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实践教学 >> 毕业设计 >> 正文

土木工程专业2011级毕业设计任务书

发布日期:2014-10-16    作者:     来源: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

目录

题目一:24班完全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3

题目一:24班完全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4

题目二:30班完全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10

题目三:某行政办公楼设计任务书...12

题目四:某宾馆设计任务书...14

题目五:医疗门诊部设计任务书...17

题目六:某商住楼设计...19

题目七:某综合实验楼设计任务书...21

题目八:某高校图书馆设计任务书...23

题目九:某机关办公楼设计任务书...26

题目十:某税务办公楼设计任务书...31

题目十一:某工厂办公楼设计任务书...32

题目十二:某办公楼综合楼设计任务书...34

题目十三:某商店-住宅楼设计任务书...36

题目十四:某食堂-倒班公寓综合楼设计任务书...38

题目十五:某店面-住宅楼设计任务书...39

题目十六:某超市-公寓综合楼设计任务书...41

题目十七:某百货大楼设计任务书...43

题目十八:某医院门诊楼设计任务书...44

题目十九:某旅馆设计(一)任务书...47

题目二十:某旅馆设计(二)任务书...48

题目二十一:某旅馆设计(三)任务书...50

题目二十二:某县城宾馆设计任务书...52

题目二十三:某图书馆设计(一)任务书...53, ,

题目二十四:某图书馆设计(二)任务书...56

题目二十五:某图书馆设计(三)任务书...58

题目二十六:某大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60

题目二十七:某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61

题目二十八:某学院综合实验楼设计任务书...62

题目一:24班完全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

表一: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参考文献

专业(方向)

年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土建

土木工程(房建)






题目

24班完全中学教学楼设计

研究内容与

目标

一.研究内容:(详见附录3:设计内容、步骤,成果和时间安排表

1.建筑设计:按毕业设计大纲要求,根据设计任务书和调查研究所得的资料,结合基地条件,功能要求,建筑标准以及技术上与经济上的可能性、合理性、设计出建筑方案,设计深度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2.结构设计:能根据使用要求、场地条件、抗震设计等要求,遵循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施工可行的原则,依据设计规范要求,经过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合理的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并确定主要承重构件的尺寸及结构计算。设计方法正确,计算数据可靠。设计深度达到中级要求。

3.计算书:完成大纲要求的结构计算过程,并编辑成册。要条理清晰,文字简练,书写工整。

4.施工图纸:包括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要求能正确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标准,图面布置协调合理。

二.研究目标:

本毕业设计的课题是指导教师结合工程实践和教学需要选定的,期望达到的目的有三:

1.总结知识:通过10周的毕业设计这一专门环节,促使学生对本科四年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相关工程技能,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综合、补缺补漏。

2.提高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通过这个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能力。培养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及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的能力。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集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增强工程意识。

3.提高工程综合素质:树立实事求是、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吃苦耐劳,专业尽责的设计素养。培养合理规划、调整设计时间的能力,并通过答辩等环节,训练学生对专业用语的应用能力和对设计内容的表达能力。

研究方法

一.设计方法:

1.建筑设计:

从满足建筑功能入手,依次进行各层平面图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细部详图设计。

2.结构设计:

1)依照规范和经济指标进行结构布置,并梁柱截面尺寸;

2)近似计算法进行一榀框架的配筋设计,用弯矩分配法或分层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D值法等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3)进行一个柱下独立基础配筋设计。

3.施工图绘制:

1)建筑施工图:Autocad/天正/APM等软件绘制

2)结构施工图:pkpm绘制

二.设计依据:(见附录1,2

三.过程管理和成绩评定:(见附录3

主要阅读文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7]《建筑制图标准》(GB50104-2010)

[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接受任务日期: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要求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教师签名

系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审定(签名)









附录1

一.设计质料:

(一)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一所职业中学,该校主要建筑物为一幢24班教学楼,建筑层数5--6层,建筑面积控制在4000--4500平方米,选择拟建地1,3,8,9任一处作为建筑区。该楼房间组成:

房间名称

间数

面积

房间名称

间数

面积

普通教室

24

60

文印室

1

15-20

实验室

3

80-90

医务室

1

15-20

实验准备室

3

54

学生办公室

1

15-20

语音教室

1

80-90

教师办公室

1

15-20

绘图教室

3

80-90

厕所

12

15-20

阶梯教室

1

100-150

贮藏室

若干


藏书室

1

54

阅览室

3

80-90

行政办公室

6

15-20

打字室

1

15-20

会议室

1

90




(二)设计要求:

<一>建筑方面

1.建筑主体为5--6层框架结构,楼层层高为3.3--3.6米。

2.主体部分屋顶为上人屋顶,教室、实验室应能容纳50名学生,阶梯教室要求能够放映幻灯和小电影。

3.教室、实验室应有黑板、讲台、实验台、洗槽、水、电等教室、实验室备。

4.主要入口处应设门厅,门厅或走廊内可设置学生作业展出、墙报、布告栏等设施。

5.每层均应设置男女厕所。

6.主体部分尽量设计成外廊式,局部可设计成内廊式。

7.立面装修要求明朗、简洁、活泼,反映学校的建筑特点,并满足街景要求。

<二>结构方面:所有设计均按新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三)设计原始质料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4.场地情况见总平面图,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6.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以180—200kN/m2设计,无地下水。

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8.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9.夏季日照数253.5小时,冬季日照数75.3小时,年总日照数1426.8小时。

(四)场地土条件

场地土为II类。

1.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7m。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杂填土层:0.7m,容重

(2)耕土:灰黑色、湿、厚0.3m,容重

(3)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2.2~2.6m,容重

(4)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6.4~6.6m,容重

(5)粘土Ⅱ:灰黄色,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6m,容重

(6)中砂层:中密,厚5~8m。

(7)地下水位:地下3.0~3.5m之间。

3.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土层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E



粘土Ⅰ

120~150

0.055

38.7


8~10

淤泥

60~70

0.240

11.3


6~7

粘土Ⅱ

180~200

0.024

76.4

700~900

25~30

中砂层

250~340



1700~1900

25~35

附录2:

一、过程管理:

1.开题指导:学生选择设计题目,指导老师说明设计任务书,提出基本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过程指导:指导老师按照学生的程度,对每个学生每两周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指导,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同时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各个环节的设计。(注意:如果学生出现不与指导老师联系,不认真等情况,表现恶劣者,不能参加毕业答辩)

3.结题检查:答辩前一周,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合格者可予以签字(注意:无签字者不能参加答辩)。

二、成绩评定:

分项

平时

建筑

施工图

结构

设计

结构

施工图

答辩

总评成绩

比例

10%

25%

30%

25%

10%

评分人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答辩小组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1.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答辩小组选出“良、中、及格”的设计,由指导老师直接评定成绩。

3.答辩小组选出较优秀的设计参加大组答辩,由大组答辩评定成绩。

4.答辩小组选出差的设计参加大组答辩,由大组答辩评定成绩。

附录3

设计内容、步骤,成果和时间安排表

内容和步骤

成果

时间安排

开题

(指导教师完成)

第1周

查阅资料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表一份

开题报告审查

(指导教师完成)

1.功能系统图

自己手绘草稿图

第1-2周

2.各层平面设计

3.剖面设计

4.立面设计

5.方案调整

1、建筑设计总说明书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第2-3周

2、门窗表(可以含在总说明中)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3、(底、标准、顶)层平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4、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5、(至少2个)立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6、(至少1个)剖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7、一个楼梯图

1:50, A2/A3(可调整)

8、数个细部详图

1:20/1:15,A2/A3(可调整)

