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榜样力量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工作 > 榜样力量 > 正文

舜德无私奉献学子李宸希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05-14


个人简介

李宸希汉族,19998月出生,甘肃陇南人,共青团员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1702班学生。现任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团副团长;曾任校网络电视台播音部部长,商务英语1702班文体委员,宣传委员。

获奖情况

1、2017年,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会纪检保卫部“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大会”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

2、2017年,被共青团湖南科技学院委员会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

3、2017年,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雄辩博雅”辩论赛“最佳辩手”;

42018年,外国语学院“向邹永松同学学习”演讲比赛“一等奖”;

52018年,中共湖南科技学院委员会宣传部优秀记者

62018年,湖南科技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

7、2018湖南科技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先进事迹

坚持奉献,收获幸福

自在青年志愿服务团任职以来,她一直秉持着“奉献、乐观、有爱、无私”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之一,她兢兢业业,组织和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少则也有几十个。这些活动也受到了各级组织和社会的好评,也赢得了广大志愿者的赞许。从残疾儿童到孤寡老人,从社区到校园,她都把爱心传递给了需要的人们。她说,志愿活动是传递爱心的一种形式,是她会一直坚持的事情。尽管自己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只要肯行动,肯坚持,这微弱的光总会照亮需要光亮的人。    

认真是她的工作态度,有求必应是她的一贯作风。不仅是青年志愿服务团的优秀副团,她同学眼中的知心大姐姐。她常言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默默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最大的幸福。”大学三年里,她组织和参加各大志愿活动五十余个,前前后后都少不了她忙碌的背影。“柳子街义扫”、“特殊学校之旅”、“爱心义捐、支教”、“学雷锋活动”、“美化校园”“微型讲台”等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她从未缺席!志愿服务在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志愿服务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她快乐和幸福的来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7她懵懵懂懂的来到这个城市,看着陌生的环境,心里还有些忐忑。但来到校园,瞬间感到了勃勃生机。热心的学长学姐细心的提着行李带着路,还一路上介绍着学校。带到报到处,再带到领军训服的体院馆,又带到图书馆……面带微笑没有一丝不乐意,从未听到他们抱怨累。她说,“在那一刻,我就心里暗想,我以后也一定要帮助学弟学妹,我也要像学姐学长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到校第一天,副班说要在晚上,在自习室举办一个新生见面会,需要找几个志愿者提前去布置教室。那时她立即报名,没有一丝犹豫。炎炎夏日和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去买彩带、气球、零食等等并一下午都在自习室打气球挂彩带,写黑板子,打扫卫生……开学第一天大家都不熟悉,她不说话一个人默默地干着事。即使赶了两天的路没有休息,也不嫌累。当晚上同学们进到教室的时候,看到提前布置的教室,十分激动和感谢,她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新生见面会结束后,她也没有急匆匆回宿舍,而是留在教室等同学们都走了,把教室打扫了一遍。后来,她竞选了班级宣传委员一职,经常利用自己的午休和课余时间来布置教室。有人问她,“你牺牲了这么多自己的时间,你觉得值吗?”她回答,“我从来没有想过值不值,首先我自己是很乐意这样做的,其次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使这个教室更加温馨舒适,可以让同学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就这样她不定期的会给教室“添添补补”,从来没有说是为了得到谁的夸奖,而是一心一意地在为这个班集体付出。

后来,学院也举办了大大小小很多次班级海报设计比赛,她每次都尽心尽力,带着班上几个同学很好地完成海报设计。记得有一次,海报设计期限很短,在那三四天一旦没有课她就在教室精心装扮。从贴纸写字,画画剪纸,再到排版打印照片,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和她一起工作的几个同学也不时提醒她说,“休息休息再继续吧。”也常问,“有什么需要可以帮你的吗?”她倒是像个机器人,好像又用不完的能力,回答总是“没关系的,我可以!”到了饭点,一起工作的同学们都去吃饭了,她还在教室耐心地布置。结束之后,也不忘打扫卫生,每次都是把教室收拾的干干净净才离开。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那次海报比赛拿到了年级第一名。同学们都说,“哇,好漂亮哦,你真厉害!”她说到,“这都都是大家的功劳,我也没做多少。”其实大家都知道,前前后后她付出了很多的心思和时间。但她总是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直到现在,班级大大小小的事情,你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她说:“通过自己所做的一些小事,能够可以帮到同学们,使班级发展的更好,我感到很幸福!”

