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中心
教学教改
师资队伍
科研管理
招生就业
党建园地
管理服务
学生工作
创新创业
下载中心
旅文看外媒
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欢迎您!
现在是:
旅文看外媒
旅文看外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文看外媒
/ 正文
今日永州/ 让周敦颐理学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成果回顾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来源:
2024-11-14
浏览:
次
讲好濂溪故事,坚定文化自信。11月6日至7日,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在道县召开。湖南、江西、广东、重庆、河南、江苏6省市14地市12县市区政协领导、30余名研究周敦颐理学文化的国内著名教授和国际专家学者共赴理学盛宴,共追理学之光,让周敦颐理学文化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彩,会议取得“七个一”成果尤为引人瞩目。
一个平台: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
周敦颐是湖湘本土诞生的第一位文化巨人,中华文明历史上的25位思想大家之一。2023年,永州市政协将“全力扩大周敦颐世界影响力”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课题组历时半年,辗转衡阳、邵阳、郴州、开封、洛阳、九江、合川等多地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及建议案。今年,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永州市政协、湖南科技学院联合召开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邀请周敦颐祖籍、出生、归葬、为官、游历过的地方政协及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人民政协报社编委、文化副刊部主任、高级编辑王晓宁认为,此次协商协作会议,各地政协人汇聚在一起,共同探索理学文化渊源,共塑理学圣地共用品牌。这种以政协协商之力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举措,给政协工作者以很大的启发。
11月6日,与会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在会上发出了“永州倡议”,表示将共同在深度做好“两个结合”中彰显周敦颐理学文化价值,将周敦颐理学文化纳入协商议政大事,有效提升周敦颐理学文化国际影响力,加速周敦颐理学文化活化利用。会议协商同意,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今后由各地轮流举办。永州市政协主席谢景林在会上发言表示,今天是一次发起会,今后将坚持多方参与、多层协商、多地轮办的方式,一届接一届地把会议轮流举办下去,推动周敦颐理学文化在“两个结合”中焕发出新生机、呈现出新气象、开创出新局面。
一个联盟:周敦颐理学文化城市联盟
在11月5日的预备会议上,20个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及湖南科技学院共同签署了《周敦颐理学文化城市联盟章程》,正式发起成立周敦颐理学文化城市联盟。
据《章程》,联盟为周敦颐遗址遗迹地城市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区域性、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周敦颐遗址遗迹地县级及以上城市,热爱研究和弘扬周敦颐理学文化的相关城市,高校、科学院所、社团组织、企业等均可申请加入联盟。联盟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周敦颐理学文化的研究、挖掘和推广,通过建立长效的联盟机制,共同开发利用好周敦颐理学文化及文旅产业,拓展品牌建设,扩大周敦颐理学文化世界影响力,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联盟的职能包括:开展联盟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联盟城市间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推广的协作机制;策划与组织联盟整体的国内外宣传推广活动;举办全国性、区域性的周敦颐理学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与海内外有关社会团体和人士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个组织: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
永州市政协副主席蒋井泉在会上透露,在省社科联、省民政厅、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等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各方共同筹办成立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现已通过核名并召开了发起人会议,计划于今年年底在湖南科技学院挂牌。研究会将集结相关部门、社会组织、高校院所哲学理学精英骨干,开展周敦颐理学思想的深度挖掘、为濂溪资源开发提供咨询、就濂溪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培训、定期举办主题研讨会、社科普及活动等,为周敦颐理学思想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一个刊物:《周敦颐理学文化与社会发展》
会议资料袋里,一本颇有分量的《周敦颐理学文化与社会发展》专刊(第一期),汇集了周子理学研究最新成果。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陈来出任顾问,并为专刊作序,认为湖南科技学院有专门从事周敦颐研究的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濂溪学研究基地,期待该基地能有更多的濂溪学佳作面世,做出更好的成绩,为周敦颐的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
刊物的创办,为周子理学研究增加了一个专业的交流互鉴阵地。专刊第一期收录了《周敦颐对后学的影响》《全力扩大周敦颐世界影响力调研报告》《濂溪文化传承与发展调研报告》和18市区县政协交流发言材料,以及《周敦颐年谱考证》《探寻濂溪源的思考》等一批学术论文,共15万字。这些文章立足各地自身优势,围绕传承发展理学文化,弘扬理学文化价值,助力周敦颐遗迹遗址的保护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周敦颐理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对于互学互鉴具有很高价值。
一批成果:周敦颐理学文化学术研讨
