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印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20日 00:00    作者:     来源:     点击:

湘科院党政办字〔2016〕23号

关于印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的通 知

各直属党组织、校属各单位: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湖南科技学院党政办公室

2016年4月15日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教党〔2016〕4号)和《湖南省教育厅转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教通〔2016〕6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座谈会、论坛讲座、主题班会、党团组织生活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握当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要求,增强对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级党校、团校、学生工作等专题研讨培训的必修内容。及时反映各单位贯彻落实的举措成效,大力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师生典型,宣传他们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报效国家的朴实情怀和感人事迹,引导师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结合优秀毕业生、舜德学子、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五好文明家庭等先进人物评选,选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集体和个人,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3.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学生发展素养,把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备课教学、考试评价、教学实践等各环节、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全方位、多渠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建立爱国主义实践基地等育人长效机制。

4.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加强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庄重升旗仪式,让每个学生学会唱国歌,在学校适当场所悬挂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张贴、设立著名的爱国主义历史人物、杰出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画像或雕塑。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五四文艺汇演活动,运用校报、广播、图片、视频、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媒体和载体,充分利用校史陈列馆、永州博物馆等资源和举办运动会、体育比赛、科技创新节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二、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宣传

5.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研究与宣传阐释。成立“习近平宣传思想研究中心”,建立教师理论评论员队伍,深入研究和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沙龙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社会实践问题结合起来,解疑释惑,帮助师生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党校及相关研究课题和研究机构,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和爱国主义最新实践,重点从理论上讲清楚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致性,讲清楚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层次、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讲清楚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内在联系,讲清楚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讲清楚否定党史、国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诋毁英雄人物的危害性。充分发挥我校理论研究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党建理论研究、各类研究基地等课题和项目中设立“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专项。

6.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完善学科评价体系。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管理、精选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实践、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和教师教学评价方法、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用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切实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创新,逐步构建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创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通过开展征文大赛、主题演讲、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网络文化和书信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7.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开展好主题教育宣传活动。

8.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坚持党的领导,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共同政治思想基础,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导,注重培养锻炼和推荐使用党外优秀代表人士,最大限度地把党外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激励他们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深入贯彻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培养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爱国精神和报国情怀。

四、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9.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文化建设。

10.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进一步加强有关学科教材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到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各个环节,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建设2-3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

11.加强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建设。打造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注重永州地域历史文化名人名事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将永州地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弘扬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开展主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的学术研究活动、特色化的文化艺术展演、个性化的学生社团活动等,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永州历史文化品牌。依托柳宗元研究所、濂溪学研究所、永州方言与女书研究所、永州民间文化与瑶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一步挖掘永州历史文化名人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建设好地方历史文化名人陈列室。

湖南科技学院党政办公室 2016年4月15日印发

友情链接 / Link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与维护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04    技术支持: 湖南科技学院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