要我们在权力和资源的内控上,做好既注重安全又注重效率的一整套制度机制设计。

    一所现代大学,必须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通过综合改革,调整校院关系,形成校院所三级管理结构;“以院办校”,下移办学重心,下放办学自主权,真正体现学院是办学实体的地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新趋势,高等学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解放思想,更加需要凝聚共识,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而不是一味扩规模、上专业、改校名、提规格。只有把质量提升作为核心任务、作为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才能进入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良性循环。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而不是一味盲目攀高或求全求大。只有立足实际、找准服务面向、不断强化办学特色,才能真正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更加注重创新发展,而不是拘囿于原有利益格局和固定模式套路。只有敢于和善于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束缚、释放活力,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而不是蒙着头、关着门、脱离社会需求办学。只有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同向同行,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 三)、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转型发展的核心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 成功的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

    本人对学校发展当前的办学定位认是: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具体明确了“四个定位”,即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作为办学方向,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将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湘南,面向湖南,辐射省外”;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将办学特色定位为“彰显技能性,突出实践性,注重开放性,服务地方性”。

    对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理解:

    1、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内涵是:逐渐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应用能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和技术能力,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创业、能致富。其理论基础不如学术型人才厚实,但其实践应用能力却强于学术型人才。与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论基础更加扎实,组织管理能力更强,发展后劲和潜力更大。打个比方说,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两个100分,研究性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理论基础85分以上,应用能力65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理论基础60分,应用能力85分,那么我们地方院校呢?理论基础75分,应用能力80分。因此我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应构建“一体五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内容为: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地方性、突出应用型、强调创新性、实现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围绕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这一主体,瞄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专业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学术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的五类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基础扎实、善创新、重研究的学术应用型人才,基础扎实、宽口径、跨学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基础扎实、强能力、善创造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基础扎实、高素质、宽视野的国际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上述五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性人才需要为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学术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的五类人才培养模式。既可确立我校全方位、个性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又能很好的诠释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五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我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实践,将职业性能力、技术性能力、师范性能力、创新性和学术性能力五种能力培养结构融合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职业(升学、就业、创业)导向、能力本位、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凸显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双师型”素质和“双技能”特色,最终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应用技能优良、创新思维活跃、人文素质全面、思想品德高尚、国际视野独特的应用型、学术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

    那么学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要从五个方面履行服务社会职能:一是传承和弘扬学校传统师范教育优势,努力为地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师资;二是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信息、电子、土木等工程类专业,培育地方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人才;三是认真办好法学、文学、艺术、经济、管理类等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提供管理与服务人才;四是立足地方优势经济资源,推广应用科技研究成果,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五是积极推进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利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学校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要以地方、企业为基础, 搭建校地合作 、 校企合作的平台 ;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 , 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 以产教融合为纽带 , 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 以协同培养为途径 , 确保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 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需求结合 ; 坚持以实践能力为重点 ,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 ; 坚持以德育为先 , 德才培养结合 。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 可以对接地方 、 企业 , 适当采取订单式培养 , 与研究型大学错位发展 。 要有地方 、 企业的意识 , 要 “贴地飞行 ” ,贴近地方 、 企业 , 用最先进的设施设备 、 课程体系 , 培养出更多善于调整 、 适应变化 、 超越现状的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本人认为“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是学校最大的预算”这一概念。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 ,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制度保障。基于培养方案优化的综合改革可以说是学校综合改革的关键词,因为通过这一改革,可以将教学改革、人力资源配套改革、教学资源的配置改革、评价方式的改革等串联起来。所以,学校要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从突出教学型的教学特点、不同学科的专业特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为地方服务的适用特点出发,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到地方、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让地方、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优化,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要注重发挥用人单位作用,可以邀请相关地方专家、企业行家参与论证,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导向,逐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全面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是核心,是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力度和效度的保障。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教学改革占据学校综合改革的核心地位,只有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才能切实保障综合改革的力度和效度。教学改革本身就是综合性的改革,涉及到目的、任务、内容、方法、载体、场所、教师、学生等诸多要素。目的方面,要由“教改”转移为“学改”;任务方面,要由“教师教”转化为“学生学”;内容方面,要由“知识为主”转变为“能力为主”;方法方面,要由“灌输”更新为“指导引导”;载体方面,要由“黑板”延伸到“网络”;场所方面,要由“传统课堂”拓展到“第二课堂”(社会课堂、企业课堂、网络课堂、国际课堂等);等等。具体来说,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引进地方、企业标准,重构教学内容,以岗位对接为目标,面向职业和实践,及时引入有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等。二是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地方、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基于实际应用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化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改革与实践,运用团队学习、模拟训练等方法,做到“ 教、学、做、评”一体化 。三是要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 , 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四是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外应用型大学的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 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 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的提档升级。

