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简介
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幸福城市20强——永州市零陵区。《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内潇湘二水纵贯南北,五岭山脉横亘东西,二广、泉南、厦蓉、道贺四条高速穿境而过,衡柳高铁及湘桂、洛湛铁路交汇贯通,永州机场开通北京、重庆、海口等多条航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这里孕育了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瑶文化等千姿百态的文化;诞生了黄盖、怀素、周敦颐、何绍基等历史名人,涌现出李达、陶铸、江华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一本读不完的书”。
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先后经历了零陵师范学校、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7年获批湖南省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5年获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曾被誉为“全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曾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
学校依西山、傍潇水、邻零陵古城,校园环境优美,现占地面积1080亩,设有14个教学学院,拥有5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万余人。办学80余年来,培养了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等各类人才11万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湖南省杰青”“湖南省优青”“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百余人次。
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日本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已累计招收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体系,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湘粤社科智库联盟挂牌单位。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文化荣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行!
热忱欢迎有志青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学习、深造!
湖南科技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专业代码:0854)
生物与医药(专业型硕士,专业代码:0860)
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专业代码:1254)
具体招生方向详见《湖南科技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最终的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学习方式及学制
(一)我校仅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学习年限3-5年。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我校不接受在校研究生报考。
四、报名参加旅游管理(代码为125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符合第三条(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二)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逾期不再补报。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 10月13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
4.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6.符合教育部有关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
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在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报名,逾期不得补报。我校对审核通过的考生组织复试,复试合格者即可予以拟录取。
7.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8.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官方网站,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10.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具体时间见各报考点的确认公告,一般为11月上旬。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具体要求请考生及时关注对应报考点公告。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六、考试安排
考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准考证》请保留至2026年9月。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初试科目。我校初试科目分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和自命题科目。我校考试科目中,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4-英语(二)、302-数学(二)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范围请参照教育部统一编制的考试大纲。其余科目均为我校自命题,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具体考试科目请参阅《湖南科技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初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详见考生准考证。
(二)复试
1.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在复试中均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见我校招生目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复试拟安排在2026年3月底或4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复试办法和程序届时将在我校研究生院官网(https://www.huse.edu.cn/yjsy/)公布。
(三)调剂
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国家分数线,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确定并公布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请考生及时关注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yztj)和湖南科技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的最新动态。
七、体检
体检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进行,凡体检不符合教育部所规定标准的考生不予录取。具体时间、要求另行通知。
八、录取
(一)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学校将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2026年9月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录取当年入学前未取得相关证书的,其录取资格无效。
(四)拟录取名单在我校网站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网址:https://yz.chsi.com.cn/zsgs)公示。
九、学费、奖助体系
(一)学费
学费缴纳根据湖南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我省研究生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湘发改价费规〔2023〕262号)文件精神执行,如有变动,按最新文件执行。具体学费标准如下:
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 |
学位(类别) | 学费标准(元/人·年) |
电子信息(0854) | 12000 |
生物与医药(0860) | 12000 |
旅游管理(1254) | 14000 |
(二)奖助学金
学校在学生学制内实行奖助学金制度,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学校设立“三助”岗位,并提供岗位津贴。
奖助学金类别 | 等次或类别 | 奖励标准 | 备注 |
国家奖学金 | / | 20000元/人/年 | 依国家政策申请 |
国家助学金 | / | 6000元/人/年 | 100%全覆盖 |
一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 第一志愿录取 | 10000元/人/年 | 100%全覆盖 |
调剂录取 | 6000元/人/年 |
二、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 一等奖学金 | 10000元/人/年 | 100%全覆盖 |
二等奖学金 | 7000元/人/年 |
三等奖学金 | 5000元/人/年 |
校级研究生优秀个人奖励 | 优秀研究生 | 1000元/人/年 |
|
优秀研究生干部 | 1000元/人/年 |
|
优秀毕业生 | 1000元/人/年 |
|
校长奖学金 | 团体 | 10000元 |
|
个人 | 5000元 |
|
三助岗位 | 助研、助教、助管 |
| 提供岗位津贴 |
上述奖助学金标准与评选办法以上级和学校公布的文件为准。
十、住宿安排
我校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住宿期限以培养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习年限(学制)为准。住宿标准为4-6人/间,住宿费为1000-1200元/人/年。
