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需重点关注的“红线”“底线”要求有哪些?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标国家基本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规定,在指标体系中设置“红线”和“底线”要求,体现国家对所有参评学校的刚性约束在定性指标中,通过增设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方面的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关注高校办学“红线”。
在定量指标中,通过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办学条件、学生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统一“必选项”,列出了办学“底线”标准。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2.学校教职员工如何做好迎评工作?
答:(1)全校教职员工应学习审核评估相关知识,认真领会审核评估的理念,了解审核评估内容;要了解学校、学院和专业的定位与目标,了解学校及本单位人才培养工作,熟悉本人工作内容。
(2)学校各项工作要按照原有计划安排和工作学习规范保持常态,要严格执行教学、工作纪律,不能因专家到校而更改教学进程、变更课程安排、更换任课教师。
(3)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规范要求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工作,各学院应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各单位要准备好教学及相关工作的评估材料,保持教学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优化整理工作学习场所环境,提高各项教学和学术活动质量,以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专家组考察。
(5)教职员工要以“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在充分展示成绩的同时,虚心接受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与专家们共同分析探讨发展中的问题或困惑,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对策措施,使专家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