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志萍、赵丹)近日,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周志萍和李阳老师带领“春华秋实”舞蹈艺术工作坊成员多次深入祁阳浯溪碑林,将舞蹈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精心打造科普短视频《石刻新生》,以独特的舞蹈形式呈现数字修复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作品聚焦祁阳浯溪摩崖石刻,旨在通过舞蹈艺术展现现代数字修复技术如何让文化遗产“重生”。工作坊的成员通过仔细观察石刻的纹理、字体和历史痕迹,与当地的文化专家和数字修复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了解石刻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数字修复技术的原理,为视频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舞蹈编导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数字修复技术的各个环节转化为舞蹈语言。在激光扫描环节,舞者们手持特制道具,以轻盈而精准的步伐在模拟的碑林场景中快速移动,每一次抬手、每一次转身都仿佛是激光在石刻表面跳跃,舞蹈动作中融入了现代舞的元素,强调身体的控制力和节奏感,营造出科技感十足的氛围。舞者们通过身体的伸展、收缩和旋转,展现出激光扫描的高效和精准,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在石刻上流淌。而三维建模技术则是以舞蹈动作隐喻数据的流动和融合,通过快速的移动和交织,用舒展的肢体和优美的姿态展现出模型的立体感和完整性。

《石刻新生》的完成,不仅是“春华秋实”舞蹈艺术工作坊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它以视频为载体,通过舞蹈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数字修复技术的魅力,从而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视觉画面,以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