结构设计

结构布置,确定梁祝尺寸

简图

第4-6周

选择一榀框架进行手算、配筋

计算书、简图

选择一独立基础进行手算、配筋

计算书、简图(选做)

结构施工图

1、结构设计总说明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第7-9周

2、基础布置图、详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3、柱平法施工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4、梁平法施工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5、楼板、屋面板配筋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6、楼梯详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7、计算书

pkpm中选取

完成设计说明

第10周

初步检查

第11周

整理装订各个文件,设计成果,准备答疑

答辩

提高设计成果

成绩评定

题目二:30班完全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一所职业中学,该校主要建筑物为一幢30班教学楼,建筑层数5--6层。建筑面积控制在4300--4800平方米,选择拟建地1,3,8,9中任一处作为建筑区该楼房间组成:

房间名称

间数

面积

房间名称

间数

面积

普通教室

30

60

文印室

1

15-20

实验室

3

80-90

医务室

1

15-20

实验准备室

3

54

学生办公室

1

15-20

语音教室

1

80-90

教师办公室

1

15-20

绘图教室

3

80-90

厕所

12

15-20

阶梯教室

1

100-150

贮藏室

若干


藏书室

1

54

阅览室

3

80-90

行政办公室

6

15-20

打字室

1

15-20

会议室

1

90




学校用地自拟,必须设计一个田径场:包括蓝球场1--2个、排球场1个、食堂1个(包括厨房、餐厅约300--400平方米)、学生宿舍一幢(400--500平方米)。教学楼位置须合理布置,学校内部道路交通、绿化布置须考虑周到。

(二)设计要求:

<一>建筑方面

1.建筑主体为5--6层框架结构,楼层层高为3.3--3.6米。

2.主体部分屋顶为上人屋顶,教室、实验室应能容纳50名学生,阶梯教室要求能够放映幻灯和小电影。

3.教室、实验室应有黑板、讲台、实验台、洗槽、水、电等教室、实验室备。

4.主要入口处应设门厅,门厅或走廊内可设置学生作业展出、墙报、布告栏等设施。

5.每层均应设置男女厕所。

6.主体部分尽量设计成外廊式,局部可设计成内廊式。

7.立面装修要求明朗、简洁、活泼,反映学校的建筑特点,并满足街景要求。

<二>结构方面:所有设计均按新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三)设计原始质料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4.场地情况见总平面图,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6.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以180—200kN/m2设计,无地下水。

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8.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9.夏季日照数253.5小时,冬季日照数75.3小时,年总日照数1426.8小时。

(四)场地土条件

场地土为II类。

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如下:

1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7m。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杂填土层:0.7m,容重

(2)耕土:灰黑色、湿、厚0.3m,容重

(3)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2.2~2.6m,容重

(4)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6.4~6.6m,容重

(5)粘土Ⅱ:灰黄色,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6m,容重

(6)中砂层:中密,厚5~8m。

(7)地下水位:地下3.0~3.5m之间。

3.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土层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E



粘土Ⅰ

120~150

0.055

38.7


8~10

淤泥

60~70

0.240

11.3


6~7

粘土Ⅱ

180~200

0.024

76.4

700~900

25~30

中砂层

250~340



1700~1900

25~35

(五)表一和附录1、2、3参考题目一

题目三:某行政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建设地点:某市文化行政区临街一侧。

2.地形情况:详见附图(选择拟建区3,8,9中任一个作为建筑地)。

3.总建筑面积:3000M左右。

4.建筑耐火等级:Ⅱ级。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为主。

6.建筑层数:3-4层为主。

7.层高:3.0-3.6m

8.建筑功能要求:

(1)办公室:普通办公室数间(3.5m2/每人),高级办公室2套(6.5m2/每人);

(2)会议室:大会议室能容纳150-200人,小会议室能容纳30-40人。(有会议桌1.8m2/每人,无会议桌0.8m2/每人)

(3)档案室、资料室

(4)打字、文印室

(5)卫生间

9.总平面:停车场面积不小于建筑面积15%,且不大于空地40%。

(二)设计原始质料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4.场地情况见总平面图,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6.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以180-200kN/m2设计,无地下水。

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8.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9.夏季日照数253.5小时,冬季日照数75.3小时,年总日照数1426.8小时。

(三)场地土条件

场地土为II类。

1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7m。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杂填土层:0.7m,容重

(2)耕土:灰黑色、湿、厚0.3m,容重

(3)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2.2~2.6m,容重

(4)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6.4~6.6m,容重

(5)粘土Ⅱ:灰黄色,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6m,容重

(6)中砂层:中密,厚5~8m。

(7)地下水位:地下3.0~3.5m之间。

3.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四)表一和附录1、2、3参考题目一

题目四:某宾馆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建筑组成:

某宾馆建筑面积为4500-5000m2,采用框架结构,选择拟建区4,5,6,7中任一个作为建筑地,其主要用房指标如下表:

房间名称

房间面积(m2)

房间数量

房间名称

房间面积(m2)

房间数量

三人间

25

60

大餐厅

150-200

1

双人间

20

40

小餐厅

20-30

3-5

单人间

20

20

活动室

60-80

1

大会议室

60-80

1

歌舞厅

120-150

1

小会议室

30-40

2

办公室

20

3-5

厨 房

60-80

1

值班室

20

每层1

备餐用房

30-50

1

公共卫生间

20

男女各2







注:客房内均设一独立卫生间.

2、建筑功能要求:

(1) 公共活动部分

门厅、大厅:内设总服务台、休息厅,面积可按0.3~0.6m2/床。

会议室、文娱室:根据需要可设大小不同的几间,0.5m2/床。

(2)客房部分

三人间:20间左右,不设单独卫生间;

二人间:3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单人单间:1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套间:1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3)服务部分

中餐厅及厨房:就餐人数按旅客人数的50%考虑。

小卖处:可在大厅中设置。

行李间:靠近服务台。

服务员室、被褥贮藏室:每层设置。

商务办公、管理、治安室:设在底层。

开水间:可分层设。

厕所、盥洗室主要考虑不带卫生间的旅客和工作人员使用,浴室咳集中设于某一层。

(4)其它部分:

锅炉房、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停车场等,在总平面中考虑。

(二)、设计要求:

1建筑方面:

建筑物主体为六-八层框架,客房部分层高为2.6-2.8米,其余部分层数、层高自定。

建筑物主体屋顶为上人屋面,可以供上人活动之用。

立面装修要简洁美观,能体现城市特点,并能满足街景要求。

2结构方面:

地基承载力按照180—200kN/m2设计,抗震等级为六度设防。

所有设计均以新规范为依据进行设计。

(三)设计原始质料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4.场地情况见总平面图,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6.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以180—200kN/m2设计,无地下水。

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8.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9.夏季日照数253.5小时,冬季日照数75.3小时,年总日照数1426.8小时。

(四)场地土条件

场地土为II类。

1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7m。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杂填土层:0.7m,容重

(2)耕土:灰黑色、湿、厚0.3m,容重

(3)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2.2~2.6m,容重

(4)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6.4~6.6m,容重

(5)粘土Ⅱ:灰黄色,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6m,容重

(6)中砂层:中密,厚5~8m。

(7)地下水位:地下3.0~3.5m之间。

3.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土层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E



粘土Ⅰ

120~150

0.055

38.7


8~10

淤泥

60~70

0.240

11.3


6~7

粘土Ⅱ

180~200

0.024

76.4

700--900

25~30

中砂层

250~340



1700--1900

25~35

(五)表一和附录1、2、3参考题目一

题目五:医疗门诊部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本设计为工矿企业、省属地(市)县及公社医院的独立门诊崐部,600门诊人次,总建筑面积3500--4000平方米。选择拟建地3,8,9的任一处作为建筑区。

