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4 15:05:50 星期四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新闻速递
+教职工风采
+基层工作
+校务公开
教职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职工风采 / 正文

清晨升起的那一道暖阳——记我校“教书育人好教师”袁岳驷


清晨升起的那一道暖阳

——记我校“教书育人好教师”袁岳驷

 

记者 谢莉

 

我见到过那个闪耀着太阳光芒的人,如此温暖却不是烈日的炙热,配合着脸上永恒的亲切笑容,那么和谐,那么温暖,那么舒坦。他是同事眼中的佼佼者,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好朋友。他,是那个普通却又耀眼的人民教师——袁岳驷。

十年教龄,他怀着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激情扎根到义务教育中,无私奉献,用爱从教。

潜心专研,站立潮头唱大风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他已在教育事业上度过十个春秋。由于知识丰富,责任心强,工作又积极认真,几年时间里,他从一名普通教师转变为系副主任,领导大加赏识,同事好评不断。分管教学工作时,经济与管理系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学校“教学管理优秀单位”称号。他十年如一日置身于教学,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成绩连年提高、教学成绩突出,硕果累累。2011年作为副主编出版《区域经济学》教材一部;2012年主持学校教改课题一项;2013 年获得学校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称号以及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主持《宏观经济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项;2014年主持省级教改课题一项,发表教改论文一篇,在学校的教研室集体讲课比赛中荣获“优秀个人”奖,并获得我校“教书育人好教师”称号;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近三年一直位居全系前3名;率先在全校推动专业考试改革,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嘉许;是学校《区域经济学》精品课程主讲人,学校十二五《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的主要建设者。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执教的那天起,袁老师就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短短几年,拿到了博士学位,主持了省社科基金课题、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省教育厅青年课题、湖南省情与咨询决策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一部。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他尽量从多方面讲解知识,不局限于经济学方面理解传授知识,适当套用诗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他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用现实事例将知识点简单化,引导着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激发学习灵感,便于知识点能更好地渗透。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天下一大乐事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袁老师常常告诉自己教师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用自身去感染、熏陶身边的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为了树立“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袁老师放下“教师权威”的架子,蹲下来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渐渐地成了学生的朋友。袁老师珍惜和学生每一段珍贵情谊,不放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有人说:“选择了教师便选择了清贫与孤独,选择了教师便选择了奉献与坚守。”是的,教师的物质生活是贫寒的,然而,他却收获了无数的精神财富。教师节时,他的办公桌前总是摆满了一张又一张精致的卡片;春节时手机里总是收到一条又一条温馨的祝福;生病时,学生一句又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周末或者节假日,他都会和同学们一起骑自行车游玩,或在宽阔的草坪席地而坐聊天谈心,互吐心事;那一刻,他真正体会到了当一个老师的幸福。 “老师的心里应该充满对每一个学生的爱,要一视同仁。对于那些一时找不到方向的学生,老师应该要积极的去引导他,教育他。”袁老师面露笑容的说道。

他对待学生如春风般温暖人心,像春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端午节时他会给班上的同学发粽子,让异地的同学不会感到孤独,能感受家的气息;对于同学的作业指导,他认真负责从不马虎,学生深夜打来的电话咨询问题,也会耐心的做出尽可能详细的解答讲解;他日常生活极其节俭,不抽烟不喝酒,每天在食堂吃饭,但是对于学生却慷慨大方毫不吝啬,指导学生课题时经费全部留给学生支配,并自己掏腰包聚餐,看到学生有困难还暗中资助,不图名利;他会特别关注特殊问题的同学,用恰当的方法去调节他们的“心病”,使他们慢慢远离坏情绪的折磨,感受到如亲人般的抚慰与关怀。

    无论生活的路有多远,学子的身后,总有老师注视的双眼。生活因知识而丰富多彩,岁月在老师辛勤的汗水中填满。爱洒讲台,灰聚烛燃;春华秋实,桃熟流丹。“袁老师”似那抹清晨升起的暖阳,照亮莘莘学子未知的旅途。

| 发布时间:2015-06-25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公会     查看次数: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425199  电话:0746-6381289    
© 2005-2020 湖南科技学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