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3c5c588e8ee346568aab74c76efc8b74
在“新工科”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湖南科技学院聚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面向湖南“4×4”现代化产业格局和地方“3×2”优势产业布局,构建了“平台驱动·交叉赋能·三链融通:面向地方优势产业产教融合育人培养新模式”,探索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新路径。
平台驱动:构建资源聚合的能力链。学校整合多方资源,倾力打造科技创新、创新创业育人平台,构建起“资源聚合—能力培养—成果孵化”教育生态系统,年均支撑2000余名学生开展项目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中锤炼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场景的精准对接,使课堂知识与企业需求同频共振。
交叉赋能:打破边界的融合链。在“课程重组—项目协同—学科交叉”机制的推动下,学校实施科研“跨界授粉”、教学“代谢循环”,将产业前沿动态转化为教学内容,逐步形成知识创新与技术转化协同演进的育人模式。构建“基础—综合—创新”三阶递进实践体系,将实验课、科研课题、毕业设计与创新创业有机嵌套,引导学生从课程实验走向项目实战再到成果孵化,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能力跃升。
三链融通:打造共育共享的生态链。学校联合50余家行业单位,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创业导师构成的多元导师队伍,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近年来,学校已转化成果100余项,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现代农业、新能源、数字产业等领域,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持续助推地方产业发展。近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学生累计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30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EI收录。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稳居95%以上。学校教育模式已在湘潭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推广,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未来,湖南科技学院将持续深化“平台+交叉+三链”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联动体系,为地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新动能。
(刘小文 程文志 陈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