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赛采用书面评审方式进行。每位任课教师按每个自然班中选出1个小组参赛(非艺术类班级,可根据学生学习成果的质量,选2-3名)的比例,选出参赛的学习成果报告,参与评审。
2.在参赛的学生学习成果报告中不能出现任课老师的名字,否则,不予参评。
3.初赛评委由“概论”课的8位任课老师组成,评委老师对所选出的参赛成果报告依照“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评分细则”(见附1)进行逐一评审打分。
4.对评委老师所给出的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取其他6位评委给出的分数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最高得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者,由全体评委进行复议,如果复议后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者,抽签决定谁为最高分。
5.初赛评审时间为5月10日。
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
2015年5月9日
附1: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评分细则
一、评定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占总分的70%)
1.科学性。观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准确、可靠;结论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本主题知识系统掌握的程度及对其中某一问题有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创新性。是否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是否站在了学科前沿、在某一方面有创新。
3.实用性。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是否能够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逻辑性。论证是否充分;层次是否分明;逻辑是否严密;结构是否完整、合理。
5.技术性。是否具有收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二)研究性学习过程:(占总分的30%)
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是否详尽,是否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详细记录查阅资料、集体讨论研究、形成成果的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等信息。
二、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成绩评定档次标准(总分为100分,按7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优秀(90分以上):
1.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述深刻,论证严谨,有一定的独创性;
2.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表达准确,格式规范。
3.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良好(80-89分):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理论性;论证严谨,逻辑性强。
2.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3.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中等(70-79分):
1.观点明确;内容完善;有一定的理论性;逻辑性强。
2.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3.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
及格(60-69分):
1.观点明确;内容较为充实;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论证较为严谨,逻辑性较强。
2.结构完整,层次较为清晰。
2初赛评选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