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基本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又有专业主攻方向的,有专长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胜任中等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胜任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企划和管理等工作;胜任文化的传播交流、文化产业的创意、策划、经营和管理等工作;胜任新闻传媒及文艺部门的编辑、采写、文学创作和评论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一)基本要求
1、思想素养: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等精神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品德和职业道德,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身心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3、科学素养:掌握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技能素养:普通话测试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掌握一门外国语,外语水平达到本科毕业的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能通过规定的计算机水平考试。

(二)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总体要求是:
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文学修养,具备较强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努力提高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同时,突出专业方向和个性特色,并拓展和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成为“专业通识加专业主攻、良好素养加较强能力、复合型加个性化” 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具备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具备解读和分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
2、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需要拓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训练,努力提高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方向能力,特别是阅读、口语和写作等专业基本能力。
3、了解汉语言文学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初步掌握汉语言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专业研究的初步能力,具备创新能力。
本培养方案将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兼融,在此基础上再分设语文教育、创意写作与文化文献三个专业方向。为此,各专业方向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又有不同的侧重和特色要求:
1、语文教育方向毕业生还应强调、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具备独立设计、实施语文教学和一般教育工作的能力。
②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具备教研教改的能力。
③具有基本的教育管理知识和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
2、创意写作方向毕业生还应强调、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备扎实的创意写作知识,掌握写作学的基本原理。
②具有较强的创意写作能力,尤其是文学创作能力、新媒体写作能力。
③熟练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具有较高英语水平。
3、文化文献方向毕业生还应强调、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具备扎实的古典文献学专业知识,掌握地方文化资料、古籍整理的基本原理。
②具有较强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知识,尤其是古典文献、地方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古典文献管理工作能力。
③熟练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熟悉地方文化资料、古籍整理及编辑出版的政策法规。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遵循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专业办学理念上,将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兼融,分设语文教育、创意写作与文化文献三个主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高年级分流选修专业方向限选课程、专业方向技能课程以及专业拓展任选课程,整体上形成了专业加方向、通识加主攻的培养模式;在素质养成与能力培养上,强化人文通识教育、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养成,突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实行专业方向能力达标培养;同时,鼓励学生跨方向,或跨专业兼修,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积极依托湖南和永州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合地方文化资源育人,开设舜文化、柳文化、理学等特色专题研究选修课程,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弘扬与传播地方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
1、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按照有限学分制管理,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四---六年)。
2、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及专业方向
专 业:汉语言文学
专业方向:
1、 语文教育方向。
2、 创意写作方向。
3、 文化文献方向。

六、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七、主要课程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

八、学分要求
培养学分不少于169学分,具体分布如下: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学分 备注
通识课程 通识核心课程 39.5  
通识拓展课程 12  
学科专业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21  
专业核心课程 42.5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限选课程 10 按专业方向修一个模块
专业任选课程 22 任选11门课程
集中实践环节 22 另设3个鼓励学分
总学分 169  

九、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课程(51.5学分)
按《湖南科技学院2014级通识核心课程开设方案》及通识拓展课程规定执行。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学分设置 备注
通识
课程
(51.5)
通识核心课程
(39.5)
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 39.5  
通识拓展课程
(12)
网络通识课 程 [模块1]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2(理工科必选) 文科专业必选模块3,另加其他任意三个模块;理工科专业必选模块1,另加其他任意三个模块;文理工专业共计修读8学分(不列入指导性教学计划)
[模块2]社会科学与人类文明 2
[模块3]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2(文科必选)
[模块4]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2
[模块5]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2
[模块6] 经济、管理与现代生活 2
[模块7]语言与基本技能 2
[模块8]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2
校本通识课 程 全校性限选课 2 共计修读4学分(全校性限选课列入指导性教学计划,军事理论和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形式列入指导性教学计划,但不计学分和学时)
全校性任选课 2
专题讲座 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安全教育等  
创新创业教育  
社团活动

