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研”者 | 俞旸:心若向阳,逆风而上

1、个人信息
姓名:俞旸
班级:英师1702班
录取院校:扬州大学
录取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寄语:万事皆可期待
任职经历:大二任学习委员
获奖经历:
2017年 思修竞赛二等奖
2019年 校“优秀学生干部”、教学知识竞赛三等奖、校“三好学生”
2020年 校三八红旗手
2、提问环节
Q1
在考研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诱惑,如看到很多同伴都去就业招聘会应聘,有一些同学还应聘成功了。这时内心肯定有所波动,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
我觉得在考研的整个过程中,信念和心态,这两样很重要。
首先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我一直很相信吸引力法则(有点唯心主义),备考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扬大跟我简直是命中注定,我在扬州一切都这么顺利,考研也一定也会顺利考上的!当然这话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的意思,我觉得这种愿望越强烈,就越能推动自己更加努力,坚持下去。
Q2
考研备考作息时间如何安排的?
考研期间我从没早起过,一般都是早上九点以后起床(我真的早起困难户),上午背单词,看会儿政治,吃完午饭后在创创大楼学习,学到晚上九点左右回宿舍休息,这就是我觉得最舒服高效的学习时间段。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早起,每个人都能够每天高效静坐学十几个小时,别人的学习方法对自己不一定适用,如果做不到也不要有太大压力。
说这个不是引导大家偷懒,只是想说学习并不是一件自我感动的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很重要。人的精力也没那么有限,在不影响考研主业的情况下适当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是可以的,拎清眼前什么是最重要的就行。掌握好自己的节奏,不要被贩卖焦虑的人所影响。
Q3
许多有考研打算的同学很迷茫,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课程学习和考研准备,你觉得大家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会比较好呢?
市面上关于考研的各方面信息、资料也是五花八门的,我建议是不要沉湎在这些零碎的资料里。学会筛选,专注在自己选择的资料上。不要让自己的精力太过分散,做好资源整合还有学习规划很重要。
我定目标是挺早的,大一刚进校就决定要考扬大了,但是开始准备是疫情在家2020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但是由于到了报名的时候临时换了学硕方向,真正开始准备是九月份报名之后。
Q4
很多同学其实都有考研的想法,但是可能会因为自身基础不大好的原因而放弃,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正向思考。尽量不要给自己增添一些无端的压力。本人备考期间时常庸人自扰质问自己一些蠢问题,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好笑。如果现在正在备考的你看到这些深有同感,那么希望你现在可以松一口气,少一些焦虑,大家都一样。偶尔多睡一两个小时懒觉不会让你考不上研究生,比别人少看了一两个小时书不代表你就比别人差劲,做题的时候犯错、状态差的时候学不进去都是无比正常的事情。关键在于你懒惰松散了两个小时之后能不能立刻继续把书本捡起来接着高效学习,背不进去书的时候是不是也能继续坚持把今天给自己定的目标完成,做错题的时候是不是能把错误总结到位第二天继续练。千万不要和别人比较,掌握自己的节奏,备考期间别做搞自己心态的事。往往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会压垮自己脆弱的意志力,成为自己中途放弃的借口,不要理会,请一定要坚持下去。
3、快问快答
Q:你考研的目的,或者驱动你考研的动力是什么?
A:想要提高自己的学历,同时缓冲就业压力,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Q:大家都说,考研的过程是孤独的,艰辛的,请问你怎么认为呢?
A:大家可以找一个和自己考同专业的伙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当然也不用想的太矫情,无论强度还是时间比起高中来都差多了。
Q:如果回到四年前,你想对那个才步入湖南科技学院的自己说些什么?
A:自信点,学该学的和想学的,知识也好课余也好,享受年轻、时间和拥有的。
Q:如何做到劳逸结合?
A:就我的经验来讲,最有效的方法是番茄学习法。平时我也经常睡懒觉,也会熬夜和朋友聊天,偶尔出去吃吃饭,看个电影。
Q:高考有父母陪读不孤单,考研有什么陪伴着你呢?说出来感谢遇见他们吧。
A:感谢考研路上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还有室友、同学的陪伴。
4、备考经验
英语语言文学
以下这几本书,推荐大家可以参考:
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诗》 (1-4册)张培基译注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这套书要仔细精读, 可以不用全部看完4册, 但至少看完前2册, 而且每本书要看3遍以上,做到把每一篇译文吃透,逐渐体会汉译英的遣词造句。
2、《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著 上外外语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讲的是英译汉的技巧和方法,很详细,与《英译散文选》互为补充,注意整理读书心得,仔细揣摩书中给出的例证。
3、《英汉名篇名译》
4、《散文佳作108篇》
5、《名家评点翻译佳作—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作品与评析》
6、《英国散文名篇欣赏》杨自伍
7、《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
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只要认真对待生活,终有一天,你的每份努力,都将绚烂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