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2011级)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理论知识与现代传播技能,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具备现代传播媒介的全面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和其他现代传播媒介从事编辑、记者、节目主持、策划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与传播学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节目筹划、节目主持、管理等业务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播音、管理等专业的工作能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其他现代传播媒体的基本知识;
2、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像、播音主持、制作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3、具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和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
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的发展动态;
6、有良好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普通话测试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7、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8、掌握一种外国语,外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标准;
9、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计算机等级考试达到省级和国家级标准。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形成媒体策划与创意、新媒体传播、播音主持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模块选修方向。模块选修方向课程在三年一期开始开设,总体上形成学科通识基础平台(1年)、专业基础平台(1年)和专业方向拓展(2年)的“1+1+2”培养模式。
在办学理念上,依托湖南和永州的深厚文化底蕴,围绕地方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实施“教师传授、自我拓展、实践转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强化人文通识和专业修读方向的教育,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四、学制与学士授予
1、本科学制4年,按照有限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6年)。
2、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及专业方向
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
专业方向:
1、媒体策划与创意方向
2、新媒体传播方向
3、播音与主持方向(注:本模块选修方向采用自愿选修与系里选拔相结合,基本条件是男生身高需1.70米以上,女生身高需1.60米以上,形象气质好,且选修人数不少于20人。如果达不到此要求,则本届学生可不开设本模块选修方向。)
六、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
七、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非线编辑、新闻摄影、新闻摄像、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史、传播法规与伦理等。
八、学分要求
培养总学分不少于168.5学分,具体分布如下:
课程教学
(133.5学分)
|
课程模块
|
学分
|
备注
|
公共必修课
|
39.5
|
|
职业技能必修课
|
10
|
|
专业基础课
|
19
|
|
专业必修课
|
26
|
|
专业限选课
|
11
|
任选一个限选模块
|
专业任选课
|
28
|
|
集中实践环节
|
25
|
|
综合素质教育
|
10
|
|
总学分
|
168.5
|
|
九、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全校公共必修课(39.5学分)
按《湖南科技学院2011级公共课开设方案》规定执行。
(二)职业技能必修课(10学分)
L202002 非线编辑 3学分
L202003 新闻摄影 2学分
L202007 新闻摄像 2学分
L202008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3学分
(三)专业基础课(19学分)
L203002 基础写作 2学分
L203009 社会学概论 2学分
L203010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2学分
L203012 古代文学名著选读(一) 3学分
L203013 古代文学名著选读(二) 3学分
L203014 现代文学名著选读 2学分
L203015 当代文学名著选读 2学分
L203016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3学分
(四)专业必修课(26学分)
L204001 新闻采访与写作(一) 3学分
L204002 新闻采访与写作(二) 3学分
L204003 新闻学概论 3学分
L204004 传播学概论 3学分
L204005 广播电视概论 3学分
L204008 新闻编辑学 2学分
L204015 新闻评论学 2学分
L204021 外国新闻传播史 3学分
L204022 中国新闻传播史 2学分
L204023 传播法规与伦理 2学分
(五)专业限选课(11学分)
1、媒体策划与创意方向
L205108 大众媒体研究专题 2学分
L205110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 3学分
L205112 媒体创意 3学分
L205113 媒介调查 3学分
2、新媒体传播方向
L205301 新媒体概论 3学分
L205310 网络编辑实务 3学分
L205309 网络动画制作基础 3学分
L205311 新媒体运营 2学分
3、播音与主持方向
L205402 播音发声学 3学分
L205409 广播播音与节目主持 2学分
L205410 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 3学分
L205405 形体、仪表与表演 3学分
(六)专业任选课(28学分)
L206080 礼仪文化专题 2学分
L206009 影视文化专题 2学分
L206010 广播电视编导 2学分
L206011 传播心理学 2学分
L206014 广告语言学 2学分
L206020 电视现场报道 2学分
L206021 比较新闻学 2学分
L206023 马列新闻论著选读 2学分
L206027 大众文化专题 2学分
L206028 红楼梦专题 2学分
L206047 当代传媒前沿讲座 2学分
L206051 媒介素养教育 2学分
L206061 媒介批评 2学分
L206079 新闻专业英语 2学分
L206054 新闻网页制作 2学分
L206052 广播电视广告 2学分
L206036 广播新闻业务 2学分
L206055 电视作品分析 2学分
L206060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2学分
L206049 文化产业专题 2学分
L206056 广告媒体研究 2学分
L206046 中外名记者专题 2学分
L206072 中西文化专题 2学分
L206078 网络评论专题 2学分
L206070 美学与媒介专题 2学分
L206066 国学经典导读 2学分