会前,组织者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周敦颐理学文化”学术征文活动,共收到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马来亚大学等研究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111篇,总字数超过110万字。11月7日上午,湖南科技学院在道县举办周敦颐理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湖南省社科院、中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师大、湘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知名专家到会作学术报告。
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巡视员、省社科联原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佳明强调,周敦颐把天人合一的“诚”作为本体研究,放在中华文明的最高处,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长久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全球化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诚”尤为重要。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导刘立夫教授指出,周敦颐是千年道统第一人,打破了湖南文化长期沉寂不振的局面,湖南人的文化自信从周敦颐开始。以周敦颐“濂溪一脉”为源头,湖湘文化不仅是湖南本土的地域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道统。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斌研究员认为,周敦颐在躬身实践中关注民生、体察民生,在山水之间思索人生、探讨生命哲理,在亲民的践履中探索性理,其思想深远而贴合民生,既通达又接地气,故而脍炙人口、影响深远、惠泽后世。周敦颐理学开宗、儒家道统的地位,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可撼动的标杆。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主任董卫国副教授研究认为,周敦颐被称为“理学宗主”,正是因为其对道德形而上学的重建具有奠基性的文化功绩。宋明理学对儒家人文教化之道的复兴,让中国文化的发展重回人文理性的传统上来,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理性。宋儒对儒学教化之道的重建之功,对于当代中华文化复兴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之一,湖南科技学院承担了湖南省“十四五”时期社科重大学术和文化研究专项项目“周敦颐专题研究”(21ZDAZ02),课题成果《周敦颐专题研究丛书》涵盖了濂溪学的多个方面,即将逐步出书。
一次征文:沿着周敦颐理学思想与足迹游世界
会议一方面以学术研讨向深度拓展,另一方面以文学征文向广度拓展。组织者于今年8月面向全国发布了“沿着周敦颐理学思想与足迹游世界”散文征文启事,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649件来稿作品。经三轮评选,评出《一个人可以走多远》《湘水余波》等38篇获奖文章,汇集编印《沿着周敦颐思想与足迹游世界》一书,用文学的力量推动进一步扩大周子理学的影响力。
周敦颐开创的濂溪学派和理学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这些征文佳作大都围绕一个“人”字做文章,思接古今,充分彰显了周敦颐独特的思想魅力与人格精神,让周敦颐和他的理学思想穿越千年,与现代人对话。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征文也是一次“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有益尝试。
一批线路:以周敦颐理学文化为主题
据永州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梳理,周敦颐遗迹遗址地共涉及河南、江西、江苏、重庆、广东、湖南等9省22地市18县区。这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是周子理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打造研学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资源。11月6日上午,会议推介发布了一批“理学文化研学之旅”线路:
——湖南永州市:道县濂溪故里、零陵周家大院等4A级景区,零陵区朝阳岩、东安县九龙岩周子题名石刻。
——湖南衡阳市:有蒸水风光带“濂溪第二故里”牌坊、周敦颐廉政文化园,4A级景区石鼓书院立有包括周子在内的石鼓七贤雕像,还建有纪念周子少年读书“夜放白莲”的西湖公园。
——湖南郴州市:在苏仙岭风景区下建有濂溪公园,包括爱莲湖、濂溪书院、爱莲石坊、周子雕像等;在汝城县保存着纪念周子的范家村绣衣坊、金山村叙伦堂等古迹,打造了爱莲广场,明确了“崇理尚德、玉汝于成”的城市精神。
——湖南邵阳市:爱莲池曾是古宝庆十二景之“莲池古香”景观地,新建的市文化艺术广场以象征周子理学文化的巨大莲花雕塑作为核心地标。
——江西南昌市:建有纪念周子的周敦颐祠堂和爱莲亭。
——江西九江市:濂溪区以周子的雅号设区,建有濂溪书堂、爱莲池,还有宋代理学传播中心——白鹿洞书院等著名景点;修水县建有纪念周子的濂山书院。
——江西萍乡市:芦溪县建有纪念周子的濂溪书院。
——江西赣州市:于都县有周子《游罗田岩》诗石刻,周子教授二程、开启理学的大余县建有道源书院。
——广东省:周子的足迹遍布15个州府,肇庆市的七星岩留有周子的题名石刻,清远市连州有周子“廉泉之源”题刻,他铁腕治贪、“洗冤泽物”的故事广为流传。
——重庆市:合川区有纪念周子撰写《养心亭说》的千年古亭养心亭,有纪念周子的濂溪祠堂……
还有河南开封、江苏镇江等地也能找到周子遗迹。这些遗迹遗址,与衡阳衡山、邵阳崀山、郴州东江湖、南昌滕王阁等著名景区相互映衬,都是很好的研学旅游目的地。此次集中推介,期待能实现景点互联、游客互推,吸引更多游客通过自驾游、团队游等方式,进行理学文化的深度沉浸体验。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主任雷鸣强建议,要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应用,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充分开发利用各地的周敦颐理学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推进周敦颐理学文化的应用转化,促进周敦颐理学文化与旅游和乡村振兴的融合,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回望千年,周子理学的光芒一直在闪耀,让我们后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展望未来,周敦颐理学文化传承与发展必将走上更广阔、更精彩的舞台。
上一篇:
红网时刻/湖南科技学院:中外学生共圆“航展”梦
下一篇:
红网时刻/湖南科技学院在湖南省大中学生体育舞蹈比赛中获佳绩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电话:0746-6383629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