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做贴心、实干、洒脱的引路人
——记人文学院辅导员夏汉伟



夏汉伟,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工办主任,中文、秘书专业2014级辅导员。他从事辅导员工作近10年,10年来,他钟情于辅导员职业,专注于职业技能的提高,崇尚务实的职业素养,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用真情做纽带,以实干做榜样,培育出了满园桃李。个人先后获得了学校服务育人好员工、校十佳辅导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永州市优秀团干、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比二等奖等荣誉。
热爱岗位,真情付出
2006年,从湖南科技学院毕业的他,选择了留校,留在了中文系,成为一名辅导员。作为辅导员,他始终用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去诠释这一身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当然,他更希望自己做一个贴心的引路人。刚参加工作时,就碰到一个北方的学生难以适应南方的环境,水土不服,皮肤过敏。他就带着学生到处看病,先到大医院不行又到专科医院,再不行又去找中医,一直到治好。他性格就是这样,做事上心,不到最后不放心。在同学眼中,夏老师是一个值得信任与依赖的存在,大家似乎更愿意叫他“老夏”,同学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都能第一时间想到他,来向他倾诉与求助。与同学们沟通交流时总是保持耐心十足,一点一点听你讲完,然后再微笑地给你意见。有同学描述,夏老师的声音有一种魔力,就算是在电话里,本来你很急或者是很惊慌,他哪怕只是说上一句“别急”,你都可以马上变得很安心。而在同学们心中对他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每到天气炎热的时候,差不多每周都要到班里说一遍不要下河洗澡游泳,嘱咐学生注意安全,那种不放心,宛如告诫自己的孩子一般。
训练技能,崇尚实干
他认为做好辅导员的前提是要训练好各项工作技能,如语言表达、谈心谈话、开好班会、活动策划、应急处置等等,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为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他很早起床练习发声,与同学们一起参加早读,经常去班上宣讲。为了提高心理咨询技能,他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为了提高工作水平,他曾多次参加校外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学习,为工作打了下扎实的基础。他也喜欢扎实的做事,崇尚实干。作为学工办主任,把自己当成一个实干的学工人。他指导分团委学生会工作,无论是之前的中文系还是现在的人文院,他始终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学院的大小活动他都会进行指导,活动方案他会诚恳地提出建议,活动现场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一直觉得自己参加活动不仅是对学生干部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而且也能从每场活动中获得新的想法,弥补和探讨不足,便于今后增强活动效果,不要只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学会思考、总结、创新。他要求学生要勇于去尝试,失败也不要紧,年轻人谁都可能犯错,问题总是会存在的,实干才能知道问题在哪,才能正真找到办法。他正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爱好广泛,生活洒脱
他觉得工作要认真,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也需要放松洒脱。工作之余,他也是个爱好广泛的年轻人,喜欢书法、文学、茶艺、垂钓等等,平时喜欢练习书法,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久而久之从书法里也研究出为人处世的道理;喜欢研究茶艺,泡一壶茶,三五个朋友或学生一起,边品茶边谈理想论人生,那是一种享受;他尤其喜欢钓鱼,且以专业的态度来对待,因为什么鱼吃什么饵,选择怎样的钓点,考虑温度和气压的因素,才是钓好鱼的关键,也是对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当然,他更喜欢安静的环境,找一处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等着,不慌不忙、怡然自得,亦是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