   (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转型发展的关键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梅贻琦先生早有哲论,“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新常态下,实现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的 50.2%。同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一样,存在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在短期内还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问题。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而地方本科高校的大部分教师缺少在地方、企业锻炼和从业的经历。因此,学校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 应该制定师资建设规划。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将应用型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类人才支持项目,设立“教师能力发展中心”,邀请企业人士参与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内培外聘,双向交流” 的机制,推进学校和地方、企业共建应用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使教师不但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该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学校必须拆掉“围墙”,提倡教师上得课堂,下得厂房,让教师从校园里走出去,有一定的时间在校外,努力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数量充沛、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要淡化学历标准,强化职业能力要求,选聘地方上的行家里手和企业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并支持二级学院按照有关规定聘请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学校选派实践性需求较强的专业教师到合作的地方政府机构、企业生产一线,参加顶岗实践或者挂职锻炼,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地方、企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教师既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学校要从应用型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对教师培养的杠杆作用,在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出国深造、科研项目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要改变以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为主的评价机制,把教师的学术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凸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要把教师参加地方、企业实践情况计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和晋级的重要依据。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和资助“双师型”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交流培训、项目开发等,搭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平台。此外还要处理好几种关系,第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不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此外,还应树立科研促进教学意识;第二,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教书不易,育人更难。如果说教书是让学生长知识,育人则是教学生走正路;第三,教与“不教”的问题。给学生一桶水,还不如告诉学生哪里有水,哪里水甜,自己去找;第三,课堂与“延伸课堂”的关系。课堂向新型课堂延伸是大势所趋,但要确保传统课堂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发挥新型课堂的优势;第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导向不是消解理论,必要精当的理论传授将会对实践提供无形的支撑力。

    (五)、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转型发展的重点

    (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定好位

    学科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办特色、创一流,还是内涵质量的提升,其先决条件都是学校有要符合国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学校如何沉着“以不变应万变”、“以常态应对常态”的良方是:不断优化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将优势做得更强、将特色做得更优、将品牌做得更大,系统思考,超前规划,更加注重基础性工作。因此要实现转型发展 , 就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但是,由于我校一是本科办学时间较短,过去主要抓专业建设,认为教学型大学主要任务是知识的传授,只要抓好本科教学就可以了,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所要关注的重点工作,存在重专业建设轻学科建设的现象。二是由于学科基础薄弱,学科建设经费不足,普遍采取不均衡发展,将学科建设等同于重点学科建设,忽视一般学科的发展。三是由于大多沿用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教研室是基层组织实体,而教研室只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师各自为战,缺乏整体协作攻关的和相应的合作体系机制,学科组织化程度较低,难以开展实质性的学科活动,学校层面又大多单纯强调学科要素的建设,如师资队伍、平台基地、实验室、图书资料建设,忽视学科的组织化建设。 四是由于学科建设起步晚,未能通过知识政策逐步实现学科制度化,也没有使学科成为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科建设既不系统也不全面,只重视单个学科建设不重视学科群建设,没有完全建成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没有完全把学科建设作为关系学校根本的建设或是改革发展的龙头,而是把它等同于提高教学质量或科研水平的专项工作。由此造成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科定位不当

     学科定位,就是要找准学科的位置。对学科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它与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关,同时也决定了学校资源配置的走向。然而,学科定位不当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简言之,学科定位不当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学校整体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二是指某个学科在与国内外同类学科的比较中没有找准自身的位置。

