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导航栏 | 工作动态 | 正文

科普宣传|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2025年9月15日—9月21日


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今年宣传主题是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





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一起来学习吧


骗子会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所谓的“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当你看到信息入群后,他们会让你完成关注公众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来获取你的信任。随后会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导你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你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钱款。

近期,骗子还通过快递公司寄送陌生包裹,里面有涉诈小卡片和二维码,一旦扫码入群,就进入了刷单返利的陷阱。


警方提醒:

“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非正当兼职。当你听到“刷业绩”“做任务”“返佣金”这些关键词时,就要提高警惕了,凡是要求垫资做任务的都是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常常以“免费送皮肤”等名义,通过游戏平台或社交软件私加好友,谎称先交“定金”或“押金”,等皮肤到账后即可返还。但实际上等你转账后,他们要么直接拉黑,要么再找其他借口继续骗钱。诈骗分子还会给同学们发送领取皮肤的陌生链接,让你点击进去填写父母的银行账号、密码、手机号等信息,并要求你告知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从而盗刷银行卡里的钱。有的骗子会以指导同学们操作领取皮肤装备为由,邀请你下载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一旦你相信了骗子的话,打开屏幕共享,你在手机上的一切操作骗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图片

警方提醒:

网络游戏要适度,不能沉溺其中。高度警惕网络游戏类诈骗的各种套路,不论骗术怎么变,防范之心不能减!

骗子会通过短视频、游戏平台、社交软件主动添加同学们,谎称“网警”“检察官”,有些还会身穿假警服、伪造公安机关办公环境,与你进行视频通联。他们往往可以准确报出你的姓名、身份证号、学校、住址等个人信息,命令你不得告知父母和老师,同时会让你躲到房间、厕所等密闭空间,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指挥你操作父母的手机扫码支付、开启屏幕共享、输入验证码,将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图片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在网上办案,更不会通过微信、QQ等发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凡是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转账的都是诈骗!同学们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并拨打110报警。

诈骗分子通过仿冒同学们好友或同学的微博账号或QQ、微信,并主动添加好友。由于账号外观几乎一致,难辨真假。一旦建立联系,诈骗分子便会开始与你闲聊,随后以有“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为借口,请你代为付款、帮忙垫钱,把钱转到指定账户。

图片

警方提醒:

冒充熟人类骗局其实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来实施诈骗,识破这些骗局最好的办法就是第一时间与本人电话或线下核实,在未见到对方真实面貌之前,切勿轻易转账。

当你网络购物时,诈骗分子常用“低价折扣”“内部渠道”当诱饵,让你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等你钱一转过去,又会用“补缴关税”“定金锁货”“手续费”为由继续骗钱。针对“追星一族”,诈骗分子会在网上兜售所谓的明星演唱会、见面会门票、明星签名照等,在跟你建立联系后却拒绝当面交易,通过发送陌生链接要求你线上支付,收到钱款后就立即将你拉黑。或是谎称交易失败、卡单,要你继续转账,实施二次诈骗。

图片

警方提醒:

听到“内部渠道”“含泪转让”“交保证金”“卡单”时,脑子里的“防骗雷达”必须马上启动!大家在网上交易时,一定仔细核实商品信息和卖家身份,选择有第三方交易保障的平台,拒绝私下交易。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购物信息后,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客服,准确报出你的购买记录,谎称你网购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或是快递丢失,主动提出高额赔偿,向你发送所谓的“理赔链接”、或是要求你下载“官方理赔APP”并开启屏幕共享,让你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从而骗取你的钱。

图片

警方提醒:

正规网络商家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切勿随意打开屏幕共享功能,切勿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更不要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