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时间:2015-11-13 浏览:394字体大小: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唐耀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虽然包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但是培养人才仍然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也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当前的地方本科院系转型期,无论怎么转型,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是我们必须要坚守的一条生命线。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现将几点不成熟的想法向大家汇报。

    一、学校的转型应实施质量兴校战略,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和完善育人环境与成长机制。高校的人才从教学科研的角度来看,应有教师和学生两个层次。目前我校对师资的质量还是非常重视的,已有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对于学生培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比如我们的人才培养规格究竟是怎样的层次,目前我校培养的学生的质量的普遍情况究竟是怎样,教师究竟将多少精力放在了培养学生上面,又有多少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到底有多高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改进。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应进一步营造良性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有关文化、素质、学术、技能方面的报告和讲座(不一定总是要高大上的,而应是学生喜欢的、关心的、接地气的报告和讲座)。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改革和完善教师工作业绩评价方法,鼓励和引导教师更加重视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

    二、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寻求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发展方向。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体。做好学科建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在保持现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特色学科、重点方向学科的建设,以及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融合共建。理学院承担着全校理科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肩负着大力发展学校理科建设及服务其他学科建设的重任。理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历来有比较好的传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今年又获得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目前累计已有6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这些成绩拿出来,应该说单从一个学科来讲也上得了台面了,但我们还是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我们立项的课题大都是青年项目,个人科研能力突出就可结项,缺少科研团队和梯队的体现;立项课题研究内容也大都局限在单一学科领域,缺少跨学科的协同创新。通过研究讨论,我们初步确定理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加强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科意识,活跃学科的学术气氛;积极培育数理各所属学科的学科形态,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逐步达到建立以学科为基本细胞的学科建设组织架构;加强学科梯队建设,统筹学科研究方向,使人人有学科归属,人人有学科方向;着重建设计算数学重点学科,凝练有应用背景的学科研究方向,尤其要加强与我校的电子、计算机、土木工程和金融等学科的横向联合,协同创新,争取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立项。

    三、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学校各专业对生源的实际情况考虑、分析不足,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改革力度不够大。培养模式不改革,培养方案的修订是跳不出原来的老框架的。在“十三五”期间应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尝试推行“数学+金融、物理+电子、化学+X、外语+X”或“X+经济、X+软件”等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

    2、学校通过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已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和部分师资进行的资源整合,但仍然存在着网络课程资源重置、闲置浪费的现象。自国家开展质量工程项目以来,学校陆续建设了精品课程、精品建设课程、网络课程、优质课程等项目百余项,都是重建设,轻使用,学生关注度和资源利用率极低。学校应有激励和检查机制,使之应用效率最大化,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3、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成效。改革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指导性实验为学生主动性实验;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面开放,为学生创造开展主动性实验的环境和氛围;鼓励理论课主讲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努力建设一支满足高质量实验教学要求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加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提高实习成效。

    4、强化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采取激励与约束措施,引导和督促教师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和环节中。根据学科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分层次、多模块并与科研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鼓励教师把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项目,提高“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质量与成效。

    5、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升本已经十几年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基本上没变过,某些标准已不适用于当前的本科教学。看看我们每年的课堂教学比赛,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都是异口同声的标准答案,看不出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比赛就是表演,为了取得好名次就应该这样上课。但是请大家想想,课堂教学比赛是要组织年轻教师观摩的,是有一定导向性的,如果大家都按这样的标准去组织课堂教学,我们培养不出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学生。为什么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取得好名次,就是我们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所以需要改革。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应建立研究型教学的导向与考评机制,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型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尝试推进“大班上课,小班研讨”,鼓励和督促教师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思结合,营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