    学科定位不当最突出的表现是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对于一所高校来说,重点发展的学科应建立在合理的学科布局基础上,应是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有自己特色的学科专业就是有了生命,创学校“品牌”往往就表现在这些特色学科专业上,这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时代的特征是差异,知识经济的特征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一定要拥有所有的学科,而是必须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学科进行定位,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内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更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然而一些高校在考虑学科定位问题时,一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按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和规律以及学科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大而全,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求热,脱离原有的学科优势,不考虑自身的基础而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

     2、 学科建设经费和发展条件不够

    教育经费问题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地方高校的经费相对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中央部属重点大学而言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进行学科建设经费的短缺,从而限制了学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投资,财政支付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国家的投资政策倾向于对重点大学的建设与扶持,投入地方高校的经费十分有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达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标准,在校园建设、教学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增加;几乎没有国家级的学科平台,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平台较少,纵向科研经费也非常有限;学校筹款渠道狭窄,筹款能力还很有限,造成很难对学科建设有较大的投入,使得学科建设经费普遍偏少,学科发展的条件不够。

    3、学科建设缺乏特色

    一些地方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以及对自身的合理判断和定位,片面追求学科的大而全,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强调面面俱到的综合,表面上看是增强了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以及综合竞争力,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明确,整体资源被分散,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甚至是被忽视,实际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优势特色学科不足。新建地方本科往往把学校较强的学科作为优势学科进行建设,但和其他高校比,可能“优势不优”。学习重点大学学科建设追求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模式,不能很好利用区域文化特色促进特色学科的形成,不能很好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选择与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相匹配的学科进行特色学科的凝炼,又表现出“特色不特”,造成学科建设缺乏特色和个性。

    4、学科建设缺少高端人才以及科研队伍

    对学科建设而言,人才是关键。由于地方高校办学实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很多高端人才难以引进,自身的人才培养又存在周期较长以及学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缺乏人才也将阻碍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的组建,学科缺少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以及学术梯队、科研团队的支撑,将难以有所突破和发展。   

    5、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不足

    科研基地和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地方高校由于资金和机构构成等因素导致科研基地和平台设备陈旧、老化,无法满足科研需求;也有部分引进的重大高水平设备由于缺乏配套设施和专门操作人员而导致闲置;科研实验人员水平低、流动大,难以胜任科研基地和平台的高水平建设,从而制约了学科发展。   

    6、科研成果有限

    衡量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水平,很大程度上由该学科取得的科研成果来体现,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项目、奖项等内容。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普遍成果有限,学术论文数量少且层次不高,难以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与企业合作范围狭小,项目资金少,难以突破制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7、高校间学科竞争大于合作

    在某一地区范围内高校分布较为密集,各类高校在一些学科,尤其是优势学科上存在交叉或相似现象。为了各自发展,高校之间在学科建设上缺乏协调和配合,竞争大于合作,尤其是发展水平相近的地方高校,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争抢市场、优势难以显现等,制约了双方的发展。  

    学校应当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推动学科专业建设转型,提升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度、依存度、贡献度和满意度。应当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遵循“调结构、 促特色、提质量”的思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并重点打造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群,使学科专业结构与其他本科高校错位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匹配建设。主要做法是:

    学科建设主要要素包括学科的方向、学科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等。其中:学科结构及学科方向的确立是基础,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研究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术环境是学科建设的保障,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学科建设的目的。针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地方高校应当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明确发展目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学科建设。    

    1)、进行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地方高校相对于中央部属高校优势不足,劣势明显,生存和发展成为地方高校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特色学科建设是出路。特色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特色建设学科或发展特色学科,它是指特色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高校自身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促进特色学科发展和提高特色学科水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不能一味地扩张,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应该机智调整扩张或者收缩学科投入和建设力度,明确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集中力量进行培育,提升办学质量,创建学科品牌,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2)、进行学科创新,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在部分基础学科建设方面,中央部属高校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地方高校若要建设相关学科难以取得成绩,将受制于中央部属高校的影响。因此应该突破传统观念,掌握学科发展规律,勇于尝试新的探索,利用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关注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整合力量进行建设,能够开辟一片新的领域,为地方高校谋求发展的空间。      

