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学研究

研究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基地 >> 正文

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基地简介

来源: 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2023-06-26    点击:

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于202112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基地负责人为校党委书记李钢。基地现有研究人员3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博士17人。基地设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湘南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湘南城乡一体化发展三个研究方向。


方向1: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研究。主要包括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研究;二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三是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研究;四是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研究。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深化农村其他领域改革的支撑作用,盘活农村土地资源,释放土地活力。注重历史与现实结合,探索地方实践经验。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培养涉农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方向2: 湘南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研究。主要包括一是完善乡村产业结构研究,研究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综合利用加工的措施;二是优化空间布局研究,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统筹产地、销区和园区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三是促进产业升级、拓展乡村特色产业研究;四是金融扶持湘南乡村振兴研究。永州是湖南农业大市,又是湖南连接两广和港澳的前沿基地,农业经济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效益农业发展迅速,为基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区域产业尤其是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基本要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破解产业发展融资困境,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地方实践案例。将永州乡村振兴实践与新时代大学生三全育人结合起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四个自信


方向3湘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主要包括: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探索城乡双向开放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二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多元资金筹措机制,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研究;三是促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相关优质资源下沉,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研究。对接国家战略,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从永州现状出发,尝试以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统筹永州城乡融合发展;服务地方需求,探索永州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永州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献计献策。科研反哺教学,探索新时代大学生三全育人新途径。通过大学生参与暑期调查、社会实践加深对农村的认识,增强献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基地成员围绕省内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和湖南省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为我省建设区域经济与农村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与永州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成员系统总结永州城乡融合、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实践和经验,旨在为我省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服务地方和开展咨询服务打造一个重要的平台。近三年,基地聚焦学科团队、服务模式、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主题,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湘南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湘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研究,充分对接地方发展需要,持续推进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助力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和永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地成员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14篇,SSCI2篇,CSSCI/CSCD 6篇),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

图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