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954/62/15385163.html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8日讯(通讯员 曹惠如 郭瑞 向薛峰)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促进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近日,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教学形式,组织师生赴永州祁阳开展《永州红色文化概论》实践教学活动。由该院院长廖雅琴教授带队,64名师生共同参与,通过“观、听、悟、行”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造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在陶铸纪念馆,该学院以“四个一”特色教学模块开展沉浸式学习,即通过聆听一场专题讲解、观摩一次实物展品与展板、上一堂现场微课、开展一个主题讨论,让全体师生系统了解陶铸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感受其“松树风格”的革命品格;在师生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的热烈讨论中,廖雅琴指出:“陶铸同志用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希望同学们以革命先辈为镜,筑牢信仰之基,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

在全球首个专注于摩崖石刻的专题数字博物馆,师生通过书写、镌刻、锤拓等零距离感悟摩崖石刻的魅力,在AI大模型、全息投影、动作捕捉等技术支持下,同学们跨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历史先贤元结对话;在中兴颂主题数字空间,“摩崖三绝”《大唐中兴颂》等珍贵石刻、唐宋明三代文化瑰宝,以动态化、交互式呈现在“石林”中。思政2301班田九余说:“这个数字博物馆,不仅好看还好玩,这种沉浸交互式的体验,简直太震撼了!我从未如此生动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

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此次实践活动是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州红色文化概论》实践课的重要环节,学院还将前往永州宁远、道县等红色育人基地开展实践育人,继续深化“理论+实践”的思政育人模式,通过创新教学形式,让红色教育更鲜活、更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