    3)、加大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力度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起点低,发展受制约,应想方设法加大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通过政策的制定等保障措施,吸纳优秀人才,并保障、激发其发挥潜能,带领学科团队取得成果。可以动员优秀校友反哺高校,引进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优化学缘构成,逐渐形成数量、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为学科建设保驾护航。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最鲜明的特色便是其“地方性”,即有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特殊功能和使命。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天然属性,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学科建设。要在客观、准确定位自身发展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等培育特色、优势学科,创建学校学科品牌,提升学校学科实力,增加学校学科与地方经济的关联性,并提升服务能力,使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发展。    

    5)、增进校际交流,实行错位发展战略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同类高校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恶性竞争将导致很多问题不利于双方的发展。因此,必须增进校际间的交流,实行优势互补以及错位发展的战略,利用有效的资源开展不同方向的学科建设,共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深刻感受到学科建设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统筹规划和逐步推进的工作,不能妄想一蹴而就,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需要综合考虑和广泛配合的工作,不能只依靠单一部门的力量。地方学校要在时代的变革中和生存的激烈竞争中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要重视学科建设,通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突破重重困难的制约,促进高校自身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学校应当培育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 应当顺应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 , 遵循以优势学科支撑专业建设的思路 , 紧扣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设新专业 , 跟踪行业科技进步改造老专业 , 重点建设直接为地方和企业服务的新专业 , 着力培育优势学科和新学科增长点 , 重点建设直接为地方 、 企业服务的优势学科 。 同时 , 学校要推进特色专业集群建设 , 按照合格专业 、 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三个层次加强建设 , 提高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 , 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集群对接与深度融合 。 通过特色专业的发展推进应用专业的建设 , 逐步构建适应地方 、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应用工程类专业群 ,初步建立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符合学科专业转型方向的学科专业布局 。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与结构优化(“四纵四横”的十六宫格选择)

    我校学科专业的应用性格局形成以省级重点学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专业等不同层级;在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技能性等关系上,初步形成基础型、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四个主要类型,“四纵四横”的学科专业布局基本显现。

   (1) “四纵”是国家级、省级、校级和警示级三个梯级层次;第一梯级,努力将我校的一二个专业进入到国家级,打造我校优势和特色专业;第二梯级是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造点)、纳入“两转两合”试点的专业;第三梯级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和没有毕业生的新专业;第四梯级是 包含“黄牌、红牌预警”的其余各专业。

    “四横”是体现产业行业对接呈现出的“基础型、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

    结合我校“文理为基、工管为重,师范做精”的学科专业定位,实施“三七发展”战略,保留30%的专业发展学术应用,构成基础性,70%分层次、分年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重点扶持与大湘南优势产业集群对接紧密的专业。首批试点的专业将从工科、管理、艺术、教育等入手,选择土木工程系、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经管系、新闻与传播系、美术系的相关专业作为试点,分三时段推进专业转型,使得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套件、就业质量等主要指标符合教育部转型要求。

   (2 )优化专业发展规划:依据学校三七战略和四纵四横方阵,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与优化方案;切实做好选专业(大类培养)、选专业方向(平台+模块)、选课程;全面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团队制度,每个课程有 2-3 个教师担任,每个教师有 2-3 门课程。

    为此要紧接地气,根据学校实际打造六个应用学科专业群。走应用型道路,专业结构调整先行。我校2014年本科专业达到38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8大学科门类18个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为达到“办好一个专业,影响一批企业,提升一个产业,繁荣一方经济”的服务地方经济目标,围绕湖南省、大湘南独特的产业和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打造六个专业群。

    一是以现代教师教育改革为向导,发扬学校师范教育改革的优良传统,建设注重专业道德、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等综合培养的应用型现代教师教育专业群;

    二是围绕丰富的民族民间工艺资源,针对民族民间工艺特色产业以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提升对人才的需求,建设产品设计类等专业群;

    三是围绕永州独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和旅游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传媒类等专业群;

    四是围绕永州与东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的拓展,外贸出口和投资的扩大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类等专业群;

