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理学院付喜教授在学术期刊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Molecular Catalysi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   时间:2024-11-14   点击数:

本网讯 高海峡)近日,理学院付喜教授研究组连续完成两个研究工作成果,分别以“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Phosphorus Silicide Monolayers as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d Electrocatalysts for CO2 Reduction”和“Unveiling activity of transition metal single-atom sites on the graphene-like BC2P monolayer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IF 5.3,中科院二区期刊)和Molecular Catalysis(IF 3.9,中科院大类二区)期刊上。我校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吉首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付喜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所指导的吉首大学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林健为共同第一作者,理学院李小武教授、高海峡副教授为共同参与作者。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anm.4c05872

在美国化学学会ACS系列期刊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的研究工作中,作者通过CALYPSO软件预测了一个类石墨烯的全新二维薄膜结构:PSi,对该结构的动力学、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确定该二维结构是潜在稳定的材料。基于PSi二维材料的金属性特性,作者研究了该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和电化学CO2还原反应中的应用,结果发现,该材料可作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CO2还原反应生成甲烷(CH4)的理想催化剂材料。在该论文发表前不久,恰好有实验研究工作(Adv. Mater. 2024, 36, 2404341)报道了在实验室制备出了PSi金属性二维材料,对其性质研究的相关结果与作者所获得的理论研究结果一致。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cat.2024.114648

发表在Molecular Catalysis上的另一个工作中,所研究的对象BC2P类石墨烯二维薄膜材料,同样为作者通过CALYPSO软件预测所获得。该工作主要探讨BC2P二维薄膜材料表面单原子过渡金属用于析氧催化反应(OER)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的十多种过渡金属原子中,Ni-N3Cu-N3具有最优的OER催化性能,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宏观描述符,并利用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催化性能与描述符之间的线性关系。

   研究成果获得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科技学院应用特色学科创新团队(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团队)、湖南科技学院英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联系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湖南科技学院明理楼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