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赵丹 吕文青)2025年4月,学校以“学风领航·朋辈互助·青春向上”为主题,创新开展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通过榜样引领、习惯养成、精准帮扶、心理赋能四大维度,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不仅是学术标杆,更是我们身边的追光者!”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榜样力量”专题推送中,展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子的风采。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蒋蜜涵“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完美”的态度,成为校园热议话题。据统计,系列推送累计阅读量突破10W+,真正实现“让榜样从纸面走向身边”。
在“笔尖下的智慧”优秀笔记评选活动中,300余本工整的课堂笔记、学习手账令人叹服。同时,“学海无涯,规划引航”活动累计收到学业规划书2800余份,其中86%的学生将“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参与学科竞赛”纳入阶段性目标。而“微光计划”21天打卡活动更以92%的参与率证明:自律,始于微小习惯的坚持。
“以前遇到难题总想跳过,现在有了‘学习互助小组’,再难的题也能‘啃’下来!”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2301班学生彭鹏口中的改变,源于学院推行的“一对一”辅导和“互助小组”等学习帮扶活动。活动月期间,各教学学院积极响应学风建设月号召,组织班级开展“学风共筑,青春共享”主题班会,同学们围绕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方法分享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探讨解决学习难题的途径。
“时间管理不是列满计划表,而是学会与焦虑共处。”在“学习压力管理”心理沙龙上,学校心理中心专职教师邓玉与40余名朋辈心理互助员共同参与“情绪气象站”互动游戏。活动现场,学生们在便签纸上写下困惑:“考试前总失眠怎么办?”“如何平衡社团与学习?”老师们现场“把脉问诊”,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学风建设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工程。”此次活动作为我校2025年“文明润心·勤学笃行·明纪修身”主题教育年的重要抓手,推动学风建设从“活动化”向“常态化”转变。接下来,我校将持续深化“考风学风联动”等专项行动,让优良学风成为擦亮人才培养底色的“金钥匙”。
(一审:向薛峰;二审:潘清远;三审:林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