    五是围绕生物医药、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制药、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化学类、生物类专业群;

    六是围绕大数据产业和新兴产业,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群。

    (3)优化结构,通过四个途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我校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的 50.2%。同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一样,存在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在短期内还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问题。我们正通过四个途径,逐步提升应用型教师队伍水平。一是“引”,每年从院校及企业、行业引进 45 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培”,每年选派 80 名教师到国内外应用型大学、企业、行业进修学习;三是“转”,实行教师定期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实践的制度,引导教师向实践型、技能型、双师型教师发展;四是“聘”,根据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中期、短期、长期、终身四类合同,每年从行业企业聘用中级、高级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承担以技能、技术为主的课程教学。

    (4)服务地方,从三个环节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此,我们着重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和内容构建、教学模式革新三个环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强调“四个对接”,即以学校对接地方、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证书对接职业的总思路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坚持通识性、应用性、实践性、发展性原则,构建了“通识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三个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及“基本应用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方面,导向上推行行动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法上推进案例讨论式、问题探究式、协作互助式教学改革和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方式上构建网络仿真学习平台,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项目库、案例库、素材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职业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一些专业还根据专业特点,探索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

    (5)内外结合,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三类实践实训平台。实践实训平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物质基础。学校要多途径筹措资金,着力加快三类实践实训平台建设。一是不断完善“一体两翼”(“一体”即各系专业实验中心、“两翼”即公共实验平台和实训平台)校内实践平台建设,建成包括“教师能力发展与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情景语言实验室”、“创新性人才培养实验室”等实验(训)室。二是不断完善校地、校企、校校联合建设的实践实训基地,在已有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学校办到园区去、车间(实验室)建到校园来的建设模式,逐步扩大实践实训基地的数量,逐步使实践实训平台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应用科技研究、实践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三是不断完善产学研共同体和应用型研究平台,紧密围绕行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管理创新、体制改革和决策咨询等开展产学研用合作。

    (6)开放办学,借助三个路径推动应用型大学建设。一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开展经验交流、人员互访、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等形式的合作,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办国际联合办学项目和职业教育类专业。二是产学研用结合,坚持开放办学,协同创新,与兄弟院校、国外大学、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科研实力和办学活力。要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关系,合作范围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领域。各学院(部)也积极搭建院系级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每个专业均有 2-3 个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办学,每个科研平台均有校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参与合作建设。要依托重点实验室等一批产学研共同体和应用型研究机构,与企业、行业和产业深度合作和联合培养,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三是与地方政府构建伙伴关系,可通过决策互询、联合育人、科研合作、文化互助等途径与地方政府构建新型伙伴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职能,另一方面可有力推动学校的发展。四是学校积极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积极开拓与省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为以后独立培养研究生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2016年以后我校具备申报学术学位硕士点申报条件,因此我校要尽快采取措施,积累经验,创新条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争取早日获得硕士点的申报。

    学校应当建立校地合作 、 校企互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 。 可以邀请地方和企业深度参与学科专业优化 , 联合开展应用型专业建设 , 做到专业的设置紧密对接地方经济和企业需求 。 学校教学要适应市场需要 , 要立足地方和企业 , 深入分析区域主导产业的调整 , 认真探讨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 , 瞄准区域经济的新兴产业 , 大力发展与地方和企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和专业 。 我们做不到无缝对接 , 但是要做到有机衔接 。同时 , 应当建立有地方和企业代表参加的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 建立有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制度 , 建立地方和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 , 让地方和企业深度参与学科专业建设 , 实现学科建设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 , 专业与企业发展紧密对接 。

    (7)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多元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导向。为了完成多模式人才培养目标,要构建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评价体系:1)评价主体多元化,由学校、实习单位、行业团体和技能鉴定机构共同参与人才质量评价;2)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考试考核体系,大胆试验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对学生从必备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兼顾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创新性、学术性能力的全面培养。体现“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改革;3)不同类型的多种形式的评教评学活动,采取网络评教评学、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学生信息员反馈、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促使教师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质量,督促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参与学校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保证学校全面掌握教与学基本情况,逐步形成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