2.建筑地点:根据各自情况自拟地形图,但应考虑与住院部、辅助医疗部之间的联系。

3.建筑层数:5--6层。

4.门诊分科使用面积:见表1

5.医院建筑常用参数:见表2

表2

类别

室别

最低限度尺寸

(中—中)(m)

层 高(m)

走道

2.4


诊室

3.0*3.9

3.3—3.6

手术室

3.9*6.0

3.3—3.6

X光室

5.7/3.9*6.0

3.3—4.2




6.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7.地基承载力为180—200kN/m2,抗震等级为六度设防。

8.所有设计均按新规范进行设计。

表1:(注:每层需设置两间办公室及男女卫生间各一间。)

分项

房间名称

面积

分项

房间名称

面积

共用部分

门厅

90-100

内科

诊断室

(15-20)*4

挂 号 室

25-30

治疗室

15-20

候 诊 室

120

注射室

(15-20)*2

病 历 室

25-30

中 医 科

诊断室

(15-20)*2

门 诊 办 公

15-20

针 炙 科

针炙室

(15-20)*2

接 待 室

15-20

五官科

眼科诊室

30

保 健 室

15-20

眼科暗室

15-20

男 女 厕 所

15-20

耳鼻喉诊室

15-20

中药房

30

耳鼻喉治疗

15-20

西药房

30

口腔诊室

30

门诊化验室

30

镶牙补牙

15-20

杂用库房

15-20

技 工 室

15-20

外科

诊断室

(15-20)*3

理疗科

光 疗 室

30

治疗室

15-20

电 疗 室

30

换药室

15-20

激 光 室

15-20

消毒准备室

15-20

急诊室

诊断室

15-20

门诊手术室

30

治疗室

30

小儿科

预诊室

15-20

抢救室

30

候 诊 室

30

观察室

(15-20)*2

(二)设计原始质料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4.场地情况见总平面图,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6.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以180—200kN/m2设计,无地下水。

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8.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9.夏季日照数253.5小时,冬季日照数75.3小时,年总日照数1426.8小时。

(三)场地土条件

场地土为II类。

1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7m。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杂填土层:0.7m,容重

(2)耕土:灰黑色、湿、厚0.3m,容重

(3)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2.2~2.6m,容重

(4)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6.4~6.6m,容重

(5)粘土Ⅱ:灰黄色,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6m,容重

(6)中砂层:中密,厚5~8m。

(7)地下水位:地下3.0~3.5m之间。

3.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土层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E



粘土Ⅰ

120~150

0.055

38.7


8~10

淤泥

60~70

0.240

11.3


6~7

粘土Ⅱ

180~200

0.024

76.4

700--900

25~30

中砂层

250~340



1700--1900

25~35

(五)表一和附录1、2、3参考题目一

题目六:某商住楼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商住楼为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商场及商品房,选择拟建地1,3,8,9的任一处作为建筑区。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500-5500平方米以内,为八层的框架结构。一至三层为商场,内有办公室(20平方米)若干及一定数量的仓库或贮藏室。会议室40-60平方米,住宅户型有两室一厅(70-75平方米)、三室一厅(90-100平方米)、三室二厅(100-120平方米)、四室一厅(120-150平方米),户型比为2:2:1:1。

(二)设计要求:

1.地形不限,但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平面布置。

2.平面形式为点式,商场层高为3.6--3.9米,住宅部分层高

2.8--3.0米。对于三室户、四室户的主卧室应设独立的卫生间。

3.建筑设计应以“三大一小一多”为原则,即客厅、卫生间、厨房要大,卧室小,壁橱多,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同时还应考虑房间内家俱布置的合理性,如在卫生间外部应留有洗衣机的摆放 位置。

4.立面要求新颖、丰富。

5.地基承载力为180--200KN/m2,抗震等级为六度设防。

6.所有设计均按新规范进行设计。

(三)设计原始质料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4.场地情况见总平面图,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6.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以180—200kN/m2设计,无地下水。

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8.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9.夏季日照数253.5小时,冬季日照数75.3小时,年总日照数1426.8小时。

(四)场地土条件

场, 地土为II类。

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如下:

1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7m。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杂填土层:0.7m,容重

(2)耕土:灰黑色、湿、厚0.3m,容重

(3)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2.2~2.6m,容重

(4)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6.4~6.6m,容重

(5)粘土Ⅱ:灰黄色,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6m,容重

(6)中砂层:中密,厚5~8m。

(7)地下水位:地下3.0~3.5m之间。

3.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土层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E



粘土Ⅰ

120~150

0.055

38.7


8~10

淤泥

60~70

0.240

11.3


6~7

粘土Ⅱ

180~200

0.024

76.4

700--900

25~30

中砂层

250~340



1700--1900

25~35

(五)表一和附录1、2、3参考题目一

 

题目七:某综合实验楼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用途:该实验室主要为物理、化生实验室。(选择拟建地5,6中任一处作为建筑区)

2、建筑面积:按物理系780名学生,化生系620名学生,生均面积5m2计算,并考虑办公、卫生及其它用途,总面积约6000m2

3、实验室名称、数量及要求:

(1)化生实验室:

实验室名称

数量

面积m2

实验室名称

数量

面积m2

无机化学

2

80

动物

1

60

有机化学

1

60

植物

1

60

物化

1

60

玻璃仪器库

1

80

分析

1

60

药品库

2

50

天平

2

40

化工

1

30

仪器

2

40

科研室

1

30

(2)物理实验室:共20间,大间面积80 m2,小间面积25 m2

实验室名称

数量

面积m2

实验室名称

数量

面积m2

力热



近代物理



光学



激光



电磁学



家电



模电



智能控制



数电



多媒体



电工



电声系统



编辑室



暗房



(3)其它实验室

(二)设计要求:

<一>建筑方面

1.建筑主体为6层框架结构,楼层层高为3.3--3.6米。

2.主体部分屋顶为上人屋顶。

3.实验室应有黑板、讲台、实验台、洗槽、水、电等教室、实验室备。

4.主要入口处应设门厅,门厅或走廊内可设置教学通知、学生作业展出、墙报、布告栏等设施。

5.每层均应设置教师办公室、男女卫生间。

6.主体部分尽量设计成内廊式,以扩大使用面积。

7.立面设计要求明朗、简洁、活泼,反映学校的建筑特点。

<二>结构方面:所有设计均按新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三)设计原始质料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4.场地情况见总平面图,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6.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以180—200kN/m2设计,无地下水。

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8.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9.夏季日照数253.5小时,冬季日照数75.3小时,年总日照数1426.8小时。

(四)场地土条件

场地土为II类。

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如下:

1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7m。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杂填土层:0.7m,容重

(2)耕土:灰黑色、湿、厚0.3m,容重

(3)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2.2~2.6m,容重

(4)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6.4~6.6m,容重

(5)粘土Ⅱ:灰黄色,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6m,容重

(6)中砂层:中密,厚5~8m。

(7)地下水位:地下3.0~3.5m之间。

3.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土层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E



粘土Ⅰ

120~150

0.055

38.7


8~10

淤泥

60~70

0.240

11.3


6~7

粘土Ⅱ

180~200

0.024

76.4

700--900

25~30

中砂层

250~340



1700--1900

25~35

(五)表一和附录1、2、3参考题目一

题目八:某高校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

福建某高校计划在校园内建设一主体为六层楼的图书馆,见地形图,拟建4,6,7地任选一处,(具体尺寸见CAD文件),藏书量50万册。

主体部分为现浇框架结构,其它部分的结构形式自定

建筑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4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

