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文法学院:举办“百年中国文学与国家形象建构”学术论坛专题讲座

2024-12-27

本网讯(高志鹏 刘湘君 杨雨菲) 1220日,“百年文学与国家形象建构”学术论坛专题讲座在明德楼100报告厅举行。湖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赵树勤、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肖百容、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易彬受邀出席并作专题讲座。讲座由湖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院长谷显明主持,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200余人参加。

讲座期间,赵树勤以讲好中国现代化的中国故事为题,由其著作《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谈开去,阐述在百年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显性与隐性书写所折射出的中国社会百年变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新世纪文学中所出现的讲述图像化趋势,甚至图像史的形成。随后,她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名作系列“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为例,深入阐释了从作者到画家,从连环画到时代文艺,以小见大的文学图像路径。

紧接着,肖百容以现代文学的研究视角切入百年中国文学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从万马齐喑的近代,到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胡适主张全盘西化,鲁迅对梅兰芳的评价,林语堂从否定中国文化至留美后转向认同中国文化,再到沦陷区文人、国统区文人、解放区文人分别是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建构国家形象,进而抛给现场听众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人如何掌控自己形象的建构。

最后,中南大学易彬教授触类旁通,从明德楼前的鲁迅像与全国各地的鲁迅像的不同说起,引入文献学角度去看待文学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他从《骆驼祥子》的不同删减版本、《雷雨》中周朴园形象在不同年代的变迁、穆旦诗歌的汇校,以及韩少功的《爸爸爸》、余华的《活着》成稿过程等问题漫谈开来。

最后,谷显明就女性文学的嬗变与生成以及女性形象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网络时代的思想碰撞之中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下的阅读写作等问题,与三位专家进行了深切交流。本次专题讲座为“百年中国文学与国家形象建构”学术论坛的召开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文法学院学术交流以及学生的专业成长都具有建设性意义(一审:梁怡 二审:黄海滨 三审: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