十一、注意事项
(一)本招生简章如与国家相关政策不符或国家调整招生政策的,以国家政策为准。
(二)定向就业的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我校将严格审核其定向就业合同,一经录取后,不得变更录取信息中的就业方式。
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三)请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的招生信息及通知,招生信息如有变动,请以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复试内容及相关信息为准。有关专业考试问题咨询,请直接与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学院联系。
(四)为方便学校与考生联系,考生通过网上报名填写信息时,一定要认真填写详细地址及长期联系电话(手机及固定电话),以便发放录取通知书等。
十二、招生咨询及联系办法
学校代码:10551
联系部门:湖南科技学院研究生院
联系电话:0746-6381760/15111628126(唐老师)
联系邮箱:hnkjxyyjsy@163.com
纪委监督电话:0746-6381404
邮政编码:425199
学校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网址:https://www.huse.edu.cn/yjsy/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湖南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
湖南科技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 及名称 | 专业名称 及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 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
001 信息工程学院 | 0854 电子信息 085404 计算机技术 085410 人工智能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1数据结构(自命题) | 811 电子信息综合面试(一) (自命题) | ①821 操作系统(自命题) ②822 数据库原理(自命题) | 信息工程学院 胡老师 18607467722 |
002 智能制造学院 | 0854 电子信息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2数字电子技术(自命题) | 812 电子信息综合面试(二) (自命题) | ①82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命题) ②824 C语言程序设计(自命题) | 智能制造学院 王老师 13789229707 |
003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0860 生物与医药 086001 生物技术与工程 086002 制药工程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8 生物化学 (统一代码 自命题) ④803有机化学(自命题) | 813 生物与医药综合面试(自命题) | ①825 普通生物学(自命题) ②826 化工原理(自命题)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李老师 15874681775 |
004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1254 旅游管理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 ①814 思想政治理论(自命题) ②815 旅游管理综合面试(自命题) | ①827 管理学(自命题) ②828 旅游接待业(自命题) |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李老师 13037496216 |
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0854电子信息 | 04 计算机技术 10 人工智能 | 初试: 801数据结构 复试: 811 电子信息综合面试(一) 加试:821 操作系统 加试:822 数据库原理 | 初试: ①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教程(第六版)》,李春葆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复试: ① 电子信息综合面试(一):面试无参考书目 同等学力加试: ① 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②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五版)》, 王珊,萨师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
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初试: 802数字电子技术 复试: 812 电子信息综合面试(二) 加试:82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加试:824 C语言程序设计 | 初试: ①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闫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 ① 电子信息综合面试(二):面试无参考书目 同等学力加试: 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版)》,胡向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② 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第五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0860 生物与医药 | 01 生物技术与工程 02 制药工程 | 初试: 338 生物化学 初试: 803 有机化学 复试: 813 综合面试 加试:825 普通生物学 加试:826 化工原理 | 初试: ①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魏民,张丽萍,杨建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第六版(不需要使用计算器) ②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袁霖,李中燕,张敏,袁先友,中南大学出版社(2017)(不需要使用计算器) 复试: ① 综合面试:面试无参考书目 同等学力加试: ①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赵进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第五版(不需要使用计算器) ②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夏清,贾绍义,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第二版(需要使用计算器) |
1254 旅游管理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复试: 814 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 815 旅游管理综合面试 加试:827 管理学 加试:828 旅游接待业 | 复试: ①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内容参考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科目101考试大纲,以主观题为主。 ②旅游管理综合面试:面试无参考书目 同等学力加试: ①管理学:管理学(第二版). 《管理学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5 ②旅游接待业:旅游接待业(第三版).马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4. |
学位点及研究方向简介
—— 电子信息(0854)——
一、学位点介绍
湖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信息工程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设立。学院在“湘西南”地区率先开办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拥有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有4门国家一流课程,13门省级一流课程,获1个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2个省级“新工科”项目,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博士1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省杰青、高校121创新人才、芙蓉学者各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教学能手6人。外聘欧洲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3人,外聘行(企)业兼职教师20人。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人次、省教学竞赛一等奖6人次。
聚焦“数字中国”战略及区域经济的信息安全、智能装备、医疗大数据、先进制造等重点应用领域,学位点拥有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应用特色学科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与欧洲科学院蒋田仔院士团队、永州
市中心医院合作,共建脑网络与智慧医疗研究中心、脑网络健康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团队入选“芙蓉计划”湖南省高校创新研究团队,“医疗数据安全动态建模”等关键应用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41项、科技成果奖3项,横向项目160余项,纵横向科研经费252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62篇,发明专利授权121件。
学位点与中国电信、华为云谷、科力尔电机、广州粤嵌等135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湖南省智能制造与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1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省级平台13个,实践基地31个,实验室设备价值超过5000万元。
二、研究方向简介
