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与创新”为导向,助力振兴地方文化经济
本网讯(通讯员 刘华)近日,省一流视觉传达专业负责人谢筱冬教授的《专题设计》课堂采取了“走出去”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助力振兴地方文化和经济。她将授课地点转移到了伯特利活化文创工作室,谢教授与伯特利活化文创工作室总监,来自香港的设计师Ailyna,以及永州本地的竹编手艺人共同为同学们授课,引导同学们充分合理利用永州的“竹”材料,寻找传统与创意的突破点,实现工艺与设计的跨界。谢教授指出,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运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相关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专业性、创新型的人才。如果能够将文创产业项目与教学课程有效结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那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实践训练,企业则能够获得来自高校师生的优质创意与额外的设计人力资源,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

手艺人为同学们讲解竹子的特性和制作工艺

谢筱冬教授与企业家Ailyna共同为学生们讲解永州的竹文化及衍生品

设计师指导同学们进行竹编纹样的设计

设计师指导同学们进行竹编纹样的设计
近几年,湖南科技学院省一流视觉传达专业在系主任陈红初老师的大胆探索和积极推进下,采用“R+CDIO”( 地域特色+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家企业、永州市博物馆、永州文化艺术中心、永州群艺馆、瑶族织锦非遗传承基地等建立协同育人平台,重点解决视觉传达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如何产生与实施以及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特色性与应用性的欠缺的问题,目前,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文创作品被多家企业采纳并投入生产,教师团队们更是围绕永州的瑶族织锦文化、女书文化、渔鼓文化、祁阳石刻等特色文化开展省级科学研究项目6项,校级科学研究项5项,同学们也在各类文化创意大赛中大赛中屡创惊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团队也被评为湖南科技学院优秀基层教学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