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活成为一生美好的回忆
——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陈 弘
(2012年9月10日)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我讲话的题目是《让大学生活成为一生美好的回忆》。这是学校送给各位新同学的见面礼,也许它不会像一件杰克琼斯T恤那样令你开心,但确实是我们用心准备的。礼轻情意重,请你们收下来,偶尔打开看看,关键的时候会管用的,请相信我。
整整三个月以前,2012年6月10日,我们在这里送走了2012届3700多名毕业生。深情祝福的目光还没来得及从他们远去的背影移开,我们又满怀喜悦迎来了2012级4001名新同学。你们的到来,给美丽的校园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希望。今天,学校党委书记佘国华教授率全体校领导、各教学系部和机关处室的老师们,为你们隆重举行开学典礼,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昨天和前天,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受到了,为了迎接你们的到来,老师和高年级的学长们倾注了满腔热情。精心准备,精细安排,夜以继日,乐此不疲,目的只有一个:让你们顺畅地融入大学校园。尽管很难做到让同学们百分之百满意,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老师们和学长们确实是尽力了。当我们看到一些老师连续十几个小时工作后的疲惫面容,当我们看到无数志愿者毫无怨言地东奔西走,当我们看到八十高龄的林松年教授在报到现场谈笑风生迎候同学们,你有没有感受到湖南科技学院这个大家庭的真诚和温暖呢?同学们,请用掌声感谢一下老师们好不好?
同学们,大学生活即将开始,你们将在潇水河畔开启人生新的历程。此前你们大多只是通过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了解永州,从今天起你将和这片神奇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永州古称零陵,自古以来被称誉为锦绣潇湘。潇水和湘水在这里汇合成湖湘儿女的母亲河湘江;境内有名闻天下的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其中九嶷山是中华民族始祖舜帝的归葬地;有座落国内最大天然摩崖石碑的浯溪、成就柳宗元游记散文的愚溪、理学宗师周敦颐悟道多年的濂溪。两水三山三溪,地灵而人杰,不平凡的山水孕育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伟大的文学家柳宗元、杰出的书法家怀素、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诗人兼书法家何绍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达,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等风流人物。唐代大文豪欧阳修感慨“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对永州山水由衷地赞美;清代学者杨凯运在长沙岳麓书院撰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透露出对湖湘文化高山仰止的豪迈感,揭示了永州的湖湘文化源头地位。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永州这块沃土浸润,相信你们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你们将要就读的大学虽然不是名校,但有长达七十一年连续不断的办学历史,有优良的办学传统,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这里云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较深学术造诣和崇高教育理想的好老师,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文化氛围浓厚。我建议你们绝不要背上非名校的包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真才实学。人品加才能构成的综合素质才是硬实力!商业奇才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乔布斯也只是就读于名不见经传的俄勒冈州里德学院。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主观努力始终是决定因素,内在的东西始终是根本。请同学们确信,小舞台同样可以产生大人物!也许你们觉得永州地理位置有些偏远,也许你们对永州城市环境不够现代化有些失望,在我看来,这很可能将是你们成长的优势。当今社会就像一列高速前进却不知道终点站在哪里的列车,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很多人面对名利常常惊慌失措,忘却了生命的本来意义。在“现代化”的裹挟之下人类行走在精神的迷途中。你们在奠定幸福人生基础最重要的时期远离喧嚣的都市和灯红酒绿的物质诱惑,安安静静地追求知识、思考人生,这对你们将是一段非常难得的经历,或许会是终生的财富。在互联网时代,地理位置丝毫也不影响信息资源的获取,只要你们善于学习,你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始终能和身处世界任何一地的同龄人同步前行。
同学们,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家园。你们选择了湖南科技学院,对于我们,意味着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校长,我深深知道: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地方只有几步。上大学,对于你们一生至关重要。你们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考上大学很不容易,你们的成长之路饱含着父母亲的含辛茹苦和殷切期待。你们来湖南科技学院学习,把人生最重要的一步托付给了我们,这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巨大的鞭策。自古以来,信义值千金。所以我必须代表学校向你们和你们的爸爸妈妈郑重承诺:学校一定会尽其所能,我本人一定会集中精力,为你们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创造条件!学校领导将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大力指导和支持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加强学生在教学、生活后勤、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话语权,吸取同学们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对于同学们反应强烈、事关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和家长们的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密切家校配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使你们愿意学、学得到、学得好。我在校园网主页上开通了校长信箱,我的手机号码向全校同学公开,欢迎同学们来邮件和信息,反映情况、表达诉求、提出建议、交流思想,我将以不同的形式回复大家。和校长沟通交流的路永远不会亮红灯,因为我坚信:学校的事业在同学们中间,学校的未来在同学们身上!