致力于构建服务“一带一部”战略、承接产业转移需求的特色工科,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扎实的电子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注重培养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创新创业精神,包括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计算机技术
聚焦计算机系统、软件及应用技术,深耕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处理等领域。主攻医疗大数据存储分析与安全管理,研发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底层软件,优化数据交互效率,推动技术与医疗、家居产业融合,助力数字化转型。
方向2:人工智能
围绕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研发智慧医疗图像识别算法辅助诊断,构建智能家居语音交互与决策模型,优化智能硬件感知算法,为相关产业提供智能化方案,推动行业升级。
方向3: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面向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网联、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农业等领域深入探索,在多模态大模型应用、智能感知与预警、小微型农机智能化、无线电能传输、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等维度展开研究,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 生物与医药(0860)——
一、学位点介绍
湖南科技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设立。学院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生物工程)和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有机化学)。
学位点拥有全职硕士生导师27人,聘请20人担任研究生行业导师。导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22人,高级职称25人,获国家外国专家青年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芙蓉青年学者、芙蓉教学名师、湖湘青年英才等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11人次。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德国工程院院士张友明、长江学者特聘特授贺喜、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邹应萍等15名知名专家担任发展顾问。
学位点拥有实验室面积6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多万元,建有“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永州生物炼制创新中心”“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银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古巴生物技术国际科技创新联合基地”等15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近五年,学位点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区域合作)子课题、国家外国专家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与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ESI(1%)高被引论文15篇;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湖南省环境保护二等奖各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二、研究方向简介
方向1:生物技术与工程
聚焦湘南优势植物增产提质,研究油茶高产、银杏活性物质合成的调控网络等,揭示影响湘南优势植物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子,开展生物有机肥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拥有芙蓉学者特聘教授领衔的“生物化工”省科技创新团队、“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永州生物炼制创新中心”“土传病害绿色防控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创新平台。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省科技奖励三等奖共5项。
方向2:制药工程
聚焦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筛选鉴定瑶药土牛膝等功能活性物质,揭示关键活性因子成分及构效关系,突破植物提取物分离工艺关键技术,开发生物医药新产品。建成了由二级教授组成的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领军型团队;联合企业共建“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中成药复杂作用解析”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湖南省银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5年转化成果20余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30亿元。
方向3:生物活性分子功能改造(入校后可选)
聚焦湘南优势植物资源中的生物活性分子,研究天然产物、生物多肽、医药中间体的绿色催化转化,探索影响分子功能的结构修饰路线,拓展生物活性分子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建成了由湖湘青年英才等组成的“天然有机物精细化与催化合成”省科技创新团队。建有中古两国唯一“湖南省多肽药物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32项、发表SCI一区论文43篇,获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 旅游管理(1254)——
一、学位点介绍
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依托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设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湖南省校企合作示范专业,2016年立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2019年入选第一批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2人,博士学历教师21人;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4 人,另有外籍博士1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10人。学院教师多人次入选湖南省文化领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管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文化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专业拥有7个综合实验室,与上海迪士尼、深圳欢乐谷、珠海长隆、长沙希尔顿酒店、东莞康帝酒店、湖南九嶷山控股集团等56家知名文旅企事业单位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专业建设有湘粤社科智库联盟、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湖南省濂溪学研究基地、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湖南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点等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专业相关老师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8项、立项省部级重大重点及相关项目近40项,立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1项,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出版“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丛书/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旅游专业丛书”等著作10余册。调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领导批示肯定,并有10余次进入相关部门决策。专业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红色旅游大赛、全国虚拟仿真大赛、旅游专业综合技能大赛、省酒店创意策划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项50余项。
二、研究方向简介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国家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立足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湘南粤北桂北区域文旅产业发展,依托区域富集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着力培养懂理论、熟业务、重实操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文旅专门人才。学位点设定三个研究方向:
方向1:休闲农业旅游与乡村振兴
聚焦休闲农业与农旅融合、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
方向2:区域文旅规划与营销管理
聚焦区域文旅规划策划、现代旅游营销、文物和遗产保护开发、地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红色旅游、南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等领域的研究。
方向3:智慧文旅发展与业态创新
聚焦智慧文旅技术、古村落数字化、旅游科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应急安全、数字文化产业、文旅业态创新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