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共聚一堂,研讨大学语文教学

本网讯 为促进我校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9月20日下午3点,我院在教师发展中心召开《大学语文》课程研讨会。本次活动由我院中文系承办,中文系副主任黄丽副教授主持,院长潘雁飞教授主讲,《大学语文》教材所有的编委成员以及所有任课老师共同参加。
会议伊始,潘雁飞教授介绍了我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情况:1、这次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我院老师们第一次对该教材尝试自编,在编写模式方面与传统的教材不一样,采用了“专题+范文”的模式,但又有拓展;2、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本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阅读与鉴赏”,侧重审美鉴赏。中篇为“文化与拓展”,侧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科技前沿的了解。下篇为“说写与表达”,以名家论“说写”的名篇为范文,侧重进行说写方法的介绍和训练。3、在教学方法方面,围绕品味、导读、实践这三方面,让学生形成自我提问、讨论与回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性,让大学语文的课堂活跃起来。4、因本教材是第一版,难免有错误或考虑不妥当之处。如果老师们在教学中发现有这些问题,欢迎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使本教材日趋完善。
随后,黄丽老师首先介绍了我校大学语文课开设情况及各教学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各任课老师结合自己上课院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强调了从本学期开始大学语文课的学时由36课时改为32课时,其中理论学时为26课时,实践学时为6课时。希望各任课老师根据新的学时修改好个人的教学文档。最后关于期末制卷问题,要求同一学院的试卷必须统一,并出好AB卷。
会议最后,任课老师们畅所欲言,每位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的设计等方面分享了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一致认为要围绕“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或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这一素质或能力”这两个问题展开自己的教学,从而对大学语文课程教育进行了更深入地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