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民主党派教师畅谈学习中共十九大报告体会

来源: 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2017-10-24    点击:

本网讯(胡勇胜 代丽)10月23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民主党派教师在立信楼213会议室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学习活动,畅谈中共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民革湖南科技学院支部主委方芳,民革党员邹小阳,民盟盟员盘娟梅、陈琼,民进党员王豪才等出席学习活动,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清泉教授、党总支书记胡清华应邀参加学习活动,活动由胡清华主持。

学习活动上,民主党派教师精神饱满,非常兴奋,争相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表示,听了习总书记的报告,学习了报告文本,让人打心底里感到兴奋和佩服,因为报告摹描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愿景蓝图,因为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和思想光芒,充分体现了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大情怀,字里行间透露着强大的思想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

方芳主委表示,听了中共十九大报告感触很深,主要有三点:一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矛盾”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深刻揭示了经济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关系,包含了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等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代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同时,“新矛盾”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深刻总结,也反映出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具有划时代意义。二是对“扶真贫”和“真扶贫”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真贫、真扶贫”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深刻阐明了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性,要通过技术指导、资金支持、技能培训等方面帮助贫困户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并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扶贫工作做好、做深、做透、做到位。三是对“四个自信”的认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自信”是这个时代的回归,尤其是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提,显示了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也表明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趋成熟,给我们的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结晶。“四个自信”为我们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使我们更好的教书育人。作为民主党派更加有信心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围绕共产党的中心工作更好发挥更大作用。

邹小阳老师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博大精深,对十八大以来5年工作概况非常精炼,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特别对新时代从社会、国家、人民、民族、人类五个方面进行了诠释,让人热血沸腾,为之一振。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永州旅游业发展起来将能与张家界媲美。盘娟梅老师表示,报告的几个“心”道出了全国人民的期盼,作为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内心,深入学生的内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释疑解惑。陈琼认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就要提倡和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要宅在寝室。

王豪才老师认为,学习了中共十九大报告,有四个感想:一是倍感激动,现在国家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5年以来取得了各方面成就有目共睹,就是最好的证明。二是倍感骄傲,现在国家在很多方面的建设成就已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三是倍感幸福,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不管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我们的幸福感都是满满的。四是倍感感恩,习近平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要奋斗,为学院的发展多做贡献。年轻教师要时刻触摸时代发展的脉搏,多了解社会,感受时代的发展。

胡清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十九大报告,站得高,看得远,立意坚,落得实,恢宏大气,掷地有声,引发全国热议。他表示,一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十九大向世界传达的仪式感,增强荣誉感、自豪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锐意进取,艰苦奋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清泉最后讲话时指出,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期盼,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肝胆相照,不分彼此,同呼吸共命运,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为宏伟蓝图的实现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提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6位民主党派教师有5位拥有高级职称,是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为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