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就业创业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创业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湘’聚,竞创未来” 大学生“金种子杯”创业大赛院级选拔赛方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4日 15:00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活动背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时代浪潮中,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湖南省正紧扣“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速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育青年创新精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使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同时响应2025年湖南省“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引导本院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社会实践部特此举办“青春‘湘’聚,竞创未来”大学生“金种子杯”创业大赛院级选拔赛。

二、活动主题:“青春‘湘’聚,竞创未来

三、活动目的

1.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引导学生围绕湖南“4×4”产业方向(传统、优势、新兴、未来产业),挖掘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社会价值的创业项目,培养敢闯会创的青年人才;

2.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地方产业需求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引导学生关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社会议题,鼓励以创新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青年学子的社会担当;

4.选拔优秀项目推荐至校级、省级赛事,进一步推动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

四、比赛时间:2025年4月14日19:10(暂定)

五、比赛地点:鹤鸣楼501

六、参赛对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学生

七、赛道项目类别

本次大赛全面对接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设置传统产业赛道、优势产业赛道、新兴产业赛道、未来产业赛道等4个赛道。

序号

赛道

类别

1

传统产业赛道

主要以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为主导的产业领域

2

优势产业赛道

主要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领域

3

新兴产业赛道

主要以数字产业、新能源、生态环保、大健康、空天海洋、文化+科技等为主导的产业领域

4

未来产业赛道

主要以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领域

八、具体安排

(一)活动报名

1.活动要求:全日制在校生均可参加,允许跨学院、跨校组队参赛,师生共同组队参赛(团队成员中的教师不得同时担任指导教师),每个团队成员为3—15人,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5人。参赛团队选择一个赛道报名参赛,不得多报。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项目不限行业领域,但应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符合报名赛道的相关要求;参赛团队提交的材料须真实、合法,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不得含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如出现违反以上内容或违背大赛规定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法律责任。

2.活动报名:有意向参赛的同学自由组队报名,各项目负责人将项目汇总表(附件1)提交至各班班长,各班班长汇总好后于3月29日将项目汇总表提交至魏廷豪同学处。各参赛团队应按照各赛道的相关要求,于比赛前一天(4月13日)提交项目计划书、路演PPT(电子版材料)。

(二)活动流程

1.比赛环节

按照传统产业赛道、优势产业赛道、新兴产业赛道、未来产业赛道依次进行项目路演(3分钟),各选手展示完毕后进行提问答辩(3分钟)。

2.比赛流程

①由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评委及比赛规则;

②参赛团队依次上台展示,评委老师结合团队表现,依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评分表见附件2)。

③评委老师进行点评;

④工作人员统计评分结果;

⑤宣布比赛成绩,排名前5的项目将推荐参加校赛;

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离场。

(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社会实践部

2025324


附件2

传统产业赛道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市场价值与商业模式

1.项目因地制宜、突破创新,在市场竞争格局中认知明确,注重差异化发展,掌握所在产业(行业)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产业趋势、产业政策等情况。

2.项目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掌握目标市场的特征、需求等情况,具有完整、创新、可行的商业模式。

3.项目盈利模式清晰,项目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合理。

25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1.技术升级引领传统产业提升,技术产品化具备可落地性,产品和技术具备持续迭代和升级的潜力,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及应用,通过技术融合或跨界应用为传统生产创造新的价值。

2.项目可解决传统行业痛点或填补行业空白,产品能够解决现有市场痛点或创造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功能或服务,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3.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具有突破性创新;技术具有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专利、软著等);能够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或具备成为行业标准的潜力。

25

组织架构与团队能力

1.项目核心创始人及团队的素质、能力、背景和经历。

2.项目团队成员拥有明确的使命愿景和共同价值观,团队核心成员配备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互补性。

3.公司具有清晰的组织结构、有合理的岗位设置、分工明确、专业能力结构匹配;有合理的股权结构、激励制度等。

4.团队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和紧密性,团队对项目的各项投入情况;支撑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20

财务分析与融资规划

1.公司具备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2.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项目的财务预测合理性,具备清晰的盈利路径。

3.项目融资情况、获取资金渠道情况、企业经营的现金流情况、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情况。

20

社会价值与可持续性

1.项目体现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关注共同创新发展。

2.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情况,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长期的经济效益。

3.项目能够有效推动或带动地方产业发展、资源高效利用、民族文化传承等,具备标杆性和示范性。

4.项目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社会文明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等方面有积极推动作用,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10


优势产业赛道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市场价值与商业模式

1.评审项目是否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是否掌握目标市场的特征、需求等情况,是否具有完整、创新、可行的商业模式。

2.评审项目对市场竞争格局的认知是否明确,是否了解所在产业(行业)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产业趋势、产业政策等情况。

