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工作动态

首页 >> 团学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热议2025全国两会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0日 18:50    作者:     来源:     点击:


(通讯员 吴志伟)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密切关注两会动态,深度聚焦相关报道与解读,精准领悟两会精神,在学院内掀起了热烈讨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雅琴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一举措意义重大,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之举,更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秉持系统性思维。一方面,要着重抓好纵向衔接,确保各学段教学目标与内容紧密贯通,形成有序递进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横向协同,促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配合、同频共振。正如报告中所强调的“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我们应以学生成长规律为根本出发点,分层递进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学段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有效内化。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拓宽育人渠道。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将以“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与中小学的协同教研机制。通过推动教师队伍共建、教学资源共享,切实发挥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玉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吹响了“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冲锋号,布局了“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新任务,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要以创新精神深入领会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要学深悟透“深入理解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和实质,深入认识时代发展和数字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讲细讲实全面贯彻党中央对高校教育教学的重大部署,精准阐释党中央的重大方略。坚持把讲政治摆在思政课教学的第一位,积极探索锻造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新模式,通过建强思政队伍、建好思政课堂、搭好思政平台等措施,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理念、新举措融入思政课教学,深入推进思政课思维教学改革创新和数字化赋能,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陈小燕

学习今年全国两会精神,我深切感悟到,此次盛会绝非寻常,它不但是国家政治生活里的关键大事,更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强化理论武装、锚定实践方向的重要契机。身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定会把两会热点议题巧妙融入实践教学,充分运用好两会这本生动鲜活的“实践教材”。在人民叙事中深深扎根理论,于时代命题里充分彰显真理的磅礴力量,通过话语转换精心搭建阐释体系。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丝丝入扣地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引导青年学子在理论与实践的同频共振中,坚定不移地筑牢“四个自信”,激励他们勇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笃行先锋 。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周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这为思政教育赋予新使命。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特别是在深入贯彻 2024 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的关键时期,更应心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开设情况,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环节。秉持敬业精神与教育情怀,用心、用情讲好思政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曹惠如

聚焦2025年全国两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成两会热议话题,代表们表示,要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学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不断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积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足永州这片红色热土,努力探索紧贴时代脉搏、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育人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员唐汇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视。这给我们启发,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聚焦科技前沿,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作为学生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会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夯实专业素养,投身社会实践,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助力新质生产力释放更强动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员韩欣良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福祉的殷切关怀,到代表们聚焦科技、医疗、生态等领域的实践探索,不仅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以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战略布局破浪前行。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倍感振奋,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更加感受到肩负的使命任务。我将以专业素养为基石,以创新精神为动力,扎根社会实践,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2401班邱佳朋

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不仅让我对国家发展蓝图有了更深理解,更引发了一场关于个人价值与时代使命的思考。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人民需求和利益提出了系列政策举措,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我深切体会到党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更加坚定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我将在大学期间刻苦钻研,提升综合素质,为服务社会筑牢基础,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2402班谢何美

作为大学生,我很关注就业问题,我注意到全国人大代表蒙媛建议禁止就业年龄歧视,这很有必要。另外,学科教育上,创新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创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当下,提高个人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问题也要引起重视,人大代表雷军关于治理“AI 换脸拟声”的议案,直面风险,推动创新与治理共进。两会是政策“风向标”与凝心聚气的“强心剂”,青年一代应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时代发展中积极作为,书写奋斗篇章。

 

一审:吴志伟,二审:高丹,三审:陈玉皎

友情链接 / Link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与维护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04    技术支持: 湖南科技学院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