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快报

学校举行舜德学子优秀事迹报告会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8日 点击次数:
  

培育文明新风 弘扬道德文化

学校举行舜德学子优秀事迹报告会

 

 

本网讯(实习记者 杨恋)9月28日下午,学工部在D座212教室举行向身边的舜德学子学习优秀事迹报告会。舜德自立自强学子杨晓澜、赵飞、田美钦,舜德孝老爱亲学子龙石新,舜德助人为乐学子陈冬艳等八位同学做主题报告,大一各系辅导员和新生参加会议。

在贫困面前不卑,在压力面前不垮的杨晓澜,用诗意的文字默默地抗击着这个时代校园文学的低迷,用一言一行阐释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面对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徘徊,他最后都选择了坚持。在图书馆馆长杨金砖的鼓励下,他坚持不懈地写诗,终于在2012年3月出版个人诗集《白是一种重》。怀着“用文学追梦,用诗意生活”的坚定信念,他用自己的写作经历,热心地给刚步入大学的学弟学妹们讲述大学生活的经历。他说,如果在博学之时而专攻一门,把一门专业学精,所谓“一指尖尖胜于十指平平”。学校的环境虽不可以改变,但努力追求梦想的心可以改变。他劝导学弟学妹不要盲目跟风,大学四年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跟着自己的心走才是硬道理。天才在于天赋,而更在于勤奋,只和自己比较,每天进步就会多一点。要学会承担责任和肩负压力。

赵飞,大学生创业的典范。他将知识、智慧与汗水发酵成养料,培育了一片事业与学业并茂的白杨林。坎坷的少年时代使他内心极度渴望摆脱农村繁重的农活,他深深地体会到,要过上潇洒的生活,就必须努力拼搏。他很自然地和大家分享了他一路创业的二三事,步入大学后,他兼职、创业,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他的执着与坚定使他的创业之路走上正轨。他反复强调:选择——应源于内心积极的渴望。虽然现在他的事业在别人眼里正蒸蒸日上,但他还是很怀念过去快乐的奋斗生活。在演讲时,他幽默风趣的言辞,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田美钦,一个历苦难而意志坚定、遭遇悲痛而自强不息的女孩。父亲的逝世,母亲的刚强隐忍,高考的失利复读,家庭的困难,使她无数次在茫然中哭泣挣扎。日夜的思考挣扎,她内心终归平静。她勇敢地用微笑化解心中的伤痛,把泪水蒸发在奔跑的路途上。她喜欢奔跑,体验那种快要窒息时的奋力一搏,感受终点的喝彩带来的希望。她坚信胜利永远属于坚持不懈的人。

宣传统战部记者站记者张从瑜在讲述舜德孝老爱亲学子龙石新的优秀事迹时,流露出对龙石新深深的敬意。龙石新看似瘦弱甚略显腼腆,但却用稚嫩的肩膀在风雨中撑起一个温暖的家。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优秀文化传统。龙石新本人在讲述个人体会时说到,亲人“木条下出英雄”的方法让他渐渐明白到亲情的重要性。然而噩运却屡次将他顷刻得来的幸福破坏殆尽,奶奶的辞世,三爷爷的去世,父亲的重病,让他真正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他说:“亲情就是我的一切,就是我活着的希望。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自己变得很有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守护我的亲人。”正因为如此,他用细节传递真情,带领后辈感恩长辈,创造和谐家庭环境。他不但做到“知孝”、“行孝”,更重要的是做到“弘孝”。

用关爱的心温暖伤痛中的人,用坚定的信念感染迷茫的孩子,用温暖的微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舜德助人为乐学子陈冬艳。她的同学卢小娟、学弟周毅刚对陈冬艳的助人的事迹作简单介绍,深深地被陈冬艳的直爽、热情、真诚所感染。而陈冬艳自己只想“尽我所能,传递向善的力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她深信,只要让爱充满每个细节,涓涓小流也能汇成蔚蓝大海。当我们的爱心化作丝丝春雨,潜入受助者的心灵,也就滋润了一大片心灵的土壤。

 “舜德”文化底蕴深厚,幽远绵长。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以舜帝的仁爱、谦恭、诚信、自强等思想来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学习“舜德学子”优秀事迹的活动。这些活动、这些鲜活的事迹激励着莘莘学子们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