4500--4800平方米

容积率

≦1.8

绿地率

≧30%

书库面积

1500平方米

阅览室面积

1500平方米

办公区面积

1000平方米

辅助面积

500平方米

2、建筑功能要求:

要求阅览室与书库各层连接紧密。办公区能方便到达书库和阅览室。学生不能随意进入办公区。建筑内部交通路线合理,防止图书偷盗。立面设计力求丰富,以体现现代高校图书馆的风貌。

建筑

功能

房间名称

总面积

(m2)

数量

层高

(m)

层数

备注

公共区

门厅

自定

1--2

自定

≤6

设目录厅,展台和总服务台等。

休息区

自定

自定

自定

≤6

内设饮水区和休息桌椅等。

书库区

借还处

自定

1--2

自定

≤6

方便借还,防止偷盗

普通书库

1200

自定

2.6--3.0

≤6


特殊书库

500

自定

2.6--3.0

≤6


办公区

普通办公室

3.5m2/每人

自定

2.6--3.0

≤6

可以是若干小间,也可以是大套间

高级办公室

6.5m2/每人

2

2.6--3.0

≤6


采编室

30--45

1

2.6--3.0

≤6

和书库,货梯,图书出口紧密连接。

装订室

30--45

1

2.6--3.0

≤6

和书库,货梯,图书出口紧密连接。

会议室

45--60

1

2.6--3.0

≤6


接待室

30--45

1

2.6--3.0

≤6


阅览区

报刊阅览室

500

自定

4.5--4.8

≤6

注意采光要求

图书阅览室

500

自定

4.5--4.8

≤6

特殊阅览室

250

自定

4.5--4.8

≤6

自习室

100--120

1--2

4.5--4.8

≤6

放映室

100--120

1--2

4.5--4.8

≤6

做成阶梯室

辅助区

文印室

30--45

1--2

自定

≤6


检索室

30--45

自定

自定

≤6

可以设成检索台的形式。

卫生间

自定

自定

自定

≤6

在书库区,阅览区和办公区内设置,并考虑无障碍设计。

盥洗室

自定

自定

自定

≤6

交通区

楼梯

自定

自定



形式可以多样,注意消防要求

人用电梯

自定

2--4



按照层数要求,可以设置行也可以不设。

货梯

自定

1



位置要方便图书运送。

停车区

自行车区

≧150

自定

自定


可在建筑底层架空设置,也可以在建筑外设置。

汽车区

≧300

自定

自定


(二)设计原始质料

1.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地下部分为二b类环境。

4.场地情况见总平面图,场地平整,三通已完成,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充足。

5.抗震设防烈度:六度。

6.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以180—200kN/m2设计,无地下水。

7.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

8.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见风玫瑰图)

9.夏季日照数253.5小时,冬季日照数75.3小时,年总日照数1426.8小时。

(三)场地土条件

场地土为II类。

场地工程地质报告如下:

1钻探场地平坦,场地高程为7m。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2.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布)

(1)杂填土层:0.7m,容重

(2)耕土:灰黑色、湿、厚0.3m,容重

(3)粘土Ⅰ:褐黄-棕褐色,中密,很湿,可塑状态,厚2.2~2.6m,容重

(4)淤泥:浅灰-深灰色,稍密,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厚6.4~6.6m,容重

(5)粘土Ⅱ:灰黄色,中密,很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厚6m,容重

(6)中砂层:中密,厚5~8m。

(7)地下水位:地下3.0~3.5m之间。

3.建议基础放置在粘土Ⅰ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土层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E



粘土Ⅰ

120~150

0.055

38.7


8~10

淤泥

60~70

0.240

11.3


6~7

粘土Ⅱ

180~200

0.024

76.4

700--900

25~30

中砂层

250~340



1700--1900

25~35

(四)表一和附录1、2、3参考题目一

题目九:某机关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某机关办公楼设计。

某市某机关适应时代要求在市中心拟建一办公楼,以满足现代办公需要。

二、建设地点

XX市市中心,拟建基地总平面如图所示。

基地平面

原有建筑

线

城市干线

56m

10m

6.5m

三、建筑规模

已被批准的总建筑面积:3800m2(±5%)。

建筑层数:主体5-6层,可设裙楼。

四、建筑构成

表1办公楼组成表

房间名称

面积

数量

(1)门厅

60-70m2


(2)值班室

25-30 m2

1间

(3)会议室甲

250-300

1间

(4)会议室乙

100-120

2间

(5)会议室丙

60-75

2间

(6)办公室

18-20

100间

(7)接待室

30-40

4间

(8)活动室

55-60

2间

(9)打印室

15-20

3间

(10)资料档案室

55-60

3间

(11)库房

55-60

2间

(12)阅览室

60-75

1间

(13)卫生间

按规范标准设置


(14)其他

自主设置


五、建筑技术条件

1.气象条件

1)温度:最热月平均28.8℃,最冷月平均3.8℃。

夏季极端最高39.8℃,冬季极端最低-9.5℃。

2)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为73%。

3)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

4)雨雪条件:年降雨量1450mm;日最大降水强度192mm/日;暴雨降水强度3.3l/s.100m2,最大积雪深80mm。

2.工程地质条件

1)自然地表1m内为填土,填土下层为3m厚砂质粘土,再下为砾石层。砂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砾石层为。

2)地下水位:地表以下2.0m,无侵蚀性。

3)相邻原有建筑基础为条形基础,其底面标高在室外地面下1.2m处,马路上排水暗沟3.0m。

4)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3.材料供应

1)三材由建材公司供应,品种齐全。

2)墙体材料可选用烧结空心砖、加气砼砌块等。

4.施工条件和能力

1)在施工期间,为施工服务的附属企业有:木材加工厂、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厂、机械修配厂、机械化供应站。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厂设在工地的东边约3公里,预制构件厂内可供应一般预制构件。木材加工厂、机械化供应站、机械修配厂皆设在离工地东边约3公里处。

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脚手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

2)材料供应条件:钢材可在市区内采购。砂、石、木材、砖、瓦、石灰、水泥从市区用汽车运至工地。

3)设备条件:有各类塔吊、自行式起重机、井架、混凝土搅拌机、灰浆机等供工地选用。

4)水电条件:水、电从市区接来。

5)劳动力供应情况:劳动力由建筑公司统一调配,能够满足施工中的劳动力的需要。

6)工程施工期限:10个月。

附录一

一、过程管理:

1.开题指导:学生选择设计题目,指导老师说明设计任务书,提出基本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过程指导:指导老师按照学生的程度,对每个学生每两周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指导,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同时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各个环节的设计。(注意:如果学生出现不与指导老师联系,不认真等情况,表现恶劣者,不能参加毕业答辩)

3.结题检查:答辩前一周,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合格者可予以签字(注意:无签字者不能参加答辩)。

二、成绩评定:

分项

平时

建筑

施工图

结构

设计

结构

施工图

答辩

总评成绩

比例

10%

25%

30%

25%

10%

评分人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答辩小组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1.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答辩小组选出“良、中、及格”的设计,由指导老师直接评定成绩。

3.答辩小组选出较优秀的设计参加大组答辩,由大组答辩评定成绩。

4.答辩小组选出差的设计参加大组答辩,由大组答辩评定成绩。

设计内容、步骤,成果和时间安排表

内容和步骤

成果

时间安排

开题

(指导教师完成)

第1周

查阅资料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表一份

开题报告审查

(指导教师完成)

1.功能系统图

自己手绘草稿图

第1-2周

2.各层平面设计

3.剖面设计

4.立面设计

5.方案调整

1、建筑设计总说明书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第2-3周

2、门窗表(可以含在总说明中)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3、(底、标准、顶)层平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4、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5、(至少2个)立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6、(至少1个)剖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7、一个楼梯图

