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榜样 > 教师榜样

润物无声十七载,“华丽”转身满园春

发布日期:2024-05-11    来源:     点击:

一、个人简介

唐华丽,女,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8月出生,2007年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获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个人、湖南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等各类荣誉30余项。

 





 

二、个人事迹

上善若水、一清如水……中华民族以水育人,教化天下,千古流传。地处文脉之地、千年古城永州的湖南科技学院有这样一位辅导员,她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沉浸润透的包容,积水成渊的坚持,17年如一日地陪伴5472名学生奔赴山海。

润无声给学生知心引路和温暖。她开办“朝阳·心悦”特色成长辅导室,创新“三帮四导”思政工作机制,创建“传薪·传心”“百步领跑”“舞台上的思政课”等思政育人新品牌,推动思政工作与时俱进,潜心育人事迹火爆“出圈”,是学生们最亲切的“丽姐”。

积小流让她收获桃李满园。她的学生,其中1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3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获国家级荣誉596人次、省级荣誉1044人次,举办的实践活动累计影响青年学生5000余人,是学生们最需要的好向导。

源清流洁,为灵魂“补钙”

大学里辅导员做的都是“琐碎小事”,可唐华丽认为她做的都是引领灵魂成长的“大事”。因此,她用传媒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要求,坚持把“小事”做好、做细、做实。

她在实验室和教室较多的日新楼、辅导员办公室隔壁开办“朝阳·心悦”省级特色成长辅导室,累计开展辅导近3000余次,团体辅导300多次,为学生成长成材打通“最后一公里”;她用“每日一学,每周一星、一歌、一讲,每月一剧”的“五个一”学习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念好“学”“讲”“行”“创”四字诀,以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提心气”;每月开展“做有灵魂的大学生”系列活动,以写作、演讲、阅读等形式锻炼学生的笔力、脑力和思维力;创建“传薪·传心”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新模式,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奋进之志;构筑“百步领跑”个人发展规划体系,教会青年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打造“科院传媒”“日新Media”网络育人新平台,发挥网络育人的正面效应;推出“传媒银行卡”“舞台上的思政课”等思政工作新品牌,让思政内容成为“爆款”。

在多样思政教育陪伴学生成长的背后,是唐华丽的拳实付出之心。为了离学生近一点、给学生多一点,婚前住学生寝室,婚后把家安在校园,用爱和付出让学生多学一点、进步一点。在她“私人订制”的关心下,学生小A从有心理障碍的问题学生成长为校团委学生副书记,像小A这样的学生,唐华丽先后帮扶过13位。对待每一位学生,唐华丽都倾注全部心血,她带领辅导员团队建立并及时更新6类特殊学生台账,还采用“1+n”(思政+课程、竞赛、实践、文化、科研……)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在精神上“补钙”、思想上“提气”、灵魂上“解渴”,让自己成为学生们的“青春加油站”和“成长领航船”。

积涓成流,为品德“提纯”

“如果你把点点滴滴积涓成流,总有一天,你会浩浩荡荡惊涛拍岸。”这是唐华丽鼓励学生讲得最多的话之一。同时,让大学生们最入心她的另一句话是“在学校,丽姐就是你们的家人,你们可以永远信任我”。因为这位“家人”,这些来时“普通”的大学生们,奔向了人生新的生命时空。

新冠疫情三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艰难的三年。在唐华丽的引导下,她的学生胡惠婷、何录霞、吴舒康却连续三年先后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来自农村的胡惠婷,家庭困难,入学时非常内向。唐华丽细致耐心的打开她的心扉,引导她树立“传媒报国青云之志”,胡惠婷日益积极,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等20余项奖励,成为了爱笑的“向日葵女孩”。何录霞和吴舒康均为退伍大学生,他们携笔从戎,奔赴艰苦边远地区绽放“热辣滚烫”的青春。何录霞返校复学后在“丽姐”的帮助下,将军队中的优良作风转化为一往无前的学习动力,从“专业小白”蜕变为采写编、拍剪播的“多面手”,从“小透明”成长为校学生会执行主席,荣获湖南省大学生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顺利考上西北大学研究生。吴舒康在“丽姐”的影响下,选择了成为高原边防战士,并加入特种部队,在雪山、在戈壁、在无人区、在西藏对印作战的第一线,他和战友们坚决做到了“一步不退,寸土必争”。

“丽姐”始终致力于打造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模式,通过“三帮四导”工作机制(“三帮”是指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帮思想、帮学习、帮生活,“四导”是指教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活教导和就业辅导,做实对学生的全方位服务),帮助学生实现早规划、早定位、早指导、早教育、早提高。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背后,不仅是“丽姐”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对思想品德“提纯除杂”、凝心铸魂的真实写照,更是“丽姐”作为“家长”,践行着对孩子们的承诺。

静水流深,为本领“淬火”

“把育人的工作做到极致,让思想的力量静水流深。”这是唐华丽写在案头的一句话。她告诫老师和学生,勤一点,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静一点,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实一点,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连续荣获两届“中国新闻奖”、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辜鹏博,仅是“丽姐”的一位普通学生,“丽姐”始终支持他的摄影爱好,他从学生记者起步,锲而不舍,从“新苗”长成“大树”。“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是因为昼夜不舍的滴坠”。

自参加工作以来,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工作方法,她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级荣誉596人次、省级荣誉1044人次,举办的实践活动累计影响青年学生5000余人,诸如: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告学专业邹四辉团队荣获第五届金奖,从而刷新湖南省二本院校在此项赛事上零的突破;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周诗雅荣获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李渲渲团队获得一等奖。指导的三下乡实践团队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团队”, 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 优秀摄影团队”“ 优秀文字团队”和“优秀视频团队”。学院学工团队成员彭凡思获得第二届“最美辅导员”称号;刘晓慧代表共青团永州市委参加了2019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唐华丽主持教育部产学研、湖南省社科评审课题等各类项目15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1项,发表思政教育论文31篇,出版专著1部。这种道德情操的传递,双向奔赴的育人,正是唐华丽和师生们的共同“淬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蓦然回首,唐华丽17年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自始至终将自己的育人梦与学生的成才梦融为一体,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优秀青年大学生。展望未来,唐华丽不负韶华不负“春”,将继续在教育事业上交出一份“华丽”答卷。

                                                                        (一审 屈豆豆 二审 唐华丽 三审 刘佳)

 

 

 

 

 

 

 

友情链接 / Links

传媒学院<br>微信公众号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电话:0746-6382919  传真:0746-6382919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湘IPC0746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