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弘《湖南日报》撰文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时间:2018-05-30 浏览:363字体大小:

 本网讯 《湖南日报》理论版长篇刊发校党委书记陈弘的理论文章“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

 文章认为,学习贯彻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新部署,学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示要求,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文章着重从四个方面阐释了高校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要紧握“方向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要把准“人才观”,坚持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三是要增强“使命感”,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是要开启“动力源”,坚持改革创新。


附文: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陈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新部署,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示要求,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紧握“方向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应从四个维度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在基本制度上,坚持党对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营造山清水秀育人环境;在价值诉求上,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党的十九大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论断,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高校应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设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把准“人才观”,坚持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对于高校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始终是一个根本问题。新形势下高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到“七个强化”: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强化价值引领,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化文化认同,落实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强化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强化环境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风,滋养学生立志成才;强化主题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占领网络阵地,让主旋律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润物无声。

增强“使命感”,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高校要勇担责任,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努力做到“三个自觉”,推动取得“四大成果”:自觉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发展战略,坚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精神动力;自觉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坚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定文化自信。在具体实践中,推动实现“人才培养有成效、科学研究有贡献、社会服务有担当、文化传承创新有作为”,努力把高校建成“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服务平台、政府决策智库、文化传承高地”,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开启“动力源”,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落实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措施,着重从七个方面发力:以《大学章程》为统领,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升治理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进专业设置,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编制及岗位管理,改善进人用人环境,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科技奖励制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开拓办学视野,扩大与国(境)外高校合作空间,提升国际化水平;优化服务,强化保障,改进经费使用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师生价值认同、使命认同和情感认同,提升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