1:50, A2/A3(可调整)

8、数个细部详图

1:20/1:15,A2/A3(可调整)

结构设计

结构布置,确定梁祝尺寸

简图

第4-6周

选择一榀框架进行手算、配筋

计算书、简图

选择一独立基础进行手算、配筋

计算书、简图

结构施工图

1、结构设计总说明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第7-9周

2、基础布置图、详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3、柱平法施工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4、梁平法施工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5、楼板、屋面板配筋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6、楼梯详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7、计算书

pkpm中选取

完成设计说明

第10周

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

第10周

初步检查

第11周

整理装订各个文件,设计成果,准备答疑

答辩

提高设计成果

成绩评定

题目十:某税务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某市地方税务局综合办公楼。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与结构型式

总建筑面积:3800m2

结构型式:框架结构

层数:5~6层。

四、建筑面积分配指标

建筑面积分配指标表

序号

房间名称

数量

建筑面积

1

报税大厅

1

150-180m2

2

车库

6

140-180m2

3

多功能厅

1

200-280

4

办公室

60

15-20

5

大会议室

3

120-180

6

小会议室

1

35-40/间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一:某工厂办公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电视机元件厂办公大楼。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与结构型式

总建筑面积:2500~3000m2

结构型式:框架结构

层数:4~5层

层高:底层3.9m,其它层3.3m

四、建筑面积分配指标

1.设计原则

本办公楼的柱网、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较大的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结合国情和地方特点,符合先进管理方式,并适当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

2.各用房的面积与具体要求

序号

房间名称

间(套)数

建筑面积

(每间或套)m2

要求

1

门厅

1

70-100

含收发室

2

厂办公室套小会议室

1

70-80


3

厂长室套接待室

1

40-50


4

副厂长室

2

20-25


5

党委办公室套小会议室

1

20-25


6

书记室套接待室

1

40-50


7

副书记室

2

20-25


8

工会办公室

2

20-25


序号

房间名称

间(套)数

建筑面积

(每间或套)m2

要求

9

总工程师套小会议室

1

70-80


10

技术科

1

70-80


11

技术档案室

1

70-80


12

生产调度室

2

20-25


13

销售科套接待室

1

70-80


14

产品陈列室

1

150-180


15

产品开发办公室

1

40-50


16

财务室

4

20-25


17

劳动人事科

2

20-25


18

人事档案室

1

70-80


19

文印室

1

70-80


20

职工教育公室

1

20-25


21

图书室

1

80-100


22

总机室

1

40-50


23

广播室

1

40-50


24

保卫科

2

20-25


25

行政科

3

20-25


26

厂史陈列室

1

80-90


27

工会活动室

1

100-150


28

大会议室

1

100-150


29

小会议室

2

80-100


30

机动办公室

若干

20-25


31

男女厕所



按规范要求

32

其他房间

自主设置

自主设置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二:某办公楼综合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办公综合楼。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6500m2左右。

层数:6层。

层高:基本层高3.6米,底层、顶层或某些特殊要求房屋可酌情加高,但建筑总高度应控制在28m以内。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某些大空间可考虑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建筑是以工厂办公楼为主,配以部分旅馆客房、会议室、展览厅等,可满足公司办公、会议、接待来宾、娱乐等多方面需求,同时做到办公部分与对外营业的旅馆部分交通组织流畅,互不干扰。各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指标见下表:

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分配指标

名称

建筑面积

要 求

套间式办公室

约500m2

考虑办公室外套接待室或小会议室,数量为5~6套,各套具体面积可酌情调节。

普通办公室

约1500 m2


中、小会议室

约300 m2

满足各部门会议及接待要求,间数设计人员自定。

多功能大厅

约500 m2

满足职工大会、大型展览、公司庆典等公司内部大型活动的需求,同时考虑能对外出租。

陈列室

约200 m2

产品陈列、厂史陈列等。

工会活动室

约250 m2

满足工会常规活动的要求

旅馆门厅及前台管理

约200 m2

内设总服务台、行李寄存等,并设经理、管理、会计、值班、保卫间各一间。

客房

约2500 m2

客房设单床间、双床间、三床间,其比例大致为2∶6∶2,单床间布置双人床,面积同双床间,客房均带卫生间。

公共用房

约500 m2

厕所,小门厅等。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三:某商店-住宅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商店-住宅楼。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4500~5000m2

层数:5~6层。

层高:商店4.2m~5.1m,住宅2.8~3.0m。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建筑部分

(1)该建筑底层为商店,面积1500~2000 m2,包括营业厅、仓储面积和辅助用房(办公、值班用房,卫生间等),各部分面积请参照《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合理分配;

(2)住宅总建筑面积3000~3500 m2,按照家庭常住人口分别为1~2人,3~4人,5~6人设计大中小三种套型,建议套型比为1∶2∶1。

2.建筑设计要求:

(1)商店流线与住宅流线顺畅并互不干扰。

(2)住宅按整幢楼内人均占有户内使用面积为20~25m2设计,且户平均使用面积控制在80~130 m2之间。

(3)每户应设生活阳台,中套与大套可增设服务阳台。

(4)每户可酌情设置必要的贮藏设施。

(5)临街面造型与立面装修应作重点处理。

(6)在内部空间处理上,商店与住宅两部分要相互配合协调,以满足结构与构造的技术条件要求。

3.建筑设计除满足通用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专门规范要求: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四:某食堂-倒班公寓综合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公司食堂-倒班公寓综合楼。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约3600m2

层数:5~6层;

层高:食堂4.2m~5.1m,公寓3.0m;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食堂按同时能满足200~300人就餐需要设计,分隔成大小两个餐厅,大餐厅满足一般就餐需要,小餐厅设计成雅座形式,能满足职工小型聚会的需要,因建设用地临街,小餐厅在设计上考虑对外营业的需要。

2、公寓主要满足职工倒班休息的需要,同时考虑部分兼作青年职工宿舍。公寓以单间(可居住2~4人)带卫生间为基本组合模式,宿舍部分可考虑增设厨房。

3、建筑设计除满足通用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专门规范要求: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五:某店面-住宅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店面-住宅楼。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4500~5000m2

层数:5~6层。

层高:店面5.4m,住宅2.8~3.0m。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建筑部分

(1)该建筑底层为店面,总面积1500m2左右,每间店面面积在150~250 m2,包括卧室、卫生间、厨房等辅助性生活设施和一定的储存空间,考虑利用结构层空间合理设置隔层(不计入店面面积)以满足生活、储存或营业需要;

(2)住宅总建筑面积3000~3500 m2,按照家庭常住人口分别为3~4人,5~6人设计两种套型,建议套型比为2∶1。

2.建筑设计要求:

(1)店面流线与住宅流线顺畅并互不干扰。

(2)住宅按整幢楼内人均占有户内使用面积为20~25m2设计,且户平均使用面积控制在80~130 m2之间。

(3)每户应设生活阳台,中套与大套可增设服务阳台。

(4)每户可酌情设置必要的贮藏设施。

(5)临街面造型与立面装修应作重点处理。

(6)在内部空间处理上,店面与住宅两部分要相互配合协调,以满足结构与构造的技术条件要求。

3.建筑设计除满足通用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专门规范要求: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六:某超市-公寓综合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超市-公寓综合楼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5000~6000m2

层数:5~6层。

层高:店面5.4m,住宅2.8~3.0m。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建筑部分

(1)该建筑一、二层为超市,面积2500~3000 m2,包括营业厅、仓储面积和辅助用房(办公、值班用房,卫生间等),各部分面积请参照《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合理分配;

