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 >> 正文

湖南省“十二五” 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建设学科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2日 00:00    作者:     来源:     点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我校成立较早的一个学科,已经有30多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本学科经过建设,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已成为我校基础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学科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四个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方向二)、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方向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方向四)。本学科有2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13人,硕导7名。该学科群体的素质结构和年龄结构体现了学科队伍的老、中、青及传、帮、带的梯队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是一支充满活力,能教学、会创新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群体。

学科带头人唐艳明教授兼方向一带头人,曾任湖南科技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现任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任湖南科技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期间,构建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并主持了省高校工委立项的重点建设课题《以“文化讲坛”为引领,推进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研究与实践》。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期间,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三结合建设模式,即: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相结合。近年来,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多项殊荣,其经验在我省高校得到普遍推广,《湖南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等媒体以《潇水润物细无声》等文章对我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唐艳明同志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中国高教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求索》等报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共10项,专著及主编教材有3部。其科研成果于2010年荣获湖南省委、省政府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次获湖南省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方向二带头人潘剑锋教授,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个人。兼任湖南省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理事会会员,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会员,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主要研究成员,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基地负责人,中国南方农村研究所秘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省社科基金等课题5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发表在《求索》论文《论先秦时期我国养老敬老体系的初步成型》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论文《中西养老伦理比较》分别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和《光明日报》摘编。专著《传统孝道与中国农村养老的价值研究》获永州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推进地方传统文化进校园,谱写人文精神新篇章》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优秀奖,《铸造柳子“西山”文化品牌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荣获湖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方向三带头人柏春林教授,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省政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永州市首批理论学习服务专家。已出版专著3部,合著4部,主编教材多部,执笔《中国共产党永州历史(1921-1949)》(已出版);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教育工委等厅级课题2项、学校课题6项,参与包括国家重大项目的课题研究数十项。

方向四带头人唐森树教授,现为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湖南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子课题1项, 参与主持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主持省级课题6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2项;在《史学月刊》、《学术论坛》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先后有四篇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编高等学校教材2部,出版《邹韬奋思想研究》专著一部;获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和湖南省教科院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2008年获学生“最满意教师”荣誉称号,2010年获校级“优秀教学奖”,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目前,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我们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研究基础的雄厚性。首先,突出地方传统文化研究并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永州文化资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舜文化、女书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等等。学校从2000年开始成立了5个地方文化研究机构,获得与地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省级以上各类课题20多项。4个研究方向均突出了永州地域特色,并有相关的学术研究机构相支撑。其次,永州地方文化融入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建设资源;再次,学术队伍年龄结构合理,高职称比例大。二是研究方向的创新性。本学科既注重传统研究方向领域的延伸,如拓展传统道德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本性,更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向,把党建文化和廉政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培养做什么样的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防范某些大学生毕业后受不良风气影响而堕落。三是研究领域的拓展性。本学科延伸和拓展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领域,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高校大学生传播研究等。四是研究影响的反响性大。研究成果发表在《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上,而且多被转载引用,有关成果多次获省部奖励。

2016年3月,根据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关于公布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验收结论的通知》(湘教通[2016]97号),本学科已顺利通过验收,验收结论为“合格”。

友情链接 / Link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与维护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04    技术支持: 湖南科技学院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