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登记号
此栏不填
项目序号
此栏不填
注意:1.请下载2020年12月修订的《申请书》填写。
2.勿改变《申请书》现有字体。打印时如出现字体参差,请添加华文中宋字体。
3.封面横线填写文字居中排列。课题较长如需换行,请注意合理拆分词组。
4.《申请书》中共8张表,排版分页请确保表格完整;表内原提示文字请勿删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申 请 书
学 科 分 类
填一级学科名称 (交叉的选主要涉及学科)
项 目 类 别
五选一: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
一般自选项目、青年自选项目
课 题 名 称
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不加副标题、不用冒号,40字以内(“XXXX研究”)
申 请 人 姓 名
本人真实姓名,中间不空格
申请人所在单位
单位全称(与公章一致)
不要填写院系、部门,中间不空格)
填 表 日 期
2021年*月*日(与承诺签名页一致)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制
2020年12月
课题负责人承诺:
我承诺对本申请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申请书为有法律约束力的立项协议,遵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有使用本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的权利。若填报失实、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课题负责人(签章)(本人手写签名)
年 月 日
(与封面日期一致)
填 写 说 明
一、《申请书》请用计算机填写,所用代码请查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所有表格均可加行加页,排版清晰。
二、封面上方两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请用中文填写,其中“学科分类”填写一级学科名称,“课题名称”一般不加副标题。
三、《数据表》的填写和录入请参阅《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相关问题可咨询当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部门。
四、《课题论证》活页与《申请书》中“表二.课题设计论证”内容略有不同,请参阅表内具体说明。
五、《申请书》报送一式5份,统一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课题论证》活页夹在申请书内。各省(区、市)报送当地社科规划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送兵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单位报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在京部属高等院校报送教育部社科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报送本院科研局,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报送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填 写 《数 据 表》 注 意 事 项
一、本表数据将全部录入计算机,申请人必须逐项如实填写。填表所用代码以当年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为准。
二、《数据表》中粗框内一律填写代码,细框内填写中文或数字。若粗框后有细框,则表示该栏需要同时填写代码和名称,即须在粗框内填代码,在其后的细框内填相应的中文名称。
三、有选择项的直接将所选代码填入前方粗框内。
四、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内容,一般不加副标题,不超过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
关 键 词——按研究内容设立。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项目类别——按所选项填1个字符。例如,选“重点项目”填“A”,选“一般项目”填“B”,选“青年项目”填“C”等。
学科分类——粗框内填3个字符,即二级学科代码;细框内填二级学科名称。例如,申报哲学学科伦理学专业,则在粗框内填“ZXH”,细框内填“哲学伦理学”字样。跨学科课题填写与其最接近的学科分类代码。
所在省市——按代码表规定填写。地方军队院校不按属地填写,一律填写“军队系统”。
所属系统——以代码表上规定的七类为准,只能选择某一系统。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不能填成“北京师大哲学系”或“北师大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不能填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技经所”或“中国社科院数技经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不能填为“北京市委党校”等。
课题组成员——必须是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人员,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预期成果——指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可多选。例如,预期成果为“专著”填“A”,选“专著”和“研究报告”填“A”和“D”。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结项成果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如计划用少数民族语言或者外语撰写成果,请在论证中予以说明。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申请数额可参考本年度申报公告。
一、数据表(填写代码前请查阅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表)
课题名称
与封面课题名称一致,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内容,不加副标题、不用冒号,40字以内
关键词
不超过3 个词,词与词之间空1格,不用标点符号,请按研究内容设简短关键词
项目类别
选定字母
A.重点项目B.一般项目C.青年项目D.一般自选项目E.青年自选项目
学科分类
二级代码
左边填写二级代码,右边填写对应二级学科名称
(跨学科的选填为主的1个学科),非本数据代码表中的无法录入申报系统
研究类型
选定字母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综合研究D.其他研究
课题负责人
中间不空格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身份证日期)年 月 日
行政职务
代码
中文名称
专业职称
代码
中文名称
研究专长
代码
与“学科分类”同
最后学历
代码
中文名称
最后学位
代码
中文名称
担任导师
代码
代码对应中文名称,不要简写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A
江苏省
所属系统
A
高等院校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身份证
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是否在内地(大陆)工作的港澳台研究人员
(是/否)
课题组成员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职称
学位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本人签字
不包括
负责人
具体至学院
须本人手写签名
成员知识结构互补
预期成果
字母
A.专著B.译著C.论文集D.研究报告E.工具书F.电脑软件G.其他
字数
(千字)
200(即20万字)
申请经费(单位:万元)
35(重点)
20(一般、青年)
计划完成时间
202X年6月30日(理论3-5年)
或202X年12月31日(应用2-3年)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除“研究基础”填在表三外,本表内容与《活页》内容一致。
1. [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略写);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特别是相对于国家社科基金已立同类项目的新进展。
2.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框架思路、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框架思路要列出研究提纲或目录)
3.[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4.[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略写)
5.[参考文献]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略写)
1.2021年《申请书》课题论证部分总字数不超过7000字。
