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
12/01
世界艾滋病日
The World AIDS Day
世界艾滋病日/ The World AIDS Day
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强调社会各界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共同责任与使命。

01
什么是“艾滋”
The World AIDS Day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
HI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主要攻击和破坏人体的CD4阳性T淋巴细胞,这是一种在免疫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的白细胞。随着病毒感染的不断进展,人体免疫系统变得越来越弱,最终丧失对抗多数病原体的能力,这使得感染者易于遭受各种严重的感染和恶性肿瘤,形成所谓的艾滋病状态。


02
主要传播途径
The World AIDS Day
性传播:不安全的性行为是HIV传播的主要方式,涉及到男男性行为、异性间性行为及女女性行为。
血液传播:通过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纹身设备或者手术器械等可传播病毒。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HIV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母乳喂养传给婴儿。
极少情况下的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虽然非常罕见,但未经过充分筛查的血液制品或器官捐赠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03
主要症状
The World AIDS Day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其症状随感染进程的不同阶段而变化。HIV感染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AIDS期)。
急性感染期(感染后最初几周至几个月)
流感样症状:发烧、乏力、喉咙痛、肌肉关节疼痛
皮疹:全身性皮疹,常见于躯干、四肢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的淋巴结肿胀
腺体不适:可能伴有口腔、鼻腔或眼部的炎症
无症状期(持续数年至十几年)
在这段期间,很多人看起来健康,没有明显症状。然而,HIV仍然在体内复制,损害免疫系统。这是病毒最容易传播的阶段,因为携带者可能不知情地传播病毒。
艾滋病期(AIDS)
当HIV感染导致免疫系统严重衰竭,使得机体对某些感染极其敏感时,即进入艾滋病期。特征症状包括:体重骤降、持续发热、盗汗、反复咳嗽或呼吸困难、严重疲倦、慢性腹泻、记忆力衰退、口腔问题、皮肤问题、视力障碍。

04
预防“艾滋”从我做起
The World AIDS Day
预防艾滋病是一项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采取行动来减少病毒的传播。下面是一些有效的个人预防措施,旨在阻止HIV的扩散:
1、安全性行为
正确使用避孕套:无论是同性恋、异性恋还是双性恋关系,每次性行为都应该使用安全套,减少体液交换的风险。
限制伴侣数量:保持稳定的伴侣关系,并互相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
交流沟通:与伴侣讨论HIV/STI(性传播感染)的检测历史,鼓励双方接受检测。
2、避免血液传播
不共用针具:绝不共享注射器、纹身或穿孔器械,确保医疗器械一次一用或彻底消毒。
谨慎处理血液:小心处理伤口,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
3、孕妇预防
产前检测:所有孕妇应在妊娠期间接受HIV检测。
母乳喂养决策:HIV阳性的母亲在医疗指导下考虑是否母乳喂养,以最小化传播风险。
4、预防性用药
暴露前预防(PrEP):适用于高风险群体,如性工作者、多性伴侣者,服用特定药物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暴露后预防(PEP):在可能接触到HIV后的72小时内,采取紧急抗病毒治疗,以防止病毒植入体内。
5、教育与自我保护
增强意识:学习更多关于HIV的知识,识别传播途径,消除误解。
倡导安全性行为:推广和实践安全性原则,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6、社会层面的举措
非歧视政策:创建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减少对HIV感染者的污名和歧视。
宣传运动:通过媒体、学校和社会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
飘扬红丝带 携手温暖“艾”
艾滋病并非“死刑”,科学、理性的态度至关重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树立正确的预防观念,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记住,每个人的小小行动都能为构建无艾世界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同行,用爱与科学守护每一颗珍贵的心灵,共同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包容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