  (六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转型发展的基础

    从某种角度上讲,转型发展是加强大学生“手”的教育。现在有的地方本科高校是“脑”的教育,而手闲置着。转型发展就是要让大学生手脑并用,这是高等教育的革命。因此,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要强调理论与实用维度,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的方向转型发展,加大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的比重,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习制度,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 实验实训考核评价,建立系统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要更多地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改革,强调真题真做,能力与发展并重,突出一个“做”字,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去体会,去深化感性认识,在“做”中得到提高 。 要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实训中心,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为地方、 企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立足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习实训环境。要采取自建和校企(地)共建等方式, 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 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工程训练中心,构建起良好的校内实习实训平台。要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确保每个专业都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要加强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一是共建校内创新创业平台。 要联合地方、企业, 投入一定的经费,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 合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特别是要吸纳优质企业带着先进的设备、优质的项目以及经验丰富的导师入驻,为各专业实习实训创造条件,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是共建校外创业园区。要以企业为主, 由企业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 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为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及自主创业提供支持与保障。共建集教师合作研发、顶岗工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 鼓励师生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以此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创新。

    (七)、开展多种合作办学是转型发展的抓手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的综合深化改革,而改革的有效抓手是开展多种合作办学。只有让产业界和教育界互动起来,学校与政府、企业紧密合作,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要按照“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学校、政府和企业合作发展战略联盟, 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办学。要加强校际合作,与全国“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寻求合作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协同创新工作。
  要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表明,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要将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强与地方政府的紧密联系, 利用学科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在教育、科技、经济、政策与法律等研究领域,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应用科技研究,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深入开展调研,在专业集群上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的对接,与企业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或专业集群,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切实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而在源头上解决合作难的问题,同时也使地方、企业感到离开地方本科院校“有所失” 。 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使地方、企业从人才培养的旁观者直接成为全程参与者,从对人才培养无约定的接受者成为“零距离”人才培养的塑造者。
      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拓宽国际合作视野和渠道,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为平台,与国外应用型高校开展对等合作交流。努力与发达国家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立院校合作关系,系统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培养人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针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师资队伍、学生职业发展、文化素养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逐步适应国际化要求。

    (八)、 强化应用科技研究是转型发展的路径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说: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主动服务,所有的高校都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二种是全面支撑,这一块高职高专的作用不是很大,主要由应用型本科学校在主动服务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支撑;第三种是创新引领,由国家重点大学以及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高校在做好主动服务、全面支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引领。“从安徽省到长三角,从长三角再到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两湖地区以及西安、成都、重庆组成的‘西三角’等等地区,地方高校在主动适应和全面支撑国家、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都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只有这样,‘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才能上新台阶。”地方高校必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体现这所高校的存在价值。地方高校不仅要服务地方,更要引领地方 ,要在思想、理论创新、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教育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因此地方高校:

    一是注重理论创新,强化“智囊”角色,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学校新型智库建设,一要基于所拥有的基础研究、学科门类、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和对外交流“五大优势”,努力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二要认真思考新形势下永改革发展的大思路、大对策,积极开展高层次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研究,更好地服务科学决策和云南发展;要与市委、市政府联合成立改革发展战略研究院,与省社科院联合成立省社科院湖南科技学院分院,积极开展区域发展政策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区域社会发展研究,积极为推进永州市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蓄势崛起建言献策,成为高水平的服务区域发展的智囊机构。三要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不断增强学校新型智库在区域发展中的影响力,争取到2020年建成2-3个左右名副其实的高端智库。