(二)学科基础课程(21学分)
X013001 语言学概论 3学分
X013002 文学概论(一) 3学分
X013003 文学概论(二) 3学分
X013004 现代汉语(一) 3学分
X013005 现代汉语(二) 3学分
X013006 古代汉语(一) 3学分
X013007 古代汉语(二) 3学分
(三)专业核心课程(42.5学分)
X014001 写作(一) 2.5学分
X014002 写作(二) 3学分
X014003 中国古代文学(一) 3学分
X014004 中国古代文学(二) 3学分
X014005 中国古代文学(三) 3学分
X014006 中国古代文学(四) 3学分
X014007 中国古代文学(五) 3学分
X014008 中国现代文学(一) 3学分
X014009 中国现代文学(二) 2学分
X014010 中国现代文学(三) 3学分
X014011 中国现代文学(四) 3学分
X014012 外国文学(一) 3学分
X014013 外国文学(二) 3学分
X014014 普通话训练 2学分
X014015 演讲与口才 2学分
X014016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训练 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程(32学分)
1、专业方向限选课(任选1个模块,修读10学分)
模块Ⅰ(语文教育方向)
X015001 教育学 3学分
X015002 心理学 3学分
X015003 语文教学论 2学分
X015004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2学分
模块Ⅱ(创意写作方向)
X015005 文学创意写作(一) 3学分
X015006 文学创意写作(二) 3学分
X015007 新媒体创意写作训练 2学分
X015008 广告创意与文案写作训练 2学分
模块Ⅲ(文化文献方向)
X015009 文献学概论 3学分
X015010 中国文化概论 3学分
X015011 训诂学 2学分
X015012 古籍整理与文献检索 2学分
2、专业任选课(22学分,在下列各模块中任选11门课程)
(1)地方特色文化模块
X015013 湖南文明史 2学分
X015014 潇湘石刻文化专题 2学分
X015015 永州文明史 2学分
X015016 理学专题 2学分
X015017 舜文化专题 2学分
X015018 瑶文化专题 2学分
X015019 柳宗元专题 2学分
X015020 女书专题 2学分
X015021 萍州书院文化专题 2学分
(2)专业拓展模块1
X015022 汉语史 2学分
X015023 中国古代文论 2学分
X015024 现代汉语专题 2学分
X015025 古代汉语专题 2学分
X015026 应用语言学专题 2学分
X015027 中国古代诗词专题 2学分
X015028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2学分
X015029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 2学分
X015030 寓言专题 2学分
(3)专业拓展模块2
X01503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专题 2学分
X015032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专题 2学分
X015033 港澳台名家名篇专题 2学分
X015034 日本文学专题 2学分
X015035 文艺心理学 2学分
X015036 马列文论 2学分
X015037 美学 2学分
X015038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2学分
X015039 优秀语文教师教学评介 2学分
(4)专书导读模块
X015040 《楚辞》研读 2学分
X015041 《红楼梦》研读 2学分
X015042 《诗经》研读 2学分
X015043 《论语》研读 2学分
X015044 《老子》研读 2学分
X015045 《史记》研读 2学分
X015046 《周易》研读 2学分
X015047 《庄子》研读 2学分
X015048 中国古代经典导读 2学分
X015049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 2学分
(5)素养扩展模块
X015050 国学概论 2学分
X015051   民俗与文化专题 2学分
X015052 宗教与文化专题 2学分
X015053 市场营销学 2学分
X015054 品牌学 2学分
X015055 文化创意经典案例 2学分
X015056 新闻学原理 2学分
X015057 传播学 2学分
X015058 广告学原理 2学分
X015059 媒介经营与管理 2学分
X015060 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专题 2学分
X015061 女性主义电影专题 2学分
X015062 秘书学概论 2学分
X015063 应用写作 2学分
(6)技能提升模块
X015064 文本解读 2学分
X015065 经典诵读 2学分
X015066 影视鉴赏与评论 2学分
X015067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2学分
X015068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2学分
X015069 形象设计与公关礼仪训练 2学分
X015070 创意思维训练 2学分
X015071 广告策划与创意 2学分
X015072 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 2学分
X015073 书法 2学分
(五)集中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本部分中科研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活动3项作为鼓励学分,不纳入毕业总学分,不做毕业硬性要求。专业能力训练与测评为专业特色学分,按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分项等级测评方案》执行。各项指标如下:


学 期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内容
教学
环节
实践
教学
环节
编号 考核要求 学 分
第1学期 军事训练 J010001 合格 1学分
第2学期 专业能力训练与测评(一) J010002 合格 2学分
第2学期 科研训练项目 J010003 合格 1学分
第3学期 创新创业教育 J010004 合格 1学分
第3学期 社团活动(考级、考证、竞赛等) J010005 合格、获奖 1学分
第4学期 专业能力训练与测评(二) J010006 合格 2学分
第5学期 专业见习 J010007 合格 1学分
第6学期 专业能力训练与测评(三) J010008 合格 2学分
第7学期 实习 J010009 合格 8学分
第8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 J010010 合格 6学分


十、指导性教学计划(另表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