L206075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2学分
L206074 媒介经营与管理 2学分
L206077 广播电视专题节目 2学分
L204076 公共关系学 2学分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25学分)
S200001 军训(包括军事理论) 2学分
S200002 专业考察与专业调查(第5学期) 2学分
S200003 学年论文(第6学期) 2学分
S200004 专业见习(第7学期) 2学分
S200005 毕业实习(第8学期) 9学分
S200006 毕业设计(论文) 8学分
(八)综合素质教育(10学分)
原则按《湖南科技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和《新闻传播系专业能力过关制方案》执行,具体各项指标如下:
素
质
拓
展
体
系
|
全校性限选课
|
10学分
|
见以上学校统一方案
|
全校性任选课
|
考试
|
英语六级考试、其他专业证书考试
|
竞赛
|
校级、省级、国家极各类竞赛
|
科学研究训练
|
参与大学生科研课题研究并结题
|
科技作品
|
公开刊物发表论文,获得专业和成果获奖等
|
专业能力
|
按照《新闻传播系专业能力过关制》要求获得相应的学分
|
附件2:
湖南科技学院2011级公共课开设方案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学分数
|
各学期周课时分配
|
考核形式
|
备
注
|
学
时
合
计
|
讲授学时
|
实践实验
|
学
分
|
一
|
二
|
三
|
四
|
考试
|
考查
|
第一学期14周
|
第二学期17周
|
第三学期17周
|
第四学期17周
|
第五学期17周
|
第六学期17周
|
第七学期17周
|
第八学期17周
|
公共必修课
|
L001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8
|
36
|
12
|
3
|
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市场营销、日语、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艺术设计、美术学、旅游管理,第三学期,周课时3
|
√
|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开课
|
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工程管理、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制药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第四学期,周课时3
|
L00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2
|
24
|
8
|
2
|
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市场营销、日语、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艺术设计、美术学、旅游管理,第一学期,周课时3
|
√
|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开课
|
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工程管理、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制药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第二学期,周课时2
|
L00100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96
|
68
|
28
|
6
|
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市场营销、日语、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艺术设计、美术学、旅游管理,第四学期,周课时5
|
√
|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开课
|
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工程管理、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制药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第三学期,周课时5
|
L001005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36
|
12
|
3
|
汉语言文学、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市场营销、日语、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艺术设计、美术学、旅游管理,第二学期,周课时3
|
√
|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开课
|
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工程管理、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制药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第一学期,周课时4
|
L001006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30
|
24
|
6
|
2
|
2
|
|
|
|
|
|
|
|
|
√
|
|
L001007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文科
|
96
|
48
|
48
|
6
|
4
|
4
|
|
|
|
|
|
|
|
√
|
计算机专业不用开课
|
L001008
|
理工科
|
108
|
54
|
54
|
6
|
6
|
6
|
|
|
|
|
|
|
√
|
|
L001011
|
大学英语(一)
|
52
|
26
|
26
|
3
|
4
|
|
|
|
|
|
|
|
√
|
|
外语专业不用开课
|
L001012
|
大学英语(二)
|
60
|
30
|
30
|
3.5
|
|
4
|
|
|
|
|
|
|
|
√
|
L001013
|
大学英语(三)
|
60
|
30
|
30
|
3.5
|
|
|
4
|
|
|
|
|
|
√
|
|
L001014
|
大学英语(四)
|
60
|
30
|
30
|
3.5
|
|
|
|
4
|
|
|
|
|
|
√
|
L001017
|
大学体育(一)
|
28
|
4
|
24
|
1
|
2
|
|
|
|
|
|
|
|
√
|
|
体育专业不用开课
|
L001018
|
大学体育(二)
|
32
|
4
|
28
|
1
|
|
2
|
|
|
|
|
|
|
√
|
|
L001019
|
大学体育(三)
|
32
|
4
|
28
|
1
|
|
|
2
|
|
|
|
|
|
√
|
|
L001020
|
大学体育(四)
|
32
|
4
|
28
|
1
|
|
|
|
2
|
|
|
|
|
√
|
|
文科
|
706
|
368
|
338
|
39.5
|
|
理工科
|
718
|
374
|
344
|
职业技能必修课
|
L002001
|
教育学(师范专业)
|
51
|
40
|
11
|
3
|
|
|
|
3
|
|
|
|
|
√
|
|
|
L002002
|
心理学(师范专业)
|
51
|
40
|
11
|
3
|
|
|
3
|
|
|
|
|
|
√
|
|
|
LXX2001
|
学科教学论(师范专业)
|
34
|
27
|
7
|
2
|
|
|
|
|
2
|
|
|
|
√
|
|
|
L002003
|
普通话(师范专业)
|
32
|
26
|
6
|
2
|
文科第2学期,理科第3学期,周课时2
|
|
|
|
小 计
|
168
|
133
|
35
|
10
|
|
2
|
5
|
3
|
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