    二是注重科技创新,通过协同创新,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互惠共赢的发展之路,积极组织教师与地方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要与本地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在新能源开发、区域环境保护、生物质资源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加强科学研究,提升服务社会新水平。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构筑科研平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强化科研平台服务功能。要积极推进“高层次科研项目突破与带动”战略,贴近优势学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贴近社会服务搭建科研平台,学校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1)实施高层次科研项目突破与带动战略。学校切实加大对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努力催生更多的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带动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启动“高层次项目培育计划”,要围绕已经立项的国家级项目建立有影响的学科团队,并设立“学校青年科研项目基金”,实施“学术著作出版资助计划”,建立健全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扶持和激励机制,遴选了一批前期成果突出、有研究与应用前景的课题进行先期资助,极大地激发教师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层次科研成果的积极性。 (2)围绕优势学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青年学者计划”和“特殊学者计划”,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围绕优势学科引进、培养若干学科带头人、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一大批学术骨干。同时,坚持小团队打造“大”科研的思路,加大高层次人才管理和科研资助力度,遴选、培育了几支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团队。(3)贴近服务社会搭建科学研究平台。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工程,强化经济社会服务功能,逐步形成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科研平台体系。目前,学校要建成省厅级科研平台、校级科研平台、院(部)级科研平台。三级科研平台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已任,开展教学改革、科技攻关、技术咨询与服务和文化艺术作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产学研教学模式和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要充分依托学校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科研平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凝练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四是注重文化传承创新,植根地方文化研究,彰显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学校秉承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积极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围绕舜文化、柳文化等研究产出了一批丰硕成果。积极开展文化创新工作,依托学校成立的永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积极开展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传承工作,学校要率先把抢救非遗引入大学课堂教学,构建了教材、教学大纲等一整套教学体系,培育优秀的曲艺人才和观众。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强化应用科技研究,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学校必须强化应用科技研究。积极引导和加强应用科技研究,与地方、 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服务关系,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应用,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教师走向社会,主动融入地方、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咨询与政策研究,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构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研平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以及为地方政府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决策参考的政策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
  学校必须探索协同创新的机制。要加强合作,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形成“以协同促进创新,以需求引导研发,以机制推进转移”的运行机制。要以合作求共赢,以创新促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是协同创新的主体,风投公司、联盟、协会、咨询服务公司等是协同创新的中介服务机构,地方是推动的主导力量,各主体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学校必须深化教师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要改革教师科研的评价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科研服务地方、企业的基本平台,完善科研服务地方、企业的管理模式,构建科研服务地方、企业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科研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与水平。教师科研绩效的评价体系要以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成果转化情况和社会服务实际贡献为导向,强化教师的应用科技研究,坚持应用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要引导教师大力加强应用研究,推进新型智库高校建设,建立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研发与应用平台。要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的转化, 积极参与地方、 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使学校成为地方特色产业和企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

    (九)、体制机制改革是抓手,为学校应用转型与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寻求着力点和突破口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当体制机制失去活力,改革便势在必行。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唯有改革创新各项体制机制,才能抓住关键。独木不成林,目前高校综合改革进入攻坚期,对于体制机制改革,只有“综合”才能“深化”。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对外开放机制和评价机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1.人才培养体制方面,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引入企业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实现“招培就”联动;2.考试招生制度方面,加快推进各院校间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3.现代大学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4.管理体制方面,改进管理方式。推进转型发展,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宏观指导,完善顶层设计,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健全政策指导到位、保障措施得力、有利于激发转型发展活力的管理机制。5.办学体制方面,致力探索产教融合(或可称其为“教产融合”,将“教”置前,更强调高校主动融入地方、融入企业的主动性);6.对外开放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对封闭、分散的教学研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开展联合攻关。7. 完善评价制度。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针对应用研究的特点,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改进绩效评估,形成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体制。评价机制方面,既要评学校,也要评教师和学生。评价学校的标准是“两促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教师重在“教”,评价学生重在“学”。 

    (一)、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与承接产业转移战略

    永州市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是永州市委市政府历史发展趋势的潮流中抢抓机遇提炼出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湘发【2012】14号)这让湖南唯一与两广接壤、距离东盟最近的永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永州作为湖南唯一与广东、广西接壤的地区和东盟进入湖南的第一站,在湖南对接东盟的过程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永州市对接东盟战略的出台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力求把永州打造成湖南省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承接东盟与东部地区的桥梁与纽带。《中共永州市委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制定了《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施意见》,《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十项措施 》(永政发〔2012〕10号),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制定了落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规定了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组织保障。

    湖南科技学院作为永州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永州市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这一历史使命中要敢于担当历史责任。

