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彭村)近日,湖南科技学院肠道微生物团队(MRPhD)的研究成果“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daidzein reductase involved in (S)-equol biosynthesis in Clostridium sp. ZJ6”( 在产S-雌马酚梭菌ZJ6中发现和鉴定到一种新的大豆苷元还原酶基因)在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中科院二区TOP,IF=5.64)发表,该研究工作由MRPhD的成员独立完成,胡云霏博士为第一作者,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杨春芳为第二作者,尹业师教授为通讯作者。

(S)-雌马酚是大豆苷元经特定肠道菌代谢所产的一种植物雌激素,在维持动物和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S)-雌马酚具有防治心血管相关疾病、缓解绝经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和预防雌激素相关癌症等作用。由于只有部分个体能通过肠道菌合成(S)-雌马酚,利用产(S)-雌马酚基因进行体外量产是满足广泛需求的最佳选择之一,但目前产(S)-雌马酚基因资源相对匮乏,严重制约了(S)-雌马酚量产和应用。该研究从鸡肠道中分离到一株产(S)-雌马酚梭菌ZJ6,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体外克隆表达和功能验证、酶活性位点定点突变以及宏基因组分析等方式,发现和鉴定了一个新的具有双向酶活性特征的大豆苷元还原酶基因K-07020。根据K-07020构建的产(S)-雌马酚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可用于(S)-雌马酚的体外生产工艺研究。另一方面,宏基因组分析显示K-07020和相关(S)-雌马酚菌可能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并影响个体的产(S)-雌马酚能力,这对于个体产(S)-雌马酚差异和(S)-雌马酚的生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依托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支持。
(一审 唐珊珊 二审 任学兵 三审 曾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