同学们,在大学生活将要开始的时候,你们也许在想,也应该好好想一想,上大学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大学毕业以后的路怎么走?大学时光应该怎么度过?在接下来的入学教育中,老师会给你们讲很多,目的是帮助你们迅速转换高中生的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学与高中有很多不同,这是你独立生活的开始,老师管得少了,爸爸妈妈也不再念叨了,学习和生活主要靠你自己安排,你必须学会自我管理、懂得自律;学习的内容多了,方式变了,节奏加快了,教室也不固定了;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等的差异,人际关系也比中学复杂得多。总之大学基本上是你自主成长的地方,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取决于你在大学选择和追求。为此我对同学们有几点提醒:第一,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理想抱负是生命的航标、人生的动力。没有目标,就很容易无所事事,消极空虚,虚度时光。“谁若游戏人生,谁将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希望你们能常常想起十八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这一忠告。第二,要学会学习。摆脱应试教育形成的思维束缚,摆脱对老师的过于依赖,在人生目标的引领和老师的引导之下,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实践、探索、创新,成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人。第三,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表达。信奉历史已经证明可以使人类文明进步和谐的基本价值观念,比如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天道酬勤;己所不欲,勿施他人等等;在价值多元的年代要学会辨别,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不加思索地起哄,不要随意向民族优秀遗产和社会精英身上吐口水。第四,学会与人相处。与人相处是人生的必修课,个人是社会的一员,能否与他人和谐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高低和事业成就大小。大学同学是一生最重要的人脉资源,要倍加珍惜,用心培育。一开始就要选好一个热心公正、积极向上的班长,建设好班集体。要学会宽容、理解、尊重,保持真诚、节制、热情。
同学们,我们的校训是“德才兼备,自强不息”,这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我们的校风,更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希望同学们认真领悟,深刻理解,融入你的精神世界,成为你的价值取向。教育的功能是传播知识、启迪思维、激发智能,终极目标是完善人格。大学提供专业教育,还教给你们研究事物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人生的智慧。使你们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的人;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成为我们期待的德才兼备的人。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要永远用乐观的眼光看世界,赋予生命以专注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丘吉尔当年给剑桥大学毕业生赠送了四个字:永不放弃!这和我们所说的自强不息异曲同工。张海迪、霍金、海伦、贝多芬都是自强不息的典范,歌德在经过长达26年完成巨著《浮士德》之后,用一句话概括作品主旨:“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从你们这些九〇后身上,也常常可以见到自强不息的光芒。我们新生中就有一位,他就在你们中间,电子工程系的陈武同学。陈武出生在益阳桃江县的一个特困家庭,有一个双胞胎哥哥陈文。母亲因精神病在他们五岁时就离家出走了,父亲左腿残疾很早就丧失了劳动能力。兄弟俩靠推板车、打零工等勤工俭学方式挣钱以及学校老师的资助,没花家里一分钱,顽强完成了小学、中学学业,同时顺利考上了大学。昨天晚上,我们在和陈文陈武兄弟的交谈中,他们没有任何怨恨、沮丧的消极情绪,言谈举止充满乐观自信,充满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种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为陈文陈武自强不息、顽强进取感到自豪,也一定要帮助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各位同学: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建立“精神账户”的时间,以后一辈子你都要从这个账户上提款。衷心祝愿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使你的这个账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大学生活成为你一生的美好回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