    一是注重理论创新,强化“智囊”角色,为永州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加强永州市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科学研究,提升服务社会新水平。学校与市委、市政府联合成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研究院,积极开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理论研究,积极为推进永州市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蓄势崛起建言献策,成为高水平的服务区域发展的智囊机构。

    二是调整学科专业体系,打造专业集群。紧紧抓住永州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需求,围绕永州与东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的拓展,外贸出口和投资的扩大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类等专业群;

    三是转变思路,针对性培养人才。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把永州打造成湖南省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承接东盟与东部地区的桥梁与纽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广大市场,学校转变思路调查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二)潇湘源战略

    “千年诗文地,锦绣潇湘源”。生态与文化是永州发展的两张王牌,水生态、源文化是这两张王牌中最具灵性、最富韵味的名片。

    1、水之源(经济与旅游的角度)。

    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和“两个加快”战略部署,保护水生态、建设水文化是永州贯彻落实“两型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永州突出“产业承接、绿色引领、文化创新”的三大特色。通过政府主导,部门主抓,大力开展潇湘水文化建设的契机,高校要积极适时发挥科研平台服务地方的作用和引领地方的作用。高校要建立市政污水排污排放检测中心和环境评估中心,定期对潇水进行水质检测,为政府水利部门实时监控水质提供参考数据,并及时向社公众定期公布潇水水质检测数据,让社会大众参与进来,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水质环境,爱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自觉当好锦绣潇湘和东方莱茵河的守护神。

    2、文化道德之源

    1)舜文化是中国道德文化之源。

    从远古尧舜时代到中古汉唐时期。舜文化能够波及到湖南,最初是以“舜化南国”的形式对湖湘文化产生影响。从两宋至晚清。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的格局发生变化,主要表现是理学思潮兴起与文化重心南移,这一背景促进了湖湘士大夫对舜的道统文化的自觉承担。

    2)、理学文学是湖湘文化之源

    梁绍辉说:“湖湘之学源自濂溪,创于胡宏而盛于张拭,流于明清而接续近现代,形成了以岳麓书院为中心的跨时代人材群体。”长沙岳麓书院有一楹联这样写道:“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一楹联,上联的意思是湖湘学派与宋明理学鼻祖一脉相承,说明周敦颐在湖湘学派的源头地位。下联的意思是湖湘学派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与影响。湖湘学派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其源于周敦颐,创于胡宏而盛于张栻,流及明清而接续近现代,形成了以岳麓书院为中心的跨时代人材群体。湖湘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周敦颐,第二个高峰算是朱熹和张栻,第三个高峰是王船山,第四个高峰是曾国藩为代表的那批人,第五个高峰应该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他们这一批。而这一切,周敦颐可以算是湖湘文化的第一人。他不只是理学鼻祖,更是湖湘文化的源头。

    3)、永州丰富的地方优秀文化研究

    学校将围绕永州独具特色的潇湘水文化资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以挖掘潇湘水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和旅游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传媒类等专业群,把永州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等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规模融入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中,甚至和行业专业的专家共同来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旅游、环境保护类等相关专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为永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推波助澜。

    (三)、六精战略

    “汇聚精英人才,树立精品意识,培育精励校风,推行精细管理,强化精心育人,建设精美校园”,是为学校“六精战略”。“六精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人才、质量、育人、管理、文化等,涵盖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切实举措与务实行动。主要内容为:

    1.汇聚精英人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精英人才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汇聚精英人才,核心所在是构建人才高地软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政策制度、价值取向、舆论宣传等都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观念,以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宽松的学术氛围和适于积聚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环境;汇聚精英人才,重要保障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2.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提升内涵发展水平。“思想观念决定着高校的愿景追求、办学方向、管理文化、行为准则和制度取向,是高校文化的核心。”精品意识正是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是确保内涵发展的思想条件。

    3.强化精心育人,造就有用人才。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在育人实践过程中认知和把握大学生成才、成功规律性,遵循人才成长自身的客观规律,把握并运用人才成长规律。制定精心育人方案,精心制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案。

    4.推行精细管理,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精细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更是一项固有的文化精神。

    5.培育精励校风,筑起强校之魂。校风是学校办学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