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

无私奉献、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真至诚,倾听心灵之音;至善至爱,谱写无悔青春。身为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团的一份子,从大一到大三,从小干事到副团长,从活动的参与者到活动的组织者,她都积极参与从未退缩。毋庸置疑,青年志愿服务团就是无偿的帮助别人。自主自愿的组织一系列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做这样的事情不值当,毕竟花了时间和精力,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但是她说,帮助别人,是她乐意做的事情。从大一的加入到现在她从未后悔。志愿活动就是不求回报,在温暖他人的同时,也在温暖着自己。他们互相治愈着,她认为志愿活动是幸福的。

从校内活动到社区活动,从支教活动到特殊学校,再到敬老院活动,她都冲在第一线。和社区合作联办的“福寿厅社区活动”,不论是前期准备还是活动过程中都是不易的。活动前她带领小干事以及志愿者在学习之余排练节目,从歌唱舞蹈节目到语言类节目,甚至是游戏环节。她都要确保无误,她的细心与负责是每个人都看在眼里的。活动过程中,从组织志愿者到维护社区秩序,她也都亲力亲为。在活动中,她既担任主持人又在游戏环节化身为孩子们的游戏搭档,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从给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再到给社区老人分发糖果她都乐在其中,和老人们握手寒暄,真正的融入到他们,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也会清扫场地,组织志愿者并且有序带回。她曾说,这些活动虽然细小繁琐,费时又费力,但是总需要有人来干这份工作。然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是幸福的。因为每次看到被帮助的人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握手感谢她时,她就被治愈了。她说,这也许就是志愿活动的魅力所在,在你辛勤付出的同时,它也在治愈着你。

这三年以来,像这样的志愿活动,她组织及参加了不下五十个,每一次活动她都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她也表示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由于在高中时期,她学过一段时间播音与主持,进入大学后,有幸加入了校网络电视台的播音部。从小干事起她就经常跑去行政楼办公室录稿子,从新闻到散文,从编导部同事的小稿子,再到校新闻部的大稿件,她都抢着录音。一年过去后,她从小干事变成了播音部部长。当然她的责任也就更大了,她一心想把部门带好,她每周六会空出两小时给播音部的小干事们培训,从发音规则到意群化分,再到感情语调,她毫无保留。她一对一的指导每个小干事存在的问题,一字一句的带读,从来不因没有回报就时时抱怨。

从军训校运动会的稿件,再到校领导的致辞讲话,她都尽力而为。不论是去录音室还是在宿舍厕所用手机录音,她都毫不含糊。一篇短短一两百字的新闻,一录也许就要一小时,要确保每一个字一个音,她不允许自己出一点错,录完音也要反复听好多遍,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时再发给校电视台。存在于她手机中的录音,也有二三十个。虽说她也知道这些都是无偿的,但她认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对学校的奉献。

去年毕业季的时候,传媒院的学姐找她帮忙给自己的毕业作品配音,虽说她连这个人都不认识,但她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从研读师姐的毕业作品再到和师姐探讨她想要呈现的效果,再到最后的配音也大概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前期工作本就比较繁琐了,至于配音前前后后也有十几二十遍才确定了最后的版本。那一个星期,她一下课就去找师姐商讨配音的事,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给师姐的毕业作品拖后腿。由于她超强的责任心,她看起来比师姐还上心。最后,成品出来之后,她也算是如释重负了,也算是没有愧对师姐的重托。本来她们素不相识,她也本可以拒绝,但她没有。她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于她来说,被别人需要就很幸福。她就是一个这样总是在默默奉献的人,一直在坚持奉献自己的力量。

雷锋同志曾说过:“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美好。”艾瑞克·弗罗姆也曾说过;“人并非为获得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让我们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人生因奉献而精彩,多年以后回头看,这些一定都将是人生中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坚持奉献,收获幸福!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街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14

版本所有:湖南科技学院外国学院 All Right R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