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http://hn.people.com.cn/n2/2018/1231/c356883-32475357.html?from=singlemessage
人民网长沙12月31日电“虞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12月29日,零陵区举行历史文化档案课题研究初步成果展,首次展出省级档案课题《加强县区档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县区档案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率先完成的3个子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相关零陵历史、非遗文化相关资料相片1900余张、视频近60小时、拓片380余份、档案资料320余件,这是零陵区与湖南科技学院校地合作结出的硕果。
2017年,零陵区开始启动《加强县区档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县区档案管理公共服务水平》课题研究。课题分13个子课题,预计4-5年完成。其中,2018年,与湖南科技学院合作研究的《零陵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零陵古城区的历史印迹》、《潇湘古镇的历史探研》三个子课题历时一年于今年12月率先完成。发现了零陵天神观山歌、零陵采莲船、大西门凉拌粉等一批可以申报非遗名录的新项目;收集、整理了一批零陵特色历史文化新档案;挖掘了江西会馆田地产界碑、楚粤孔道等一批新古迹;绘制了《潇湘古镇电子地图》《湘江水路图》 等地图;编研出版《永州府志》、《零陵县志》、《零陵非遗》等书籍。
“应该说,这是我们零陵区与湖南科技学院校地合作规模最大的一次。每个子课题投入20万元左右,参与课题的光是教授职称的专家就有10余人,今年完成的三个子课题,取得的成果也是最大的。课题研究对零陵历史文化、基层档案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意义非常重大。”课题组成员、零陵区档案局局长王增荣介绍。
据悉,2017年,零陵区的《加强县区档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县区档案管理公共服务水平》课题研究项目,入选全省科技档案项目库,全省县区仅有2个。这次三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零陵历史文化、旅游和档案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张兴国 胡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