(2)公寓总建筑面积3000~3500 m2,考虑满足1或2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按大小两种户型设计,其建筑面积(包括公摊面积)分别控制在60 m2和40 m2以内,总套数为30~40套。

2.建筑设计要求:

(1)超市流线与公寓流线顺畅并互不干扰。

(2)公寓至少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大户型公寓应考虑设生活阳台,小户型可酌情考虑是否设置阳台;

(4)每户应考虑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可酌情设置必要的贮藏设施;

(5)临街面造型与立面装修应作重点处理。

(6)在内部空间处理上,超市与公寓两部分要相互配合协调,以满足结构与构造的技术条件要求。

3.建筑设计除满足通用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专门规范要求: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七:某百货大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百货大楼设计。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设计条件

1、建设地点:某市商业区。

2、地形情况:两面临街,背面及一端有建筑物,一端为中小街道(见附图)。

3、总建筑面积:4500~5500m2

4、建筑层数:5~6层为主。

5、层高:营业厅4.5m,附属房间自定。

6、建筑功能要求:

(1)营业厅的柱网尺寸应有利于货柜的布置和人流的组织。楼梯的设置应满足人流疏散要求和防火规范的要求。应设置提升机以便货物的运输。在主要街道面应设置适量的橱窗。

(2)附属用房包括办公、库房,库房必须与营业厅密切联系以便随时补充货源,面积按规范确定;卫生间的设置只考虑职工的使用。

四、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八:某医院门诊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某县级市医院之独立门诊楼。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2400~3000m2

门诊人次:600人次/日;

建筑层数:3~4层。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建筑部分

1)门诊楼各组成部分及相应面积分配如下表所示。

分项

房间名称

面积(m2

备注

门厅

85


挂号室

24


病历室

24


候诊室

120


门诊办公

12


接待室

12


男女厕所

12×4


杂用库

12


保健室

12


中药房

30


西药房

24


门诊化验

24


小计

427


诊查室

12×4


治疗室

12


注射室

12×4


小计

84


中医科

诊查室

12×2


针炙科

针炙室

12×2


眼科诊室

24


眼科暗室

12


耳鼻喉诊疗

12


耳鼻喉治疗

12


口腔诊室

24


镶牙补牙

12


技工室

12


小计

108


诊查室

12×3


治疗室

12


换药室

12


消毒、准备

12


门诊手术室

24


小计

96


预诊

12


挂号取药

12


候诊室

24


诊查室

12×2


治疗室

12


专用厕所

6


小计

90


诊查室

12


治疗室

12


小计

24


产科诊室

12


妇科诊室

12


妇科治疗

12


计划生育

12


妇产手术室

18


术后休息

12


专用厕所

3


洗手消毒

6


小计

87


心电图

12


超声波

12


基础代谢

12


小计

36


光疗室

24


电疗室

24


激光室

12


小计

60


诊查室

12


治疗室

12×2


抢救室

24


观察室

12×5


盥洗厕所

12


杂用库

12


值班

12×2


小计

168


X光室

36


X光室

24


暗室

12


登记存片

12


读片室

12


机修室

12


值班

12


小计

120


其它

宿舍或办公

12m/间

不超过15间

2)医院建筑常用参数

建设采用尺寸

(中—中)

(m)

最低限度尺寸

(中—中)

(m)

层高

(m)

备注

走廊

2.7~3.0

2.4


3.0m时可不设候诊室

诊室

3.3×4.2

3.3×4.5

3.0×3.9

3.0-3.6


手术室

4.2×6.0

3.9×6.0

3.3-3.6


X光室

6.0×6.0

4.2×6.0

5.7×6.0

3.9×6.0

3.3-4.2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十九:某旅馆设计(一)任务书

一、课题

南方某景区宾馆

二、用地范围

可不受限制

三、设计任务

1、掌握宾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其功能关系,各流线通畅,满足使用要求。

2、建筑面积6000m2(±5%)层数不超过七层(或24M)。

3、要求设多功能乐场所一间(600m2),大会议室一间(500 m2),大餐厅一个(300m2),包厢10间,厨房,洗衣房等配备齐全。客房床位200个,分别为二床间(50%).三床间(36%),双套间(14%)等,其中比例为床位数量。客房每层配备小会议室1间,储藏室1间,配备相应数量的卫生设施,开水房,楼层服务台,值班室等。首层考虑设置大堂,保安值班室,行李房,接待,总服务台,商务中心,小型商场,大堂吧等。

4、布置停车场位置(~20辆)

四、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要求功能合理分区,人流、物流畅通并满足消防疏散要求;采光通风良好,条件舒适,有适宜的景观。

剖面设计要求垂直交流畅通,层高满足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

立面设计要求活泼大方,新颖别致,为景区增色添彩。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二十:某旅馆设计(二)任务书

一、 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二、 设计要求

1、旅游建筑设计概念

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3、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4、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平面布局和建筑形体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5、处理好新老建筑的结合,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三、 设计内容及使用面积分配

该旅馆设置床位150个,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允许有±5%的增减幅度,层数不超过五层。

(一)、客房部分:2650㎡

1、双人间60间

2、单人间25间

3、套间5间

4、客房各层设置服务员工作间、贮藏间、开水间及服务人员卫生间。

(二)、公共部分:660㎡

1、门厅200㎡(含服务台、休息厅)

2、商场50㎡

3、行李间25㎡

4、商务中心25㎡

5、咖啡厅80㎡

6、大会议室80㎡2间

7、小会议室30㎡4间

8、门卫值班室20㎡

(三)、餐饮部分870㎡

1、中餐厅300㎡(含大宴会厅200㎡,4-5小单间)

2、西餐厅150㎡

3、风味餐厅60㎡2个

4、厨房300㎡

(四)、康乐部分500㎡

1、健身房100㎡

2、乒乓球室50㎡

3、台球室50㎡

4、棋牌室50㎡

5、游戏室50㎡

6、舞厅200㎡

(五)、行政管理用房260㎡

1、管理办公室20㎡5间

2、男女更衣室/淋浴室60㎡

3、职工餐厅50㎡

4、库房50㎡

(六)、技术用房200㎡

1、消防控制室40㎡

2、配电室60㎡

3、空调机房100㎡

4、停车位20辆

四、 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4

2、《旅馆建筑设计》中国工业出版社

3、《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4、各期刊相关内容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二十一:某旅馆设计(三)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旅馆建筑设计。拟建场地见小区规划图(附图)。

二、设计条件

1、建设地点:某市开发区内。

2、地形情况:可不受限制

3、总建筑面积:5000m2左右。

4、旅馆标准:较高标准。

5、床位:140张左右。

6、建筑层数:5~7层。

7、层高:3.0m(客房),会议室、餐厅等大房间的层高自定。

8、建筑功能要求:

(1)公共活动部分

门厅、大厅:内设总服务台、休息厅,面积可按0.3~0.6m/床。

会议室、文娱室:根据需要可设大小不同的几间,0.5m2/床。

(2)客房部分

三人间:20间左右,不设单独卫生间;

二人间:3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单人单间:1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套间:10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3)服务部分

中餐厅及厨房:就餐人数按旅客人数的50%考虑。

小卖处:可在大厅中设置。

行李间:靠近服务台。

服务员室、被褥贮藏室:每层设置。

商务办公、管理、治安室:设在底层。

开水间:可分层设。

厕所、盥洗室主要考虑不带卫生间的旅客和工作人员使用,浴室集中设于某一层。

(4)其它部分:

锅炉房、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停车场等,在总平面中考虑。

三、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二十二:某县城宾馆设计任务书

一、功能要求

本工程为某县拟建的宾馆,其功能为该县提供一般干部出差接待及举办各类小型会议的场所。

二、建筑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

1、建筑面积:4500~5000m2,总床位数为200~250床。

2、房间建筑分配指标

房间名称

数量(间)