3.评审项目盈利模式是否清晰,项目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是否合理。

30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1.评审项目是否具备核心技术及创新性技术,产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

2.评审项目是否可解决行业痛点或填补行业空白,解决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要。

3.评审项目当前的技术研发阶段及实施条件是否相对成熟。

25

组织架构与团队能力

1.评审项目团队是否具有支撑项目成长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以及成熟的外部资源网络,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紧密性情况,是否有明确的使命愿景。

2.评审项目团队的组织架构、股权分配、人员配置等是否合理,专业背景是否互补。

3.评审项目团队是否具备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行业专家、导师等外部资源,是否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等。

20

财务分析与融资规划

1.评审项目财务成本结构、资金使用效率及盈利能力预测是否科学可行。

2.评审项目融资需求额度是否合理,资金用途是否明确。

3.评审项目融资情况、获取资金渠道情况、企业经营的现金流情况是否合理。

15

社会价值与可持续性

1.评审项目预计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

2.评审项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是否明显。

3.评审项目是否有可持续性。

10



新兴产业赛道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市场价值与商业模式

1.项目依托前沿科技和创新模式,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高带动性,能够推动新兴产业落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项目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依托创新技术解决了市场

中的真实痛点或需求,目标市场的规模足够大,目标用户群

体明确,用户需求强烈。

3.项目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具备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能够

形成市场壁垒,已经进行了市场测试和验证。

4.项目通过技术、资源或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新的价值,商业模式具有可快速复制和拓展的能力;依托前沿技术具备产品持续迭代和升级的潜力;能够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完整的商业生态。

30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1.技术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技术产品化具备可落地性,产品和技术具备持续迭代和升级的潜力,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及应用,通过技术融合或跨界应用创造了新的价值。

2.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具有突破性创新;技术具有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专利、软著等);能够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或具备成为行业标准的潜力。

3.项目可解决新兴产业中痛点或填补行业空白,产品能够解决现有市场痛点或创造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功能或服务,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25

组织架构与团队能力

1.项目核心创始人及团队的素质、能力、背景和经历。

2.项目团队成员拥有明确的使命愿景和共同价值观,团队核心成员配备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互补性。

3.公司具有清晰的组织结构、有合理的岗位设置、分工明确、专业能力结构匹配;有合理的股权结构、激励制度等。

4.团队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和紧密性,团队对项目的各项投入情况;支撑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20

财务分析与融资规划

1.公司具备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2.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项目的财务预测合理性,具备清晰的盈利路径。

3.项目融资情况、获取资金渠道情况、企业经营的现金流情况、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情况。

15

社会价值与可持续性

1.项目体现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关注共同创新发展。

2.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情况,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长期的经济效益。

3.项目能够有效推动或带动地方产业发展、资源高效利用、民族文化传承等,具备标杆性和示范性。

4.项目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社会文明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等方面有积极推动作用,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10


未来产业赛道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分值

市场价值与商业模式

1.项目依托前沿科技和创新模式,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和高带动性,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项目符合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依托创新技术解决了市场中的真实痛点或需求,目标市场的规模足够大,目标用户群体明确,用户需求强烈。

3.项目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具备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能够形成市场壁垒,已经进行了市场测试和验证。

4.项目打破了传统行业的规则,通过技术、资源或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新的价值,商业模式具有可快速复制和拓展的能力;依托前沿技术具备产品持续迭代和升级的潜力;能够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完整的商业生态。

30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1.技术先进性,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处于行业前沿,具有突破性创新;技术具有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专利、软著等);能够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或具备成为行业标准的潜力。

2.产品创新性,产品能够解决现有市场痛点或创造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功能或服务,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3.技术产业化可行性,技术产品化具备可落地性,产品和技术具备持续迭代和升级的潜力,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及应用,通过技术融合或跨界应用创造了新的价值。

25

组织架构与团队能力

1.项目核心创始人及团队的素质、能力、背景和经历。

2.项目团队成员拥有明确的使命愿景和共同价值观,团队核心成员配备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互补性。

3.公司具有清晰的组织结构、有合理的岗位设置、分工明确、专业能力结构匹配;有合理的股权结构、激励制度等。

4.团队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和紧密性,团队对项目的各项投入情况;支撑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

的情况。

20

财务分析与融资规划

1.公司具备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2.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项目的财务预测合理性,具备清晰的盈利路径。

3.项目融资情况、获取资金渠道情况、企业经营的现金流情况、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情况。

15

社会价值与可持续性

1.项目体现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关注共同创新发展。

2.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情况,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长期的经济效益。

3.项目能够有效推动或带动地方产业发展、资源高效利用、民族文化传承等,具备标杆性和示范性。

4.项目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社会文明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福祉等方面有积极推动作用,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10



友情链接 / Link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与维护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04    技术支持: 湖南科技学院开发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