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飞博士来校开展《传统舞蹈类非遗保护的观念转型》讲座
本网讯:在全球化与城市化浪潮冲击下,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正面临传承断层、文化内涵弱化等挑战。如何从单一的“形态保存”转向“活态传承”,从“表层结构保护”深化至“深层文化激活”?一场以《传统舞蹈类非遗保护的观念转型》为主题的讲座在我院举行。
2025年5月10日下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廖燕飞博士与我院全体舞蹈学师生共同探索了非遗保护的破局之路。

本次讲座廖燕飞从“抢救性保存”到“创造性再生”、深层结构的挖掘与重塑,从“非遗+旅游”(如金锣舞迎宾体验)、“非遗+新媒体”(短视频传播)到“非遗+跨学科创作”(舞蹈与音乐、数字技术的碰撞),探索传统舞蹈在当代语境下的多元表达,直击传统舞蹈类非遗保护的痛点与机遇。
传统舞蹈的非遗保护,正从“守住根脉”走向“激活未来”。这场讲座带来的观念转型,关乎文化的生命力,更关乎我们如何定义“传统的当代意义”,在座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