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新闻

【图】“三下乡”之农村发展篇

发布日期:2012-09-04    来源: 站点     点击:
 
 

见证农村发展  展望美好明天

邮亭圩镇毛坪村村部主任唐善德就该村发展建设问题答记者问

记者 吴柳青

作为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的最后一站,系部志愿者们来到了邮亭圩镇毛坪村。在这里,大家见证了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切身感受到了“新农村”的时代化气息。为了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毛坪村的发展现状,获取该村建设的经验,记者专门采访了村部主任唐善德。

记者:唐主任您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你们村现在的基本情况?

唐主任:首先,毛坪村处于邮亭圩镇北方,西北与冷水滩伊塘镇接界,东有红土山地,西有页岩山岭,中间是千亩良田毛坪大洞,双牌灌渠贯穿大洞,衡昆高速公路从该村经过,在资源、交通、水利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其次,本村直辖10个村民小组,930人,其中党员38人。村庄以稻谷等农产品种植为主,全村共有水田1200亩,每年可生产优质稻140万斤,村民每年收入近90万元。【沉甸甸的收获】

 

记者:毛坪村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上,采取了那些举措?

唐主任:主要是近几年来,在村里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充分利用本村的优势积极向外争取资金。一方面,财政来源依靠政府的拨发,我们自己也会主动去永州市和零陵区政府主动争取。同时,我们村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200多名,每年创收260万元。主要的经济收入,还是依靠村里农作物的生产与外销,我们村除了大面积种植水稻以外,还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势,引进投资种油茶,目前已有1000多亩地被开发。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村的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增长。

记者:村民现在的基本生活状况怎样?

唐主任:这几年来我们村的居民生活状况有较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整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大部分居民现在都住起了小楼房,而且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了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此外,村里现在普及了数字电视,人人都用上了手机,还有几户人家也开始用起了电脑。

记者:在建设为 “湖南省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方面,村里做了那些努力?

唐主任:作为“湖南省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我们主要围绕“清洁生产、清洁生活、清洁庭院”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工程的实施。村里公共卫生请人定期清扫和维护,而且全村覆盖垃圾箱和垃圾回收点,定期回收。在使用能源上,也以天然气、太阳能和沼气等清洁能源为主。

记者:村里的“水稻”种植与收割的机械化程度怎样?

唐主任:我们村现在采取的是“集中土地种水稻”的方式进行水稻种植,在机械化程度上,我们根据村民的集体意见,通过“农机合作社”,购买了两台“耕田机”和两台“收割机”,现在村里的“水稻”种植与收割都是通过机械帮忙来实现的,我们村如今也是“永州市农业机械化示范点”。

记者: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他们的娱乐休闲生活情况怎样?

唐主任:这个话题我们经常说,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水平也要跟着提高。前不久,我们村就举办了一场“乒乓球”比赛,设置了等级和奖金,其中冠军奖金200元,这不仅有大批的本村村民参加,还吸引了不少的周边村民来捧场。此外,我们还特意修建了一个村级的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总投资达5.5万元,其中由村集体筹资1.3万元,由村支两委发包给承包商建造,严格按图纸规定施工,建筑质量和风格均属上乘。活动中心的修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娱乐休闲生活。

记者:您对于毛坪村今后的发展寄予怎样的期望?

唐主任:我希望我们的毛坪村能够继续稳步前进与发展,努力做到“庄稼种得好、经济收入好、居民生活质量好、孩子们都能成长得好这么“四好”,我也相信我们在我们村支部的带领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毛坪村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友情链接 / Links

传媒学院<br>微信公众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电话:0746-6382919  传真:0746-6382919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湘IPC0746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