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7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国培计划”项目县教育(体)局,各项目承办院校(机构):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7〕2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5〕114号)精神,切实做好我省2017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化教师培训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培训的主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进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改革创新。尊重学员主体地位,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设计项目、实施培训,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参与培训,为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适用、能用、好用”的范例和路径,让教师学得充实、有用和有趣;坚持任务驱动,将项目实施转化为课题研究,将培训过程转化为学员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凝练培训成果的过程,从而带动校本研修,激发自我研修。
加强教师培训机构专业能力建设。各“国培计划”项目县(以下简称项目县)要按照《湖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湘教通〔2016〕248号),构建研训一体、理实一体的新型教师发展平台,着力培养乡村教师种子,打造项目实施模子,探索常态研修路子,树立县级培训样子。各项目承办院校(机构)须主动对接、研究和服务基础教育,进一步整合校内培训资源,加强项目实施团队专业化培训,推进培养培训一体化。
深入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科学诊断培训需求,分层、分类、分科设计培训课程,开展主题鲜明的培训。要优化课程结构,突出教师参与,实践性课程比例不少于50%。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习总书记对于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国培的首要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与辅导、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纳入培训必修模块。根据乡村教师学习特点和需求,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各种培训方式的优势,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送教下乡、现场实践相结合,提升研修实效。
深化教师培训管理改革。按照《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部署,国培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进一步下移培训重心,重点向边远贫困地区基层倾斜,集中支持贫困县乡村教师校园长培训。建立教师分层培训备选制度,坚持机会均等、减负增效,合理、有序安排教师参加各个层级培训,优先安排少有培训机会、最需要培训的乡村教师参加国培。完善培训学分审核认定制度,建立健全培训学分转换与应用机制。
二、明确分层分类培训重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我省2017年“国培计划”设置了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培训、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五大类项目433个子项目,共培训134000名左右乡村教师、校园长(项目设置见附件1至5)。
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重在培养省、市、县、校教师培训团队,打造一支“接地气、用得上、干得好”的专业化培训队伍(见附件6)。完善项目县乡村教师培训团队“五个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培训者培训能力的培训力度,培训类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原则上不少于50%,同时推进学科“深度学习”培训,使其胜任送教下乡、集中培训教学、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培训指导与管理任务。
送教下乡培训,重在推动培训团队深入课堂、现场指导,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见附件7)。要进一步聚焦主题,加强对参训教师的精准诊断、对症示范和对比研磨,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推动与校本研修的有效衔接。
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包括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和教师工作坊研修两个项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重在通过网络研修支持校本研修良性运行,促进教师常态化研修(见附件8);教师工作坊研修重在建立“用得好、辐射广、可持续”的骨干引领全员培训机制,整体提升区域教师队伍水平(附件9)。
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重在为参训机会较少的乡村教师提供高水平培训。要聚焦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以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技能为基础,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引领教师幸福工作和生活。
乡村校园长培训,重在培训 “关键少数”。要坚持雪中送炭、实践导向,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校园长工作坊研修等培训模式,着重提升校园长办学治校能力。
三、加强培训资源整合与建设,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加大培训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机构、省级教师培训基地校(园)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合作研究、联合实施项目、建设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库等,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实现问题共研、资源共建、师资共聘、成果共享、质量共进。
加强针对性培训资源建设。重点解决培训资源与乡村教育教学实际脱节的问题,大力建设乡村教师急需、富有乡村气息的师德修养、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培训资源。各项目来自于乡村学校(幼儿园)的培训内容和师资不得少于20%。加强培训生成性成果和学员研修成果的征集、遴选与加工,着力建设本土化优质资源库,支持乡村学校幼儿园开展校本研修和乡村教师校园长开展自我研修。
促进项目资源融合。推进网络研修等项目实施与“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融合,送教下乡培训等项目实施与区域教育教学赛课、一师一优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等工作融合,网络研修线下集中培训与区域教研活动、学校集体备课活动等融合,实现培训减负增效。鼓励项目县积极探索送教下乡培训与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等项目资源融合的路径与方法。
四、推进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营造运行高效、风清气正的培训氛围
强化学员参培管理。落实《“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参训学员遴选与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湘教国培办〔2016〕13号),加强学员遴选与送培管理,确保不浪费一个培训指标。严肃学员参培管理,承办院校(机构)须公示学员考勤表和学员考核办法,在国培省培项目实施工作群通报学员出勤情况。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和本省“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各培训项目学员参培情况均纳入培训诚信档案,无特殊情况未参训、被劝退、未结业的学员,三年内不得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项目培训,不得报销当次培训往返交通费或差旅费,并与年度师德考核、绩效工资发放、评优评先等挂钩。省里对市州、项目县参训学员条件达标率、实际参训率和结业率进行排名和通报,市州须对辖区内各县市区培训情况进行排名和通报。
推进培训信息化管理。省里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对项目申报、项目评审、学员选派、培训课程、培训团队、绩效评估、结业审核、证书打印等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利用湖南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
强化经费使用监管。2017年一般项目经费标准、联合立项项目经费拨付办法与2016年经费标准、拨付办法相同(见《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6年度“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6〕256号))。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6〕29号)要求,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统筹使用“国培计划”经费,规范经费拨付流程,严格经费开支范围,加强经费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要完善专兼职培训者(含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参与培训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培训者的培训工作计入工作量和核算学时(学分),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完成培训任务而获得的授课费、辅导费、指导教师费不受绩效工资限制。
强化安全责任。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学员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确保“国培”项目平稳顺利、安全实施。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采取督导组随机抽查、学员网络匿名评估、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对承办院校(机构)和市州、项目县实施工作进行评估,并向全省公布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纳入省教育厅对市州教育(体)局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下一年度院校(机构)、项目县培训任务分配和末位淘汰的重要依据。省国培办组建培训质量督导组,随机抽取承办院校(机构)和项目县进行实施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抽查。对首批项目县开展周期终结性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继续支持的重要依据。
五、相关要求
1.各市州、项目县教育(体)局须根据省里下达的培训计划(见附件10至14)落实和分配本地培训计划,确保一般性培训项目参训对象90%以上为乡村教师、校园长。指导和督促参训学员通过湖南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网址http://manage.hnteacher.net/Account/Login,下同)报名参训,各类集中培训项目学员于7月20日前完成报名(个别项目在7月10日前),网络研修项目学员于7月30日前完成报名。
2.各项目县、承办院校(机构)须于7月10日前通过湖南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上传各子项目培训时间、开班通知和课程计划等,开班时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通过国培省培项目申报考评系统(网址:http://gpse.hnteacher.net,下同)提交子项目开班信息汇总表(见附件15)。于7月15日前提交教育部模版项目申报书(省国培办提供模版)。
3.各项目县、承办院校(机构)须于2017年12月25日前完成项目实施任务。各子项目应于项目实施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总结工作,通过国培省培项目申报考评系统提交绩效评估材料(见附件16)。
省国培办联系人:尹川、黄佑生,电话:0731—88607890,地址:长沙市雨花区同升路16号,邮编:410116,邮箱:hngpjh@163.com。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联系人:黄缔,电话:0731—84714916。
湖南省教育厅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