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工作动态

首页 >> 团学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青春“三下乡|播撒红色种子,让思政课“活”起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14:36    作者:     来源:     点击:

(通讯员:奚玮甜 曹惠如)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2025年7月8日至12日,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追梦”红色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简心小院开展沉浸式红色文化课堂,以多元形式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影片回溯:触摸烽火岁月

课堂伊始,实践团成员播放红色影片片段,光影交错间,把孩子们带回烽火岁月。随着画面推进,先辈们为信仰舍生忘死的场景深深牵动着孩子们的目光,无声传递着热血与信仰的力量。

故事接力:聆听信仰传承

三位志愿者围绕李达、陶铸、陈树湘、刘胡兰等革命先辈,用生动话语串联起峥嵘岁月。讲到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英勇就义,孩子们眼中满是震撼;谈及陶铸以“松树风格”诠释共产党人的坚守,大家又陷入沉思。一个个故事,让革命精神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可触摸、能共情的信仰传承。

142F0

绘笔传情:对话革命先辈

“画出心中英雄”环节,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他们手握画笔,将对英雄的崇敬化作笔尖色彩:有的勾勒雷锋站岗的挺拔身姿,有的绘出刘胡兰的坚毅面容,稚嫩笔触里,藏着对英雄精神最本真的理解。一幅幅画作,是他们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对话。

134AD

13A42

书信寄意:许下传承诺言

“我给英雄写封信”活动,成为情感抒发的窗口。孩子们伏案执笔,把敬意与感悟诉诸文字。“纯善少年”(农村困境儿童群体)小敏写道,“刘胡兰姐姐,您的勇敢让我懂得不怕困难”,彤彤认真写下,“陶铸爷爷,您的松树精神我会记在心里”……一笔一划,写下的不仅是对英雄的追思,更是新时代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庄重承诺。

C751

此次活动,“百年追梦”红色社会实践服务团打破传统宣讲模式,以“观影+讲述+创作+书信”的多维形式,让红色教育可观、可感、可参与。实践团成员王玲表示,希望能够持续以青春力量搭建红色桥梁,让英雄精神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底色,让红色火种在代代接力中,照亮更多逐梦征程的孩童,续写新时代的红色华章。

一审:吴志伟 二审:曹惠如 三审:高丹


友情链接 / Link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与维护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04    技术支持: 湖南科技学院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