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https://moment.rednet.cn/nograb/646949/56/14951294.html

红网时刻新闻5月12日讯(通讯员 王尚甜)当大学生每天在多个校园APP间频繁切换时,一群来自湖南的在校大学生正用创新实践改写这一现状。由学生创业者曹宇凡带领的团队打造的“嗨创校园”平台,以“一个APP解决校园生活”为目标,整合教务查询、校园外卖、跑腿配送等高频服务,成为湖南工商大学等20余所高校学生的“数字校园助手”,累计服务师生超2000万人次。这个平均年龄20岁的创业团队,正用青春力量书写着大学生扎根校园、服务社会的创新故事。
洞察痛点:学生创业者的切身体悟
“查成绩要登录网页版教务系统,点外卖得在多个平台间比价,二手交易还要在平台间跳转——校园生活本应便捷,为何被割裂成‘碎片化体验’?”创始人曹宇凡谈及创业初衷时表示,作为在校学生,团队成员亲身感受过传统校园服务的低效与不便。
2021年,带着“用技术优化校园生活”的朴素想法,他们从快递代取业务起步,凭借5000元启动资金,在湖南科技学院创业孵化基地开启了创业之路。2022年4月,“湖南省嗨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这群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从校园实践迈向规范化运营。
创新突围:打造校园生活“超级入口”
针对校园服务功能分散、体验割裂的核心痛点,嗨创校园以“高频刚需+极致体验”为逻辑,构建起综合性服务平台:以校园论坛为流量入口,集成教务查询(查成绩、课表、空教室)、校园外卖、跑腿配送、二手交易等10余项功能,实现“一个平台覆盖90%校园生活场景”。学生无需频繁切换应用,打开嗨创校园即可完成从课程管理到生活服务的全流程操作,日均使用时长较传统分散式平台提升50%。
在运营模式上,团队推出“轻资产加盟”机制,支持在校学生担任“校园站长”,负责本地服务运营。平台提供技术工具、运营培训和资源对接,降低校园创业门槛。数据显示,该模式已覆盖全国5个省份,成为校园创业者实践的“孵化器”,部分学生站长通过平台实现月均增收超30000元,在服务同学的同时积累了商业运营经验。
青春力量:大学生创业的“破圈”之路
“没有行业资源,我们就扎根校园做最懂学生的产品;缺乏技术积累,就熬夜打磨每一个功能细节。”团队成员、运营负责人杨雄伟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时说。凭借对校园需求的深度理解,他们成功将痛点转化为创新支点——校园外卖价格较传统平台低20%以上,配送效率提升30%;教务查询功能适配度覆盖95%以上主流高校教务系统,成为学生手机里的“刚需工具”。
如今,这个年轻的团队已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嗨创校园”商标成功注册,并与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谈及未来,曹宇凡表示,团队正加速推进AI技术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按照规划,2025年平台将覆盖更多高校,同年将上线企业端零售业业务,成为校企服务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