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09-10


本网讯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引发学院广大教师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嘱托,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先进教育工作者罗晶: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殷切期望“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学习领会《回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追求,更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与无上荣光。我们要敞开心扉,将心比心、以心交心,以朋友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做学生生活中的知心人;要持之以恒,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做学生工作的热心人;要终身学习,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优秀班主任胡伶俐:习总书记的回信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精神内核: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为学:教师一定要时刻加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接收学科领域中最前沿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成为渊博雅正、学贯中西的人。为事: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我们要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切实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心成长,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跟学生谈话谈心,多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积极引导同学们走正确的路、行正确的事。为人: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教会学生多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教授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我们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祖国培养爱国爱家、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友爱善良的卓越人才。

优秀教师刘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需要学习和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同时黄大年精神以其强大的穿透力、凝聚力和感染力,照亮了我们每位人民教师的初心。我们应把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化为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信条,胸怀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和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身正为范修师德,无私奉献铸师魂,潜心教学练师功,立德树人树师表,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执着的事业追求,肩负起教书育人和科学探索的重任,沿着黄大年的足迹砥砺前行,为国家培养新时代英才而努力工作。

优秀教师张文君: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为学、为事、为人上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甘为人梯、化育英才的师者风范,学习他勇立潮头、引领创新的科研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要求为准则,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凝聚发挥好团队力量,争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优秀教师谭浩亮:总书记的回信气势磅礴,高屋建瓴。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承,又展示了宽广丰富的知识储备。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应该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师的初心是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我们高校教师的使命。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如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己,教师师德尤为重要。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时刻保持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满腔热情投入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和学生,积极主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最美辅导员王素芳: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学习黄大年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我将立足本职岗位,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毕生追求,努力成为思想的引领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高尚灵魂的塑造者,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进一步将传承红色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街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14

版本所有:湖南科技学院外国学院 All Right R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