面积m2/间

客房

100

30

大会议室

1

120

小会议室

3

60-90

大餐厅

1

250-300

小餐厅

若干间(每间布置1-2桌)


厨房


餐厅面积的70%-80%

商店

1

100-120

健身娱乐

健身房、酒吧、台球室、舞厅

300-400

值班室

1

15-20

附属用房

办公室20m2,总库房30m2,单身宿舍60m2,车库容纳2辆中型客车


杂物存放间

1

15-20

厕所、盥洗室应满足内部使用要求



门厅、走廊、楼梯等根据需要设计



四、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二十三:某图书馆设计(一)任务书

一、技术经济指标

1)题目:某学校图书馆方案设计

2)建设地点:可不受限制

3)规划用地面积:(由校设计院提供测绘图为原始依据)

4)总建筑面积:17000(可浮动5%)

5)藏书规模:120万册

6)绿地率:≥30%

7)建筑密度:<50%

8)建筑层数:图书馆部分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可设置部分地下室)

9)停车:停车位不少于50辆

二、功能要求

本图书馆将树立“以人为本、学生至上”的办馆理念,以开架为主要服务方式,尽可能让同学直接接近藏书,实现借、阅、藏、咨询、管理一体化。图书馆的设计应满足近期60万册,远期120万册藏书的规模:考虑到目前学校内自习空间的紧张,应在图书馆内安排一定的自习教室供学生课余学习,提供至少2000人的阅览、自习座位。

地下:主要布置库房和设备用房。

地面:功能区域划分大约分配如下:

(一)主要功能用房:

(1)书刊借阅区(包括普通报刊阅览室、综合阅览室、专业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研究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善本阅览室):4700平米,900座,藏书40万册左右。

以上阅览空间应根据调研结果,并结合本校实际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同时应考虑今后发展的可扩展性,本区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全部座位均布信息点。

(2)学生自修室

(3)基本书库:藏书50万册左右

(二)公共活动以及辅助服务空间

(1)门厅、目录检索、出纳厅:

门厅可考虑与目录检索厅毗邻。为读者提供宽敞明亮的休闲场所,吸引读者走入知识殿堂。门厅内还可结合设置读者问询处、读者服务部、值班室等必要的功能空间。

(2)寄存处

(3)学生自习室

(4)读者休息室

(5)展览厅、陈列厅

可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应满足举办中小型展览和宣传的空间,以及日常陈列新书,图书评论及读者交流用,可考虑与门厅结合布置或者单独布置,或者分开布置都可。

(6)饮水处

(7)学术报告厅

200座即可,供学术报告,讲座,读者辅导活动之用,要求满足幻灯、电影、录象放映和书写投影、扩声等功能要求。

(8)厕所:120平米

宜按需设置公用和专用厕所,位置方便而隐蔽。

(9)对外服务用房

考虑到高校图书馆今后社会性的需要,适当考虑一些对外服务用房设计。

(三)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1)办公室:(包括业务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和后勤服务用房)

业务用房包括采编、典藏、辅导、咨询、研究、信息处理、美工等用房;

技术设备用房包括电子计算机、缩微、照相、静电复印、音像控制、装裱维修、消毒等用房;

后勤服务用房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休息室、馆长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库房等。

(2)计算机中心

(四)配套用房:

(1)配电房、空调机房(值班控制室内)等:200平米

(2)消防控制室:70平米

(五)停车位

按50进行设计

(六)其他用房

走道、过厅、疏散楼梯、电梯、储藏间等用房按需要,由设计者自行敲定。

功能要求部分内容旨在提出一定的指导意义,设计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调研情况以及学校的未来发展作出预见性的规划,酌情增减及调整功能空间的分配,完善功能空间的设计。

三、设计要求

(一)总平面设计

(1)符合城市规划、校园规划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现状并结合今后的发展方向。

(2)最大限度地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协调要求,建筑应与周边结合默契,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图书新馆力求与周边现有的西侧教学大楼、北区新校门等建筑物和谐统一,希望对地块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及地块周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3)充分考虑总平面消防设计要求,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设计要求。

(4)应妥善解决不同车流、人流的相互交叉、干扰,以及大量人流聚集对相邻建筑物造成干扰。

(5)充分考虑不同人流的停车要求。

(二)造型设计

应注重外观造型,既要庄重美观,更要表达一种深远的寓意,建筑设计风格要体现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和简洁明快。

(三)技术设计

(1)结构设计选型应留有余地,为今后的加建、改建、扩建保有潜力,图书馆建筑空间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功能调整变化的需要,建议采用模数式图书馆设计,柱网,层高,荷载三统一,也可对功能相对稳定的办公、会议、内部业务用房按实际需求确定其柱网尺寸和层高,按结构荷载规范中的规定确定荷载。

(2)尽可能地考虑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考虑必要的节能措施。

(3)应为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提供设备扩容的可能性,保证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可能性,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相应设备的有机结合,将数据、通讯、语音、消防、保安等集中监控管理,实现建筑物运行、管理、安全防护及信息服务方面的智能化。

(4)新世纪的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个上乘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是指内部空间高度,视觉效果,空气质量及心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以有效地保护读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的效率。

四、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二十四:某图书馆设计(二)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高校图书馆。建设地点可不受限制

二、建筑规模

建筑面积:5000~6000m2

建筑层数:主体4层,裙房1~2层;

建筑层高:大阅览室不小于3.8m(50人以上)或不小于4.2m(100人以上)(净高不小于3.6m);书库约2.5m;办公室不小于3.0m;

结构形式: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网的柱距和跨度尺寸建议采用5.4~7.2m,一般裙房为砖混墙承式结构;

设计规模:师生人数约3000人,藏书容量50万册,学生阅览座位350座。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总则:对本馆各藏书和阅览空间的柱网尺寸、面积、层高以及荷载等设计应有较大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且要结合国情和地方特点,符合先进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服务手段,并适当考虑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具有调整和改造的可能性。

建筑平面系数:阅览室、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少于70%,书库使用面积不少于90%。

各组成用房的面积与具体要求见下表:

房间名称

间数

使用面积小计(m2

备注

门厅

1

70-100

含验证、收发、值班等

目录出纳厅

1-2

120-150

设出纳台、与书库靠近

书库

若干间

1200-1500

设工作梯及提升设备

学生阅览室

若干间

1000-1200

应分大、中型多间

教师阅览室

1-2

200-300

可安开架和研究间

期刊阅览室

1

300

内分隔小工作间

报纸阅览室

1

150-200

同上,再外设报刊厢

特种阅览室

1-3

120-150

分缩微、善本、储藏、借阅等

行政办公室

3-5

100-120

分馆长、财会、党政等

图书内业室

4-6

120-170

分采购、验收、编目、典藏等

装订修复室

1

40-60

内要内隔出小贮藏室

静电复印室

1

40-60

读者可用,内设柜台

会议室

1

40

兼作接待室

多功能厅

1

300-350

设储藏、小休息室、机房

传达值班室

1

15-20

设对外的传达窗口

卫生间

若干间



电梯

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设置,一般分载人与载货两种

其它建筑组成部分按需要进行设置。

四、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二十五:某图书馆设计(三)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高校图书馆。

二、建设地点

可不受限制

三、建筑规模

建筑总面积:4500±500m2

建筑层次:主体四层、局部1-2层;

建筑层高:大阅览室≥3.8m(50人以上)或4.2m(100人以上),净高不小于3.60m,书库约2.50m,办公室≥3.00m;

设计规模:师生人数约3000人,藏收容量50万册,学生阅览室320席左右。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建筑部分