2.按提纲撰写。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评价指标权重为:选题3分、论证5分、研究基础2分。课题设计论证时请参考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以使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格式简洁。
3.条理安排请按上述提纲进行。考虑到各部分还须展开层次,建议自行安排序号层次,注意前后体例一致。规范使用一级、二级、三级标题,一般为:一、(一)1.(1)。
4.使用术语适当,不要出现病句、标点等低级错误。
5.排版:建议宋体,小4或5号字,行距1.2-1.5。建议合理排版,不要因字体太小、行距过密而影响专家评阅美感。
6.《活页》列7条提纲,本表6条提纲(其中“研究基础”填在表三)。除“研究基础”外,本表与《活页》内容完全一致,但需隐去相关信息,详见《活页》填写要求。
一、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该部分内容将展示申请人对所申报课题的熟悉程度、研究深度、驾驭能力和独到见解。要予以充分重视。撰写时请注意正面介绍为主,有述有评,以评代述(评述结合,以评为主)。梳理相关研究学术史及研究动态要全面、系统、深入,尽可能引用一流(知名)专家、一流(权威)期刊(文献)的近期成果。
阐述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一定要有建立在实质性研究基础之上的深刻分析评论和独到见解,要提出自己对该学术领域研究现状的评价和判断,敢于亮出观点,充分展示自己对所申报课题的密切关注、熟悉程度、研究积累和独到见解。
忌空泛自我评价,注意措辞,慎用“填补空白、原创第一”等语句。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请根据提示分条陈述。
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鲜明的问题意识、合理的内容框架、具体的目标体系。
1.抓住选题关键词,体现问题意识,确定研究边界。
2.总框架及其各部分之间逻辑严密,层次合理。
3.每一条目,建议先用一主旨句明确概括,再对其内容稍加阐述。
4.建议不要用教材章节目录的方式表述(这种表述更适合申报后期资助项目)。
三、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请根据提示分条陈述。
研究思路: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基础研究”注重原创性和学术性;“应用研究”突出时效性和对策措施,有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综合研究”则在交叉研究方面下功夫。可以结合图表标示研究的逻辑路线或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方法尽量具体化,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和采用精细适用的研究方法;(要结合研究内容详述方法如何在本研究中使用)不要堆砌罗列各种方法,或详细解释方法本身。
研究计划及可行性:拟定计划应凸现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从2021年7月开始。
四、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请根据提示分条陈述。
创新与特色主要体现在是否涉及新观点、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材料、新论证等方面。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是课题论证主体部分,评价指标权重为5分。
五、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分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最终成果形式主要有专著、论文集、研究报告(可以其中一种为最终成果申请鉴定和结项)。
六、参考文献(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
1.列出(最直接)相关的、具权威代表性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尽量不遗漏。
2.申请人的前期成果不能列入参考文献。
特别提醒:
1.《申请书》表二“课题设计论证”不含“研究基础”,“研究基础”填写在表三(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中;《活页》中则有“研究基础”,要求填写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2.除研究基础外,《申请书》的“课题设计论证”内容与《活页》须完全一致,但《活页》中前期研究成果只填写成果名称、形式、作者排序、是否核心期刊等,不能填写成果作者姓名、单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时间或刊期等以及作者单位等信息。
3.建议《申请书》定稿后,将表二《课题设计论证》和表三的“研究基础”部分复制粘贴到《活页》中,然后根据活页的特殊要求,对必须隐去的信息进行删除。
三、研究基础
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填写内容真实准确。
1.[学术简历]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学术兼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贡献等。
通过简介突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实力和优势。
2.[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核心观点及社会评价等。
2020年《申请书》要求只填写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和社会评价。要特别注意前期成果与申报课题的相关性。社会评价须提供社会客观评价材料,可提供获奖、被采纳、获重要批示、转摘、被引、书评等方面信息。
3.[承担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资助机构、资助金额、结项情况、研究起止时间等。
4.[与已承担项目或博士论文的关系]凡以各级各类项目或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的课题,须阐明已承担项目或学位论文(报告)与本课题的联系和区别。(略写)
若不是以项目或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的课题,该项填写“无”,不要擅自删除《申请书》中的提示条目。
说明:前期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限报5项,成果名称、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须与《课题论证》活页相同,活页中不能填写的成果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要在本表中加以注明。与本课题无关的成果不能作为前期成果填写;合作者注明作者排序。
四、经费概算(注意单位:万元)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金额(万元)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金额(万元)
直接
费用
1
资料费
5
专家咨询费
2
数据采集费
6
劳务费
3
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7
印刷出版费
4
设备费
8
其他支出
间接费用
重点10.5万元;一般、青年6万元
合计
重点35万元
一般、青年20万元
注:经费开支科目参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及参加者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下文可复制(也可根据提示适当增加):
经审核,申请书所填内容属实。
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校能够为课题申报人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同意承担课题组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的信誉保证。我校科研部门具体承担项目管理任务。(也可根据课题负责人和成员的具体情况略加介绍,以突出负责人和课题组的优势和特色,语言须客观真实,文字简洁)。
科研管理部门公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六、各地社科规划管理部门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意见
对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的审核意见;是否同意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送学科评审组评审;其他意见。
申请书填写内容属实;同意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同意报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七、评审意见
学科组人数
实到人数
表决结果
赞成票
反对票
弃权票
建议资助金额
主审专家意见
万元
学科评审组意见
万元
主
审
专
家
意见
1.准予立项的理由;2.改进建议。
主审专家签字:
年 月 日
学科组意见
学科组召集人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