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本科 四年制)【湖南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2年成为学校首批招收本科生的8个专业之一。至今已有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历史,形成了“育德为先、能力为重、师范特色、注重实践”的特色和优势。200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16年被确定为校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020年被确定为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专任教师29人,外聘教师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高级职称占比 55.17%,博士7人,占比24.14%。
本专业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教学能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近年来,专任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获奖12项(其中一等奖5项),校级教学竞赛获奖20项(其中一等奖7项);获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校级教学质量奖7项;主持教改项目30项(其中省级及以上13项),发表教改论文63篇;主持科研项目37项;发表SCI等科研论文73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二等奖10余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获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0项;获湖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1项。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 四年制)【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数学类专业。本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2016年入选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专业在20余年的教学实践和改革中,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培养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称占比 52.94%,博士6人,占比35.29%。
本专业先后涌现出学科带头人1人、教学能手3人;专任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0余项,青年项目10余项,其他省部级,地厅级项目30余项;专任教师先后在国际国内权威刊物等发表论文140余篇,被SCI、EI和CSCD检索80余篇;专任教师先后在省级教学竞赛共获奖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竞赛共获奖11项,其中一等奖5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带领学生高水平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毕业班计算机省二级通过率高达83.5%,省三级高达51%,省四级(数据库工程师)高达42%。
◆物理学(师范)(本科 四年制)【校级一流专业】
物理学专业2002年成为学校首批招收本科生的8个专业之一,2016年被确定为校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019年被确定为校级一流专业。本专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师范特色和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办学优势。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外聘教师5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职称8人,高级职称占比57.89%,博士10人,占比58.82%。
本专业先后涌现出省杰青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教学能手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厅重点项目4项,青年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地厅级项目20余项;近五年专任教师在国际国内权威刊物等发表论文50多篇,被SCI、EI和CSCD检索3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
近年来,专任教师获得省级教改项目4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出版教材2部。指导学生获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余项;指导学生获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余项;指导学生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省大学生创新项目8项。本专业学生就业率为90%以上,2023年考研录取率达到35%,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全国人大代表胡国柱等优秀校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面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的新增专业,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等多学科交叉的战略性新兴专业。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职称8人,博士10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教学能手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本专业设有材料制备实验室、材料改性与表征实验室等8个材料实验室和4个计算科学实验室。
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级以上项目20余项;在PNA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15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获省级教改项目4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出版教材2部。指导学生获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等60余项;指导学生获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1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10余项,省大学生创新项目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