设计原则:应满足图书馆功能分区的基本要求,且要结合国情和地方特点,适当考虑今后发展的可能性。

各类用房面积分配:

书库:1500~1800m2,可分若干个间;

学生阅览室:600~800m2,应分大中型多间;

教师阅览室:100~150m2

期刊阅览室:200m2

办公室:100m2,分3~4间;

会议室:40m2一间;

多功能厅:300m2

目录出纳厅:100~120m2

图书内业室:40~50m2/间,若干间;

电子阅览室:100~150m2

过刊阅览室:200m2

外文阅览室:200m2

研究室:25~30m2/间,若干间;

值班室:25~30m2

收发室:25~30m2

静电复印室:40~50m2

其它:如男女卫生间等。

五、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二十六:某大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某大学教学楼。

二、建筑地点

某大学校园内

三、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5000m2左右;

层数:5-6层。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房间名称及指标:

房间名称

数量(间)

控制指标

普通中教室

24

每教室按90人设计

普通小教室

16

每教室按45人设计

教师办公室

18


教师休息室

6


小会议室

1

可容纳20人

大会议室

1

可容纳120人

阶梯教室

8

按180人设计

计算机房

5

按50人设计

体育器材房

1


英语语音室兼控制室

2

按50人设计

门厅

1


厕所、卫生间

按规范规定

按规范规定

五、其它同设计题1。

题目二十七:某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项目

某中学教学楼。

二、建筑地点

某中学校园内

三、建筑规模

建筑层数:5-6层。

总建筑面积:4000m2左右。

房间名称及指标:


房间名称

间数

备注

普通教室

24

每班定员50人

语言教室附加控制室

美术室附加教具室

实验室

3~4

仪器准备室

3~4

音乐教室

1

乐器室

1

语言教室

2

电脑教室

2~4

美术教室

1

教师休息室

4~5

教学办公室

15

传达、值班可设在楼外

党政办公室

8

社团办公室

2~3

传达、值班室

2

教职工宿舍


宿舍、食堂在总平面中布置

教职工食堂


厕所


四、其它同设计题九

题目二十八:某学院综合实验楼设计任务书

第一部分 建筑设计

一.题目

XXX学院综合实验楼设计。

为了满足学校整体规划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解决学校实验室、教室和办公用房紧张等问题,拟在学校东北角空地上建一栋综合实验楼。

二.建筑物所在地

 

三.设计条件

1.气象条件

(1)温度:最热月平均360C,最冷月平均2.80C,夏季极端最高 39.80C,冬季极端最低-80C。

(2)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8%。

(3)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见方案表。

(4)风雪条件:年降雨量1876mm,日最大降水强度361mm/日,暴雨降水强度3.31s/100m2,最大积雪深8.9cm。

2.工程地质条件:

(1)±0.0~-0.60回填土含腐殖质:

r=16KN/m3 fak=80KN/m2 E=2MPa

-0.6~-1.70粘性回填土:

r=18KN/m3 fak=120KN/m2 E=6MPa

-1.7~-2.5残积亚粘土:

r=20KN/m3 fak=200KN/m2 E=8MPa

-2.5~-4.0一般亚粘土:

r=20KN/m3 fak=230KN/m2 E=8MPa

-4.0m以下风化混合岩:

fak=300KN/m2 E=12MPa

(2)地下水位标高:-5m

(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类别为Ⅱ类。

3.材料供应:

(1)三材由建材公司供应,品种齐全。

(2)墙体材料可选用普通粘土砖。

4.施工条件和能力:

(1)材料运输:由专业运输队伍负责

(2)设备条件:设备齐全,还可租用

(3)水电条件:水、电可就近与市网接通

(4)劳动力供应:可随时招聘足够人手

(5)工程施工期限:1年

5.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表

项目

方案

基本风压值(KN/m2

标准层层高(m)

层数

建筑面积m2

楼面活载(KN/m2

屋面活载(KN/m2

学生1

0.35

3.6

6

9000

1.9

2.0

学生2

0.45

3.6

6

8500

2.1

2.0

学生3

0.30

3.3

6

8100

2.0

2.0

学生4

0.40

3.6

5

7500

1.9

2.0

学生5

0.35

3.9

6

9000

2.0

2.0

学生6

0.45

3.6

6

8100

2.0

2.0

学生7

0.40

3.9

5

7500

2.1

2.0

学生8

0.45

3.3

5

7500

2.0

2.0

四.建筑规模与要求

1.规模

(1)总建筑面积: 见设计方案表

(2)建筑层数: 见设计方案表

(3)层高: 见设计方案表

(4)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5)组成部分及业主要求:

整栋建筑按框架设计,采用内廊式将实验室、教室和办公室三个主要功能区联系起来。设两部电梯,教学区与实验区分离。底层设门厅和值班室,每层设带有内部卫生间的教师休息室。大、小实验室数量比为2比1,大实验室旁边至少有一间办公室相连,其它办公室宜布置在楼梯口处,小型会议室两间。各房间基本要求如下:

门厅: 80~110m2左右

大实验室: 每间110m2左右,20~24间

小实验室: 每间80m2左右,10~12间

教师休息室: 每间27m2左右(带卫生间)

普通教室: 每间55m2左右

办公室: 每间27m2,共30间左右

值班室: 每间27m2左右

会议室: 每间80m2左右

此外可按需要设置储藏室、配电房、及其它一些用房。

2.建筑设计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并完成主要的建筑设计施工图,造型设计应注重新颖、大方。根据造型需要,可适当增加雨棚及其它悬挑构件,防火按二类二级设计。

附录2:

一、过程管理:

1.开题指导:学生选择设计题目,指导老师说明设计任务书,提出基本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过程指导:指导老师按照学生的程度,对每个学生每两周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指导,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同时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各个环节的设计。(注意:如果学生出现不与指导老师联系,不认真等情况,表现恶劣者,不能参加毕业答辩)

3.结题检查:答辩前一周,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合格者可予以签字(注意:无签字者不能参加答辩)。

二、成绩评定:

分项

平时

建筑

施工图

结构

设计

结构

施工图

答辩

总评成绩

比例

10%

25%

30%

25%

10%

评分人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答辩小组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1.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答辩小组选出“良、中、及格”的设计,由指导老师直接评定成绩。

3.答辩小组选出较优秀的设计参加大组答辩,由大组答辩评定成绩。

4.答辩小组选出差的设计参加大组答辩,由大组答辩评定成绩。

附录3

设计内容、步骤,成果和时间安排表

内容和步骤

成果

时间安排

开题

(指导教师完成)

第1周

查阅资料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表一份

开题报告审查

(指导教师完成)

1.功能系统图

自己手绘草稿图

第1-2周

2.各层平面设计

3.剖面设计

4.立面设计

5.方案调整

1、建筑设计总说明书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第2-3周

2、门窗表(可以含在总说明中)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3、(底、标准、顶)层平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4、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5、(至少2个)立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6、(至少1个)剖面图绘制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7、一个楼梯图

1:50, A2/A3(可调整)

8、数个细部详图

1:20/1:15,A2/A3(可调整)

结构设计

结构布置,确定梁祝尺寸

简图

第4-6周

选择一榀框架进行手算、配筋

计算书、简图

选择一独立基础进行手算、配筋

计算书、简图

结构施工图

1、结构设计总说明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第7-9周

2、基础布置图、详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3、柱平法施工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4、梁平法施工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5、楼板、屋面板配筋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6、楼梯详图

1:200(可适当调整),A2(可调整)

7、计算书

pkpm中选取

完成设计说明

第10周

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

第10周

初步检查

第11周

整理装订各个文件,设计成果,准备答疑

答辩

提高设计成果

成绩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